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03: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30 04:05
演义是一种以一定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它要求所写的故事和人物生动形象,细节往往虚构,但基本情节不违背史实。三国故事很早就流传于民间。据杜宝《大业拾遗录》记载,隋炀帝观赏水上杂戏,便有曹操谁水击蚊、刘备檀溪跃马等节目。
刘知几《史通•采撰》记载,唐初时有些三国故事已“得之于道路,传之于众口”。李商隐《骄儿》诗说:“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见到了晚唐,三国故事已经普及到小儿都知道的程度。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根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已出现了“说三分”的专家霍四究,同时皮影戏、傀儡戏、南戏、院本也有搬演三国故事的。
这时的三国故事已有明显的尊刘贬曹倾向。苏轼《东坡志林》记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宋元时代三国故事更是经常地被搬上舞台。《宋史•范纯礼传》及南宋姜白石《观灯口号》等诗歌中都有演出三国戏的记载。
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至少有《三战吕布》、《赤壁鏖兵》、《隔江斗智》等三十多种,在这些剧本中,继续表现出“尊刘贬曹”的倾向。三国故事流传的历史如此长久,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小说,可能很早就产生了。现存早期的三国讲史话本,有元至治年间所刊《三国志评话》,其故事已初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不仅拥刘反曹的倾向极为鲜明,而且刘、关、张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气息,张飞的形象最活跃、最有生气,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写得很突出,但情节颇与史实相违,民间传说色彩较浓;叙事简略,文笔粗糙,人名地名多有谬误,显然没有经过文人的修饰。
与此同时,戏剧舞台上也大量搬演三国故事,现存剧目即有四十多种,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单刀会、白帝城托孤等重要情节都已具备。此后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创作出杰出的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它是文人素养与民间文艺的结合。
他充分运用《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等史籍所提供的材料,重要历史事件都与史实相符;又大量采录话本、戏剧、民间传说的内容,在细节处多有虚构,形成“七分事实,三分虚假”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