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陕视察重要讲话提出“陕西正处于追赶超越阶段”的基本定性,是对陕西发展阶段的精准判断,是我们定规划、作决策、抓工作的重要依据。
这个定性遵循了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地区所处发展阶段首先取决于其经济发展阶段,国际通行的判断标准是三次产业结构状况。农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农产品和劳动力剩余,农产品剩余为工业提供了原料,劳动力剩余提供了产业工人后备军。二次产业的发展既是一次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而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又为三次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次产业发展主要表现为工业化,会产生两个基本力量,一个是产业工人,一个是产业投资者。产业工人需要社会服务,同时,在工业社会,投资者阶层的出现、企业家队伍的形成,对科技、金融、物流、信息和商业等服务也提出了迫切需求。因此,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产生了第三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经济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的定位正是遵循了这个规律。
这个定性着眼于全国发展大局。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发展情况、发展阶段各不相同。20xx年,我国一、二、三产占比约为9:43:48。20xx年全国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这是我国产业结构的一次革命性变化,有些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占比已经达到60%以上。我省去年一、二、三产占比约为9:55:36,第二产业占比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12个百分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发展质量不高。经济含金量(通常指城乡居民总收入与生产总值之比)与城乡居民总收入以及当地产业结构相联系,不同的产业结构,城乡居民收入占比是不一样的,不能简单比较。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强,表现出来的工资总额就高;第二产业资本有机构成高,单位资本吸纳的劳动力就比较少,工资总额在产值中的比重就低,一产即农业更低。所以,第二产业占比高的经济含金量就相对低,第三产业占比高的经济含金量就相对高。从时间纵向上比,陕西经济规模逐年扩大,经济运行质量也在逐年提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全要素生产率这个概念,这是衡量经济运行质量的核心指标。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主要是指去掉资本、劳动之外的所有要素的生产率,反映的是技术进步、生产规模效益。按照全要素生产率来分析我省经济运行状态,陕西不仅经济总量在提高、结构在优化,质量效益也在提升。因此,的定位是着眼于全国大局,根据全国省份基础不一样、发展情况千差万别、发展阶段不同的现实得出的判断,是符合国情的科学判断。
这个定性切合陕西实际。目前,我省处于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必然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是一个追赶超越的阶段。今年,我省确定GDP增速为10%,这个目标立足现实省情、符合发展实际。因为,能否实现充分就业,是判断经济运行是否处在合理区间的重要指标。根据20xx年数据测算,我省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吸纳约4万人就业,为了解决每年4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相应地就需要GDP增速达到10%左右。我省要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客观上也需要一定的速度。没有一定的速度,就无法保证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就无法保障民生改善。20xx年统计监测反映,我省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仅为84.8%,部分民生指标实现程度仅为81%,其中,最拖后腿的就是城乡居民收入。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史看,第二产业处于主导地位阶段,发展速度就是需要快一些。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总是按照抛物线轨迹变化的。一些经济发达省市第二产业占比在70%甚至以上才达到抛物线的顶点,然后由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占比上升,第二产业占比开始下降。因此,我们所处的阶段就是要发展得相对快一些,这样才能保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才能保障充分就业,才能顺利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
追赶超越必须发挥后发优势。我们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区位优越、资源富集、科教发达、文化灿烂四个方面。我省处于陆域国土的几何中心,优越的区位意味着到全国的物流半径短、物流成本低,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富集的煤油气盐等资源为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全球单体最大的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之所以落户陕西,就是因为我们各方面要素保障能力较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规模和层次在全国名列前茅,发达的科教实力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力;十三朝古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等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提供了力量源泉。同时,国家向西开放前沿、“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等定位,又为我们增添了许多新的优势。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切实运用好新的优势,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围绕“五个扎实”的新要求,努力实现指出的“追赶超越”。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着力构建符合陕西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经济升级最核心的是产业升级。当前我们的一个突出短板是第三产业。我们商品零售总额仅占全国2.1%,远低于人口占比。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消费水平,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在第二产业方面,要把我们的信息产业、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现代医药、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打造经济升级版。同时,也要更加重视陕北、陕南和关中的区域平衡协调发展,更加重视区域产业的合理布局。在制定全省“十三五”发展规划时,这些都要充分考虑、系统谋划。
第二,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实现追赶超越,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民生保障环境。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本身就能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才能更好地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改善民生,更加关心低收入人群和困难群众的生活,缩小收入差距,使收入分配尽量趋于合理,体现社会公平,保障社会稳定。
第三,着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尽管我们强力推进的“治污降霾·保卫蓝天”、渭河治理等重点生态环境工程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仍然艰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具竞争力的战略资源。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本身就会给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巨大发展空间。比如,陕南生态环境好,发展林下经济潜力就很大。因此,我们在追赶超越过程中,一定要首先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建设好。
第四,着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要坚决清除束缚陕西科技创新能力的体制障碍。科研成果凝聚着广大知识分子高强度的脑力劳动,科技人员最了解科技成果的价值。在成果推广和转化应用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研究科技成果归属和科技成果推广政策时,要从工商登记、股权分配、利益分配等方面更多地向科研人员倾斜,从而更好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另外,要以金融为纽带整合科技资源和自然资源,打造科技、资源、金融相互支撑的“金三角”,把最大的能源资源优势更充分地发挥出来,把最宝贵的科技资源优势更充分地发挥出来,为实现追赶超越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第五,着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在抓好行政许可项目清理的同时,全面清理废止非行政许可项目,抓紧组织编制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消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六,着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生命线。要严格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要求,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在各项具体改革工作中要坚持于法有据,确保改革沿着法治轨道有序推进。要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为追赶超越提供坚强的法治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