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一学期的工作,从没有一个学期,像这半年一样,百感交集。
近来看《苏东坡传》,林语堂先生总结苏子文章,不为取悦君王,所说所写,全在取悦内心那个真实的自己。文人写景状物,发表言论,无论是口若悬河的滔滔不绝还是谨小慎微的小家碧玉,最大的报酬,是内心获得的快乐和自由。本来,我想,也想,和大多数人一样,写一写我的收获,其实这学期,确实有很多不一样的理念悄悄走进我的心里,是一种很棒很棒的体验,可是,与此同时,我还是想写一写这学期的疲惫和无奈,写一写怎样从满腔的热血,骤然走进冷若寒冰的冰点,如果真有一天,这颗教育的热忱的心,真的走向了波澜全无的一潭死水,才是最为可怕的事。
这学期,开始静心写东西,或许也是挤出时间的不得已而为之。用笔表达自己,这个习惯其实源于初中,处于一个躁动的年纪,让心能平静的,只有自己随身携带的练笔本。初中的语文老师在毕业的时候,留下了我整整两年的回忆,他拿走了我所有本子,顺带拿走了我当年挚爱的《张爱玲文集》,说要留个念想,其实,自此,我还对这事耿耿于怀。不过无论如何,我知道,用笔表达,不仅可以舒缓自己,还能体现价值。求学时侯的沉淀,让我习惯,遇到解决不了的事,解不开的结,写一写。上班之后就荒废了,没想到这个学期,竟有机会“重操旧业”,不胜欢喜。我写的这些乱七八糟,只是一些浅显的一家之言,大家对我的缪赞倒是让我战战兢兢,我有了危机意识,有心读一点专业书籍,让自己“专业”一点,可不能像井底之蛙,止于此,便也毁于此。计划寒假读完《在农历的天空下》,下学期,带着有兴趣的孩子们做一个关于唐诗的班本课程。计划参考《在农历的天空下》一书。如果孩子们做的尽兴,六年级打算做一个宋词的研究,男女分组,豪放与婉约并行。
说到诸多的想法,其实是一心为了这帮孩子,可是,给我满腔的想法兜头一盆冷水的,正是这帮孩子。这让我陷入了极度的困惑。作为老师,我们一心为孩子们,可是孩子们的心却似乎并不在这里。就像本学期的第一次家长会,我和家长们掏心掏肺为孩子的将来规划,可是家长们淡淡的,可想而知,很多孩子在课堂上,无论有怎样的方案提出,也是谈谈的。那次家长会之后,第二天来上学,孩子们依然如故,该不完成作业还是不完成,该学习的时候依然兴趣了了。看到孩子们这样的表现,真的让我伤了心,欲将真心付瑶琴,弦断无人听,我一片热忱付了无情流水,当天,下了第一节课,果断请假,课也不调了,回家!接着,合唱比赛,我们商量好穿夏季校服,可是就有几个孩子不穿,不肯打电话,一副不关我的事的样子,这样的冷漠,让我再次陷入了失望甚至于绝望。我们在努力营造一种健康积极的氛围,可是,为何这样难,为何这冷漠的人性,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怎样捂都捂不热?一切的一切,仿佛不关乎我的切身利益,于是,一切的一切,不关我的事!所以,有时候,又觉得很疲惫。然而转头看看,其实班级里,还是有那么一群孩子,热心的参与,积极的学习,于是,又有些释然,群体生活,当下的中国社会,就是这样的,我们想扭转,总敌不过家庭和社会的耳濡目染。
无论有怎样的想法,下学期总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一次的开始,都是一次鼓足勇气重整旗鼓的机会,所以,我在这里做,我在这里等,我等着,用我一生的教育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