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立案是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公安机关可以在未立案但可能危害社会的情况下采取强制措施,如先行拘留。
刑事立案是刑事诉讼的开始,保护公民权益;公安机关可在未立案但可能危害社会时采取强制措施。
法律分析
一、如果立案后意味着什么
一旦刑事立案就意味着刑事诉讼的开始,刑事立案是刑事案件的必经过程,其立案的主体只有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其它主体无权立案。其意义就是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刑事诉讼中的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诉人起诉的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同时,这一诉讼阶段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定的诉讼任务,简而言之就是决定是否开始刑事诉讼程序。
二、立案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吗
未立案但有可能危害社会的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拓展延伸
立案的法律程序及其重要性
立案是指将案件正式提交给法院进行审理的过程。立案程序包括申请立案、受理、审查、决定是否立案等环节。立案的重要性在于确保诉讼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为当事人提供法律保障。立案程序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有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同时,立案也是实现司法公正和法治社会的重要环节。只有经过立案程序,才能使案件得到法院的审理和裁决,实现法律的公正和司法的效力。因此,立案的法律程序及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权威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立案是刑事诉讼的开始,意味着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立案程序严谨规范,确保诉讼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为当事人提供法律保障。公安机关在未立案但有可能危害社会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强制措施。立案是将案件正式提交给法院进行审理的过程,只有经过立案程序,才能实现司法公正和法治社会的目标。立案的法律程序及其重要性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权威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四十二条 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四十九条 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用于义务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三章 学 校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