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生平:。所处时代:宋代。主要作品:《凤栖梧/蝶恋花》《绝命词》《送夫赴襄阳》。
关于卢氏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卢氏的诗词 点此查看卢氏的详细内容
二、人口民族
人口截至2012年,卢氏县有户籍人口3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3万人,非农业人口3.9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2人。民族卢氏县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聚集地,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蒙古族、满族、壮族、黎族、藏族、土家族等。
三、建制沿革
卢氏县境,先秦时期,为古虢国莘地。秦朝,属三川郡。汉代,高帝二年(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始置卢氏县,属新设的弘农郡。三国时期,属曹魏,隶恒农郡。隋代,初属弘农郡;恭帝义宁元年(617年)置虢郡,辖卢氏、弘农、桃林3县。唐朝,贞观八年(634年)徙郡治于弘农,五代、宋、金因之。元代,今之嵩县、栾川、卢氏3县属南阳府嵩州。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归陕州,属河南府。清代,属陕州。民国二年(1913年),属豫西道;民国三年(1914年),豫西道改河洛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河洛道直属河南省;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陕州十一区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8月属第一专署;10月,三川、栾川、陶湾、庙子四镇划归新设的栾川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属陕州专区,1952年划归洛阳专区,1986年为三门峡市属县。
四、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卢氏县地理位置图卢氏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3°33′-34°23′、东经110°35′-111°22′之间。地处黄河、长江分水岭南北两麓,跨崤山、熊耳、伏牛3山,北邻灵宝市,东连洛宁县、栾川县,南接西峡,西和西南与陕西省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接壤。县境东西宽约72公里,南北长约92公里,总面积3665.2平方公里。地质地貌 地质卢氏县大地构造位置为为昆仑-秦岭纬向系北部,太行山新华重隆起带南端,祁吕贺山字型前弧东南部,东南紧邻淮阳山字型西翼反射弧。地层出露较全,包括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地貌卢氏县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主要由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盆地组成。境内海拔最低点在山河口,为482米;海拔最高点为玉皇尖,为2057.9米。气候卢氏县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带,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点。四季分明,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2-13.4℃,全年≥10℃的积温4064.1℃,年平均降水量692.9毫米,降水量的地域分布因海拔高低而不均匀,大抵南部多于北部,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河川,海拔1000米以下地带降水偏少。年平均日照时数2118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115.85千瓦/平方厘米。河流水系卢氏县境内河流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熊耳山岭以北的洛河,西段为近东西向,至龙驹变为北东走向,两岸支流交互汇入;东北部的杜关河,先由西向东,再北折入灵宝县;熊耳岭以南主要有老灌河、淇河,为南东走向,为汉江支流丹江的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