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散文||李庄一日

2024-12-02 来源:欧得旅游网

李庄一日

吴冬||北京

飞机到宜宾,已是晚十点左右。我们住的酒店在宜宾翠屏区,紧邻金沙江。幽静的夜晚,听得到金沙江湍急的水流声,楼下不远的江中,不时传来过往船只的汽笛声。站在窗前,望着对面岸上的灯光,我想着李庄的模样,又在脑海中重温了旅游的攻略,盼着明天早些到来。

次日一早,我和妻子吃过早餐,在打车平台上叫了出租车,到李庄古镇全程23公里,用时约1小时30分钟。

李庄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李家坝),历史上是南溪县最大场镇,是一座历史古镇。

老城区的街道,都是青石板铺就的,因年代已久,地面有不少坑洼之处。街道两则的商铺,许多是敞开的店堂,晚间打烊之后,店家要上铺板。屋檐多是木制的,雨水常年冲洗,倒是干净,只是拐角接缝处长满了青苔和小草。

古镇是沿江边而建,受地形影响,不少街道的平面基准比较高,一些居民的院落倒是在低处,要下几步台阶,才能走到院落中,还有一些房屋的窗户,不用踮脚,就可以望到室内。从外面看进去,采光不是很好,也显得潮湿,不怎么见居民出入,有一些空置的。地理位置好,品质高的民居,都是独门独院,经过了改造,石门、石墙,保留了当地民居的风格。高处的街道,人气比较旺,临街的店铺、住宅不时传出来叽叽渣渣声,是妇女们在打麻将,也有推牌九的。老汉们则聚拢在一起喝茶、摆龙门阵,话语中透着浓烈的川音。屋檐下,竹制的婴儿车里,躺着可爱的孩子,一旁的阿婆们轻摇着扇子,热闹地聊着天。你若前去打听街巷的事,她们纷纷热情相告。此刻的古镇,多了几分烟火气,把你从历史中拉回到现实,他(她)们或许习以为常了,因为祖辈的生活就是如此,日子一天一天这样过着。

沿街也有许多前店后厂的民居,我和妻子路过一家售卖炒米的店铺,经过与老大娘交流,知悉炒米是当地的特产,这种炒米为当地百姓居家必备,类似今天的糕点,在食品、粮食匮乏的年代,家里来了客人或亲戚,赶不上饭点,又不能让来人饿肚子,就可以用开水冲泡炒米,即刻食用。

在一处街道的拐角处,有一个较大的院落,门口有几颗高大的树木,树上有一个长长的竹竿,挂着红色的幡,异常醒目,很远就能望见。就在我们纳闷为何如此的时候,见有臂带黑纱的人进进出出,忙向周围邻居询问究竟,得知是当地丧事的风俗,代表主家有了重孙子,是四世同堂之家。

李庄古镇较之于丽江、平遥、湘西的凤凰都要小得多,毕竟它只是长江边的一个小村落。主要街道并不多,多数都不能走机动车,游客走过羊街、正街、水井街等不到十条街巷,古镇的中心区就基本覆盖了。

李庄古镇有它的特别之处,就是这里的祠堂庙宇非常之多,远不是一个普通村镇能囊括的。鼎盛时期,儒教、道教佛教以及伊斯兰教、拜神教、哥老会的场所、会馆都在这里出现过。历经岁月磨难,它们大多已经消失,现在可见的还有东岳庙、张家祠、慧光寺、南华宫、天上宫(玉佛寺)等。

走出古街道,来到江边,有李庄中学,同济广场和学校的运动场就建在江边不远。同济广场为同济大学捐建,以感谢昔日李庄人民对同济大学的倾囊相助。滨江路上,从东到西有百余米长的茶摊,错落有致地摆在排江边,供游人歇息,与静静流淌的江水对望,让你在沉浸古镇历史中,自由地畅想古镇曾经发生的故事。

沿长江一侧的街道正在改造之中,铺设新的路面。施工围挡让行人不得不绕道而行,确实影响了旅游的体验,临街商铺的生意也难免受到干扰。看来,施工的整体考虑还有所欠缺,为百姓生计、城市更新,市政施工在所难免,但临时通道要更科学、更细致、更人性化,不能“摊大饼”式施工,把道路一封了之。

来到李庄,自是不能错过“三白”,即白肉,白糕,白酒,这可是久负盛名的李庄“三宝”。

沿街的餐饮店,不少都挂着“李庄白肉”的招幌,吸引游客。恰到午饭时间,我和妻子选择了一家僻静的酒店,服务员首推必点菜品——“李庄白肉”,我们又点了两个素菜,一个“麻婆豆腐”,一个“芽菜竹笋”,都是四川风味的,外加两小碗米饭。上桌的“李庄白肉”,附带蘸料,肉片约两寸长左右,说是薄如纸片,可能夸张了一点,不过厚度也就不到两毫米,入口即化,看着有肥膘,却毫无油腻之感。无奈,我和妻子对肥肉还是有所顾忌,没有全部吃完,盘中剩余了几片。服务员见状,以为店里厨师做的不地道,忙着问缘何如此?我们照实回答:“味道、口感实在好,就是不能多吃肥肉”。这样,店家才落了个踏实。在填写用餐意见表时,对酒店首推菜品“李庄白肉”我们选了“非常满意”,对是否会再次来酒店用餐,我们选则了“会”。

白糕是走在街上不经意发现的,品种很多,有软硬之分,软的是当日新做的,不易保存;硬的就是干的,有包装的,有散装的,储存时间较长,经店家推荐介绍,我们买了六小块当天上市的软白糕,每块1.5元,边走边吃,软糯微甜,还有米香的回味。

李庄白酒的酒厂就在古镇景区入口处的右侧,还空气中还飘着淡淡的酒糟味道。厂门有一个很大的产品展示厅,有酒厂历史沿革,不同品种、规格、包装的酒应有尽有。可是,我已多年不沾酒精类饮品了,对白酒早就失去了趣味。不过,李庄白酒让我想起另一款有“庄”字的酒,即“尖庄大曲”,在激扬洒脱的那些岁月,我可没少往肚子里灌,可谓是不醉不归。

李庄产白酒,多得益于川南地区的气候。当地人都知道,这里的温度、湿度、水质非常适宜于酒曲和粮食发酵。我们搭乘的出租车司机,是南疆参战的炮兵退伍军人,对酿酒这事似乎很明白,一路侃侃而谈,当地如何能出产好酒。他说他的儿子就在当地一家酒厂工作,酒常是职工过年过节的福利品,近朱者赤,这也许就是地域文化的痕迹。犹如京城的出租车司机,不对乘客吹嘘几段在皇城根下,道听途说来的名人“段子”、坊间传闻,好像都“怠慢”了乘客。李庄产酒还有一个原因,历史上这里是水码头,各路客商云集,有一种“好酒”的码头文化,陌生人见面,酒杯一端,一句“哥俩好”,再碰一下杯,从此就成熟人了。没准儿,后面还有买卖可做。

李庄不仅古老,不仅有“三白”,如今的李庄,在高水平的文物保护中,注入了时代的基因,中国营造学社、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等旧址都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曾几何时,在国难来临时,李庄民众腾民房、挪神像、搬神位、均口粮,先后十多所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共1.2万余人,迁入当时仅有3000余人的李庄,走在李庄街头,抬眼可望见历史留下的印记。

因时间关系,我们只去了中国营造学社。

经过一片稻田和一座拱桥,走江边不远处,就是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了。门朝向不远的金沙江。门前左侧立着一块石碑,刻着如下文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营造学社,右侧门柱上悬挂着“中国建筑史研究基地”的标牌。这是一个具有西南民居特点的普通的院落,是梁思成绘制设计、以“中国营造学社”名义多方筹资建设的,整体建筑为砖木混合结构。前院为职员宿舍,房舍一侧的尽头是梁、林的住所,紧挨着是他们子女的房间以及林徽因母亲的房间。后面是梁思成和职员们的办公室,再后面是被四周建筑合围的小院,梁、林曾在其中养了些鸡,可以收取鸡蛋,用来补充营养的缺失,另外还种了些蔬菜,门前是一个不大的鱼塘,在战乱动荡的年代,能有这样一处居所,研究学问,实属不易。

住所及办公空间非常狭窄,让现在的人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一个国家级的学术研究机构。员工宿舍每间大约在4平米,一张单人床,一张不到一米宽的简易书桌,一把简陋的座椅。办公室有里外间,里边是梁思成的办公室,外面是职员的办公室。

在李庄,梁思成撰写了《中国建筑史》初稿,并与营造社的同仁对西南建筑开展了调查与测定。梁思成、林徽因二人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对中国古建研究,对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创立和发展,对中国城市规划事业和历史文物的保护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李庄是他们高光的时刻,令无数后人敬仰。

在新建的中国李庄—国际营造学术交流中心门前,立有梁思成先生的半生铜像,以为后世纪念。在景区的月亮田,有梁、林二人的全身铜像,平静的凝视着远方,不少过往的游客在此驻足端详、合影留念。

太阳西下,到了掌灯时分,店铺的招牌灯箱纷纷亮起来,但听不到小喇叭招揽生意的噪音。街巷里的酒吧,闪烁着霓虹灯,青年男女相互依偎着,结伴而去,享受着古镇的夜晚风情。古镇的灯光没有大都市的璀璨、艳丽、华贵,也没有一些古镇入夜时的喧闹、嘈杂,待游客渐渐散去时,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如常。

那一日,天公作美,万里无云,阳光似乎洞穿了约1500年的李庄历史,每一条石缝,每一块青砖,每一片黑瓦,都散发着古镇的灵韵,让你尽情地享受她的体味,感知她的呼吸,抚摸她的肌肤。李庄的美,是沁人心脾的,有一种轻松自如的舒适;李庄的魅力,是江水浴过的少妇,透着的无法言喻的恬淡、妩媚、娇羞。走过古镇,你不会陶醉其中,而是陷入微醺的意境。

哦,我不能再说了。李庄,我们彼此萍水相逢,却一见钟情。

可我怎么就爱上了你,李庄!

2024年11月23日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吴春复,笔名:吴冬,湖北黄陂人,现定居北京。曾供职于中央企业,董事会秘书。高级工程师、正高级经济师。文学爱好者。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