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化性溃疡
2、伪膜性肠炎
3、克隆病
4、高脂血症
5、慢性肝病牙龈出血
6、慢性结肠炎
1.消化性溃疡 现已证明,幽门螺杆菌是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的病原菌,亦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资料表明:约有70%~90%的胃溃疡患者和95%的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内有幽门螺杆菌定植,而该菌对甲硝唑敏感。用法:甲硝唑每次0.4克,1日3次,疗程4周。
2.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是肠道急性粘膜坏死性炎症,并在坏死的粘膜上有伪膜形成,本病的发生与长期应用抗生素有关。首选药物为万古霉素,该药停用后易复发。文献报道,用甲硝唑治疗伪膜性肠炎同口服万古霉素同样有效。用法:甲硝唑每次0.6克,1日3次,7~14日为1个疗程。
3.克隆病 国外报道5例克隆病,病程4个月~12年,用甲硝唑0.6~1.8克/日,治疗1~4周,症状改善,且疗效高于硫氮磺胺吡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1、抗微生物作用;2、免疫抑制作用;3、对组织愈合的直接作用。
4.高脂血症 甲硝唑治疗高脂血症降脂速度快相对较快,疗效显著,疗程短。用甲硝唑和安妥明对照治疗组52例,高脂血症患者73例,10日为1个疗程,1日3次,甲硝唑片次0.4克。对照组21例,4周为1个疗程,1日3次,服安妥明每次0.5克。结果甲硝唑和甘油三酯降低胆固醇总有效率分别为83.9%和73.7%。比较与安妥明无显著差异。
5.慢性肝病牙龈出血 用法:甲硝唑每次0.2克,1日3次,用药后2~7日牙龈出血完全停止,近期有效率为100%。其作用机制为:甲硝唑具有缩短凝血时间,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作用;亦有抗肝素的抗凝血作用。
6.慢性结肠炎 甲硝唑治疗有效的原因可能和结肠内菌群密集或者是某种免疫抑制作用有关。硝基对病变粘膜有修复作用有关,还原中间代谢产物形成。关于本病病因目前趋向于自身免疫学是这样说的,用法:口服,1日3次,每次0.4克,30日为1个疗程,15日后改为每次0.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