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消除贫困 人人参与》
我曾从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件事:广州XX区荔园小学的同学们邀请XX省和X县贫困山区的27名小学生到他们家里做客,一起欢度国庆假期。
贫困小学生吃不惯家长们精心准备的美味,每天最想吃的还是面条、白馒头和野菜。据了解,住在高咏思家的丁肖霞晚上不愿意吃饭,她告诉高咏思:“今天我已经吃了两次饭了,怎么还要吃啊?”原来,她在家乡每天只能吃一顿饭。
看了这则报道,我感到内心十分沉重。一日三餐,是人类平衡汲取能量与营养的科学进食方式,是人类自古以来共同的传统与习惯。然而,丁肖霞及其家乡的人们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这并非愚昧无知所致,而是贫穷落后逼迫。丁肖霞疑惑一日三餐,并非丁肖霞和她家乡人的耻辱,而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耻辱!
当然,贫困不光是我国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一个国际性问题。全世界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状态。每年约有20xx万人饿死,每天约有4万儿童因食品匮乏和得不到治疗而死亡。世界五分之一的儿童受教育不足5年。目前世界仅阿富汗就约有300万人正在承受饥饿的煎熬,2500万总人口约75%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四名儿童就有一人不满5岁夭折。
也就因为全球面临的这个贫困的问题,1992年12月22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把每年的10月17日确定为世界扶贫日,旨在引起国际社会对贫困问题的重视,宣传和促进全世界消除贫困的工作,动员各国采取具体的扶贫行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愿苍生俱饱暖”,这是多少仁人志士的美好愿望。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到20xx年启动了为期20xx年的“扶贫攻坚战”。将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从2.5亿减少到了2900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近年来,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涉及的扶贫项目包括帮助救助失学儿童的“希望工程”、私营企业家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光彩事业”、帮助残疾人的“康复扶贫”、扶助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资助女童完成义务教育的“春蕾计划”等等。两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组织的扶贫中国行硕果累累,那英走进左权;杨利伟捐赠太空光盘;姚明捐赠签名篮球;刘翔捐赠签名运动服;宁静、杨童舒走进母婴项目区… …20xx年募集资金和物资1.8亿,受益人口为49.33万人,20xx年募集资金和物资达2.4亿,受益人口为53.3万人。
更可贵的是有些人,虽然自己并不富裕,但也尽力为扶贫事业做一份贡献。例如来自新疆的22岁大学生王保磊,家境贫寒却靠课余打工和省吃俭用的钱,长期默默资助素昧平生的贫困小学生谢兆英。
贫穷并不可怕,只要全社会都能为贫困的弱势群体尽一份力,人人互帮互助,贫困是能够被彻底消灭的。同学们,身为小学生,我们也许没有能力为扶贫事业做出轰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做起:一是主动关心身边家庭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爱与温暖;二是自己努力学习,记住: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相信贫困会成为历史,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