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读:肝源性糖尿病虽然没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那么明显,但也是有一定的踪迹可寻的,我们可以根据肝的功能有无损坏缺失的症状,来判断是否患有肝源性糖尿病。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肝源性糖尿病的症状与诊断的介绍吧。
肝源性糖尿病的症状:
1、临床表现及诊断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有的隐性,有的显性,症状轻重不等;
2、但与原发性糖尿病相比,典型的“三多”症状多不明显,往往被慢性肝病症状:乏力、纳差、腹胀、脾大、黄疸及腹水等所掩盖,极少发生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同时糖尿病神经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2型糖尿病的低。
3、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以空腹血糖正常或轻度升高,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为特征。
肝源性糖尿病的特点:
肝病合并糖尿病的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的“三多一少”症状多不明显,症状轻重不等,常常由于慢性肝病症状比较突出从而掩盖了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或与糖尿病的症状相似而混淆,加上肝病患者的肝脏再生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致使空腹血糖升高不明显,而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从而延误了糖尿病的诊断。此外肝硬化病人应用利尿剂治疗时出现的多尿和口渴症状与其并发糖尿病所出现的多尿和口渴相混淆,也使医生和患者忽视糖尿病的存在,因此临床医师不仅要关注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更要定期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以尽早发现糖尿病。
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
1、在糖尿病发生之前有明确的肝病史,有时与肝病同时发生;
2、无糖尿病既往史和家族史,糖尿病症状轻或无;
3、有明确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血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证据;
4、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但部分患者空腹血糖可轻度升高或正常。OGTT的曲线形态偏高,表现高峰、高坡或趋高型;若OGTT示餐前血糖正常或轻度升高,餐后血糖≥11.1 mmol/L可确诊糖尿病;若>7.8 mmol/L而<11.1 mmol/L则诊断为糖耐量减退。因此,对不能做OGTT的患者应经常测定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值,以求早期诊断糖尿病;
5、胰岛素释放试验显示,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偏高,餐后胰岛素反应不良或反应延迟;血清C肽释放试验一般正常或下降,C肽与胰岛素的比值明显减少;
6、血糖和糖耐量的好转或恶化与肝功能的改变相关;
7、排除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等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及原发性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
肝脏病变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1、肝脏广泛受损,由葡萄糖合成肝糖原的能力下降,导致血糖升高。
2、肝细胞受损,使肝细胞膜上的特异性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加重胰岛素抵抗,致使胰岛素降糖效力下降,血糖升高。
3、肝脏病变时,常继发高醛固酮血症,当失钾过多时,可抑制胰岛素分泌而影响糖代谢。
需要说明的是,肝脏病变对糖代谢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当肝脏发生弥漫性病变时,一方面糖原合成障碍容易引起高血糖;另一方面由于肝脏对胰岛素的灭活减少(注:正常情况下,大约50%的胰岛素在肝脏被灭活)和肝糖原储存的减少,又容易发生低血糖,所以,肝脏病变容易出现空腹低血糖和餐后高血糖。
肝源性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1、对于食物热量的补充。
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每克碳水化合物和每克蛋白质在人体内代谢产生的热量为4千卡,每克脂肪产生的热量为9千卡。此类病人每日成人供应热量约2000-2300千卡为最好。同时,体重较轻的病人应供应足够的能量以恢复体重,饮食热量可比此要求高一些,而较重病人要减肥,饮食上热量供应可低一些。
2、合理安排糖尿病患者的饮食。
肝病患者,由于肝细胞长期损伤,使得糖的代谢发生障碍,治疗不及时则发生糖尿病,而此类糖尿病往往没有单纯性糖尿病所谓的三高一低,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而仅仅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阳性,多是在肝病治疗过程中查体发现。肝炎病人需高能量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而糖尿病人则要求。低糖饮食,因此合理安排肝炎合并糖尿病人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3、对于维生素的补充。
首选的食品为豆制品,它不仅提供大量的蛋白质,而且不含胆固醇,对病人很有好处;其次为肉类,肉类的选择应以低脂肪为原则,以鱼肉、兔肉、牛肉为主。主食应以粗粮为主,因其淀粉含量低,同时含有大量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对于水果,应少食为宜,因其糖含量过高。对于维生素的补充可通过食用大量生蔬菜,如黄瓜、西红柿等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