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17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8分钟前
1988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全球共讨,征服有期”(Join the Worldwide Effort),强调各国应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教育,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预防知识。
19年的主题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相互关照”(Our Lives, Our World----Let's Take Care of Each Other),并引入了红丝带作为象征。
1990年的关注点落在“妇女和艾滋病”(Women and AIDS),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女性特殊问题的重视,并强调她们在全球艾滋病斗争中的角色。
1991年的“共同迎接艾滋病的挑战”(Sharing the Challenge)呼吁各国承担起艾滋病防控的责任。
1992年“预防艾滋病,全社会的责任”(A Community Commitment)倡导社区参与,每个人都是预防工作的参与者,而不只是卫生部门的职责。
1993年的“时不我待,行动起”(Time to Act)警示全球艾滋病传播加速,需要各国迅速行动。
1994年的“家庭与艾滋病”(AIDS and the Family)认识到家庭在防控中的重要性,强调每个家庭的预防工作对控制艾滋病扩散的关键作用。
1995年的“共享权益,同担责任”(Shared Right, Shared Responsibilites)强调全球共同分享防治资源,承担相关义务。
1996年的“同一世界,同一希望”(One World, One Hope)倡导全球协作,建立一个关爱艾滋病患者的全社会。
1997年的“艾滋病与儿童”(Children Living in a World with AIDS)关注儿童在艾滋病问题中的地位和挑战。
1998年“青少年——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Force for Change)动员青少年参与防治工作,保护他们的权益。
1999年的“倾听、学习、尊重”(Listen, Learn, Live!)提倡理解和尊重青少年,鼓励他们参与防治活动。
2000年的“男士责无旁贷”(Men Make a Difference)着重男性在艾滋病防控中的作用。
2001年至2003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重复为“你我同参与”(I can, and You?)和“相互关爱,共享生命”(Live, let Live)。
2004年,关注妇女权益的“关注妇女,抗击艾滋”(Women, Girls, HIV and AIDS)成为主题。
2005年的“遏制艾滋,履行承诺”(stop AIDS, keep the promise)和2006至2007年继续沿用,强调承诺和行动的重要性。
2008年,世界艾滋病日运动的口号“全民动员”与“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紧密相连。
2009年的主题为“普遍可及和”(Universal Access and Human Rights),2010年则聚焦“正视艾滋,点亮反歧视之光”(Keep the light on HⅣ and human rights)。
2011年的“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Getting to Zero)呼吁全球共同努力。
艾滋病作为一种尚无法治愈但可预防的疾病,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向世界蔓延的猛烈趋势。因此,只有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合作,各国共同采取措施,才能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的流行。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中协调世界各国的行动,于1987年建立了预防艾滋病的专门机构,这一机构的名称是全球预防和控制爱滋病规划署(UHAIDS)。作为全球的协作象征,自1988年起规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预防艾滋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