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选成功的演讲稿模板 篇3

2024-07-16 来源:欧得旅游网

  下午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活动!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让每个孩子成为成功的可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子女是当今天社会的焦点问题。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至理名言: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普遍的心态。这可以理解,也有共鸣。但常常因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孩子成不了“龙”,更有甚者,走向反面。怎样才能教育孩子有所作为呢?教育说到底,就是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

  一、信任——孩子成功的基础

  信任的是潜能。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充其量开发不足10% ,每个孩子,哪怕是残疾孩子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生命面前,我们应当学会敬畏,学会“顶礼膜拜”:哪怕天下所有的人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拥抱他、亲吻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

  案例:下面的例子谈的虽然是教师,但是对于我们在座的家长朋友们也有启发:

  这是一则教育故事,讲的是这么一件事:有一所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那可怜的大门,自打安上的那天起,几乎就没有一天不挨踢的。学校总务处为此伤透了脑筋,他们曾想过种种办法,在门上也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什么“请不要踢门”、“足下留情”、“我是门,我也怕疼”,诸如此类,多得不胜枚举。可是,都不顶用。大门破的那一天,总务主任找到校长:“干脆把门换成大铁门,这些孩子脚上不是长着牙吗?就让他们去啃啃那些铁家伙吧!”校长却笑着说:“放心吧,我已经定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新门装了上去,新装的大门似乎很有“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那是一道玻璃门。

  这种教育,捧出了一份足够的信任,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的手中,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爱与被爱,让他们自己去学会珍惜和呵护。你说,这新装的玻璃门怎能不坚固?

  再看下面的案例:1996年,美国有一位身无分文的青年,他特别看好电子商务,并下决心在这个领域发展自己。那么资金的问题如何解决呢?他首先想到了父母,当时他父母有30万美元的养老金。当他向父母说明了他的用意后,他的父母只商量了一会儿,就把钱交给了儿子,并说道:“我们对互联网不了解,更不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但我们了解、相信你—我们的儿子!”这位青年就是当今个人财富达105亿美元、大名鼎鼎的亚马逊书店的首席执行官—贝索斯。不能说贝索斯的成功完全归功于他的父母,但他父母所起到的作用确实非常重要。除了先期的资金支持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贝索斯的信任给贝索斯带来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所以说给孩子一片蓝天,他们会让它繁星点点;给孩子一片草地,他们会让它繁花似锦;给孩子一份信任,他们会感悟出人生的许多道理。教育若能达到“启迪心灵”的境界,足矣!

  二、赏识——孩子成功的源泉

  1、赏识教育的来源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周弘的女儿周婷婷一岁半时因注射庆大霉素造成双耳失聪,然而婷婷却取得了以下正常入都难以取得的成绩——6岁多便能认多汉字;10岁出版了6万字的科幻童话;11岁荣获”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称号;她先后3次跳级,仅用9年便学完了中小学12年的全部课程;16岁成为中国第一位残疾少年大学生;17岁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周婷婷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后被美国最好的聋人大学加劳德特大学录取,现在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周弘说,他给女儿测过几次智商,都处于正常人的范围,丝毫没有“天才”“神童”的迹象,但他就是通过一次次的鼓励、赏识,使女儿达到了常人达不到,甚至都不敢想像的人生境界。周弘像欣赏婴儿说话一样,欣赏着女儿在各方面的点滴进步,在欣赏中教育,在教育中欣赏。他终于领悟到:在教育女儿的同时,女儿也教会了他很多;他正是通过女儿那颗纯洁的童心,在读一本充满真善美、充满良知的天书,使他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找到了新的自我。

  2、赏识的重要性

  让孩子受到赏识,学会感动,这是教育的一种极佳境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受到赏识的时候工作或学习,效果最好,小孩子一旦受到了赏识,无论对于眼前的学习还是日后的长久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20xx年,扬大的研究生和我们共同做了一个课题是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自我效能感就是指自信心,当时我班也是实验班。实验开始时,我们先对班上平时在老师和家长眼里都不怎么样的孩子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他们明显的自信心不足,学习缺乏动力。但以后的实验中,我们有意识去赏识他们,因为每个孩子虽然目前来讲学习不好,但你仔细观察,总会发现他的长处和优点,我根据他们的长处,巧作安排,动作协调性好的在前面领操,字写得好参加出黑板报,劳动积极的让他做劳动委员的助理等等,做的好的及时表扬,课题结题时,对这批学生又再次进行了问卷调查,很明显,他们的自信心有了提高,学习的劲头也高了。

  因此,可以说,所有的儿童完全可以发展,没有一个儿童不能够发展,每一个儿童都能发展成优秀的孩子,甚至包括那些残缺的、残疾的、先天脑损伤的儿童,都可以通过一定的补偿(这方面有缺陷,就用另外一方面才能来代偿),使他们达到正常人的发展水平。前段时间《今日生活》放的一个先天性脑瘫的女孩子,现在在家开了一个网络商店,不仅能赚钱供弟弟上学,还鼓励对生活失去的信心的不相识的人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既然每个人都能发展,为什么大部分人又没发展好呢?那就是因为从孩子小时起,家长和学校就给孩子在某一方面戴了一顶“你不行”的帽子,在孩子心灵中,“我不行”成了发展和前进中最有害的一个枷锁。

  3、赏识教育的理论要点

  我们用“走近生命,发现潜能,唤起自信,善待差异,引导自选”20个字来解析学会赏识理念的理论要素。

  (1)、走近生命

  “走近生命”这个“近”是靠近的“近”,不是进入的“进”。我们有一个想法,生命是孩子自己的,教师不要随便闯进去打搅他,你可以靠近,你可以了解他。“走近生命”就是强调要克服我们现在的教育目中有分,目中无人的倾向,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教育的终极目标绝不能仅仅是分数意义上“成绩”,也不能仅仅是功利意义上“成功”,而应当是幸福意义上的“成长”。班级里第一名只有一个;清华、北大一年只能招收那么一点大学生;一个人出名就意味着更多的人不出名;一个人很有钱就意味着更多的人钱不多;一个人很有权就意味着更多的人没有权,一个省只有一个省长,一个市也只有一个市长。如果把教育的目标定位在这样的层面上,那么教育多半注定要失败,人生多半注定要失败!教育要把促进每一个生命的幸福快乐,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我们每个人不一定都能当官,都能出名,都能富甲一方。但是我们活在世上走这么一趟,一定要品尝到快乐的滋味,一定要体验到幸福的感觉!我们的教育就要让孩子一生幸福,一生快乐,童年就让他快乐,教育过程就让他快乐。我们过去过于强调“投悬梁,锥刺骨”,过于强调吃苦,结果苦吃多了变成了痛苦,“要刻苦而不要痛苦”。这就是我们“走近生命”所想表达的意思,它是关于教育目标的一个思考、一种选择。

  (2)、发现潜能

  当我们真正走近生命以后,就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潜能”,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能。人的潜能不仅表现在智能上面,其道德潜能也是不可限量的。人的发展所能达到的高度是不可限量的,我们一定要强化这种认识。在盐湖城冬奥会上,我国短道速滑名将杨扬克奋力一搏,为祖国洗刷了冬奥会无金牌的耻辱。而杨扬小时候特别顽皮,“野”得很,对父母为其选择的几项文艺特长都毫不感兴趣,却偏偏对体育情有独钟,父母发现了孩子在运动发面的潜能,并加大这方面的培养,这才成就了其勇夺奥运冠军的壮举。

  (3)、唤起自信

  意大利一位教育家曾写了一首诗,他说孩子的语言有一百种,但是现在我们只利用一种,丢掉了九十九种,那九十九种都给浪费了,都给大人世界成人世界牺牲了。这就是因为家长不理解儿童的发展是用全部感官来认识世界的,也不知道孩子的表达方式有多种,造成了对孩子发展期望的畸形和不完整。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孩子所有方面都发展,而是说,孩子在每一个方面都可能有发展,都可能表现自己的能力,只要孩子在某一个方面表达、表现出能力,我们就应该去肯定他,鼓励他,这样就会使他获得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每个孩子都有特殊的表现方面,特殊的感觉能力,特殊的才能、方向,所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由此获得自己充分的自尊,充分的自信,充分的自爱。孩子只要有了自尊,有了自信,有了自爱,就完全可以自我发展。

  我们有时候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考试试卷发下来了,当学生们看到自己试卷上的分数时,有的学生兴高采烈,满脸的灿烂,有的学生面无表情呆坐在那里,还有的学生则一脸的沮丧。这些学生在想什么呢?少数一些学生会想,我胜利了,我超过了别人,而对多数学生来说,考试结果就等于否定了她所付出的努力,她会对自己说我真的很差,我没有能力和别人做的一样好。当他感到不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就干脆不参加学习,为以后考得更糟准备理由:我考得不好是因为我没好好学,不是我能力低下,如果我努力也能取得好成绩。以为此糟糕的成绩挽回面子,但心里却是无比的沮丧。因此不愿再看一眼考得很糟的试卷,不愿再体验让她觉得自己无能的失败,学习变成了令他们害怕的事情。当他们说“我不行”或“我做不了”时,要鼓励他们试一试再来一次,千万不要为了节省时间或缺乏耐心而半途而废。否则,一旦他们养成了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惯,那么,他们将永远不会体验到成就,他们的自尊也会逐渐降低。所以要让孩子相信自已,相信“我能行”。如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多湖辉教授,小时候非常淘气,学习成绩也不理想,还差点被校方勒令退学,可后来却成了大学教授。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他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时,他不无骄傲地说:“这得归功于我的母亲。”小时候,母亲常对他说:“你呀,现在不爱学习,可是,总有一天你会喜欢学习的。”“你将来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这点,妈妈最清楚。”当时,他自己并不相信,因为母亲说的话与现实情况相差太悬殊了。可是每次他遇到挫折时,母亲总是这样充满信心地鼓励他。“不知从何时起,我也这么想:说不定将来也许会这样。”他说:“特别是我面临那些惨重失败时,母亲的话总是在脑海中浮现。从这个事例可以说明,家长的鼓励和自信,使孩子在无意之中树立起了“我能行”的信念。

  家长的责任就是要鼓励每个孩子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不是狭隘的追求超过别人,以提升自己的声誉,使考试和学习成为每个孩子自我提高的途径而不是个别能力较强的学生获得奖励的能力竞赛,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就感,让每个孩子都树立必胜的信念,让每个孩子都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成功的人,让他们表现的坚强又自信,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4)、善待差异

  教育必须要解决怎么样让每一个人都拥有自信这个问题。我们取消了按分数排名次的做法,我们还取消了百分制,采用了等级制,可是总感觉还是治标不治本。我们认为根本的问题是要“善待差异”。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不同,我们要善待。有的孩子能挑二十担水,而有的孩子能挑十担水,还有的孩子只能挑五担水。如果我们对每个学生同一个尺度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有些孩子会因为无能为力而放弃。对于一些学生考一百分是她的最佳成绩,而有的学生考七十分就已付出了最大努力。因此我们应该更注重孩子学习的过程,要看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得到了提高,要把孩子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要让孩子获得成功,家长就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孩子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如果把目标比喻为一只桃子,它应该是跳一跳能摘到的。如果目标太高了,孩子经过努力仍然达不到,他就会失去信心和兴趣;如果太低,没有一点挑战性,也无法激起成功的欲望。

  (5)、引导自选

  为每一个孩子找到成功感,找到自豪感,为他们创设特殊的评价机制,仍然是我们成年人外加给孩子的。真正的善待差异,是“引导自选”,是引导孩子对于学习内容、进度、方式进行自主选择。他们自己选择的东西哪怕是苦的,也会乐此不疲。荆州籍著名演员袁泉喜获中国电影金鸡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年轻的袁泉出道不久,就获得了中国电影界的诸多荣誉,也可谓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在奇迹的背后有着诸多因素,而我认为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家长让孩子选择自己的爱好。在袁泉小时候,父亲袁世明希望女儿将来当一名乒乓球运动员,继承父业,于是送她到体校打乒乓球。可渐渐地袁世明发现女儿的积极性并不高,反而对文艺颇感兴趣,在幼儿园举行的文艺汇报演出中,她的表演获得阵阵喝彩。在这个时候,父亲积极引导孩子做好自己的选择,开始培养女儿的文艺才能,在不懈的努力下,造就了袁泉今日的辉煌。

  4、赏识教育的原则

  (1)、尊重

  尊重的是人格。儿童与成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当予以极大的尊重。蹲下身来,平视孩子,倾听孩子说话,会使孩子立刻感受到被尊重。孩子身上有许多真善美的东西,许多灵性的东西,应当虚心向孩子学习,这不仅是对孩子生命价值的真正承认与尊重,而且是教师、家长生命成长的良好方法。老师家访或家里来客时。家长千万不要一个劲地向老师或客人叙述孩子的缺点,不要说:孩子真笨;这孩子教不好了。这样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定势,伤害他的自尊,也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家长应向老师或客人讲述孩子在家的闪光点,使孩子产生满足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这是一个反面的例子:仅仅是为了验证一下“狗熊到底笨不笨”,身为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的刘海洋,竟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内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狗熊。一个本该有着美好前途的名牌大学生,用硫酸毁了黑熊,也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的确令人痛心,也发人深思。刘海洋本人的话也许会给人们一点启示,“我从小就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但我却从来没觉得有什么好的,我不善言辞,不会交际,更没有什么好朋友。我想报考生物专业的愿望也被母亲无情的剥夺了,而我对生物的爱好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这才一时糊涂,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当初在填报专业时,刘海洋曾经和母亲争论过好长时间,母亲说生物专业不吃香,没前途,硬逼着他填机电专业,最后他是哭着填了现在的专业。这也是刘海洋平生第一次鼓起勇气反抗母亲对他的包办,可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假若刘海洋真的如愿以偿地选择了自己钟爱的生物专业,能够进行正规、系统的研究,是否有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呢?更何况正是由于母亲从小对其的大包大揽,使其失去了起码的选择权利和发展空间,才使其由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而变得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最终导致心理障碍,走上了一条畸形的道路。

  (2)、理解

  对待自己的子女要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平等的关系,使孩子愿意同父母交流,并能听得进父母的教导,这是做好子女教育的首要条件。为了做到这些,对孩子的教育上尽可能的多一些人性化,从子女容易接受的事和有关的问题出发,给他提原则,让他自己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如:孩子多沉迷于电子游戏。对此要因势利导,满足好奇、娱乐的心愿,给他要求:干什么要一心一意;玩时玩好,放手让他玩,但学的时候学好;不要学时想着玩,玩时想着学;同时,玩游戏要有度,沉迷于此会丧志等等。对于这些,孩子感觉到玩游戏不是偷偷摸摸的行为,而是紧张学习后的一种休息,张弛有度的一种调节。同时要知道孩子的个性世界复杂而丰富,不同的孩子心灵之花千姿百态,要多多陪伴孩子,多与你的孩子开心地谈话。要想孩子对你说心里话,你得先把你的心里话说出来,不要以为孩子不懂。陪伴孩子,不在于用时多少,而在于用心多少。不要抱怨为了孩子你付出了多少多少,而要常常感激孩子使自己拥有了第二个童年,拥有了生命的再生,给自己带来了天伦之乐和生命意义的升华。

  (3)、激励

  要热情地激励。当我们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时候,我们便看见了孩子的长处、短处和与众不同之处。这时候,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加以激励,热情的激励。有人说孩子没有优点,那么请你去发掘。孩子一定有潜在的优点:看一看孩子有什么进步,点滴进步也具有激励价值;或者给孩子制造一个表现优点的机会。最好的激励不是表扬,更不是物质奖励,而是分享。孩子若能感受到你因为他的表现而快乐,会受到最大的激励。一定要对孩子讲积极正面的话语,给孩子积极的力量。孩子的未来在你手中。 你最好自己先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你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一定要对孩子说下面的话:我爱你。【最简短但最有力!务必经常说!】我想你。我在乎你。你很棒。你太好了。你很特别。你真了不起。很高兴做你的父亲。很高兴做你的母亲。【多么感人的'话语!】我欣赏你做的事。多么聪明的想法啊!我尊重你在做的事情。你真的长大了。继续尝试,你会成功的等等。

  (4)、包容

  要耐心地包容。看待孩子不能绝对化——不是优点,就是缺点;不是表扬、奖励,就是批评、惩罚。孩子的表现大多数时候都是中间状态,需要我们关注的优点和缺点大概不会超过10%。要接纳,再接纳,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使孩子的求知,成长成为自发的内在需要,而不是靠表扬或批评带来的外在强化。

  家长每时每刻要关注你的孩子,而大多数时候,可以对他们的具体表现“视而不见”。对他们不合自己心意的表现不要马上问“你怎么了”,而是首先问“我怎么了”——这样反思一下,就往往会获得更多的教育智慧。要允许孩子重复犯错误,要学会等待,有很多曾经令人烦恼的表现,在孩子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会自行消失。

  下面我给大家谈谈我开学写的一个教育随笔

  初尝这个班的厉害(李頔萌)

  9月4日 多云 星期一

  今天是我第一次在这个班上语文课,临下课时才布置课堂作业,作业是常写的抄写词语。也没来得及讲作业格式,有学生问我,老师是不是一行写4个词呀,我说是的,然后我就说把纸叠四个格。我就接着下课了,当我走到李頔萌那里时,发现他整个作业都写歪了,根本就没叠格子,我就拿起本子随手把这页给撕了,让他重写。下午我改作业的时候,发现他竟然把那张揉得很皱的作业纸又用胶带纸给沾上了。我当时一看也就把作业给改了。

  下午第三节课是音乐课,快下课时,班长来办公室喊我说,音乐老师让我去一下,我当时想,这位老师挺厉害的,应该不是因为学生调皮吧,我就想利用这时间把语文作业让学生订正一下。哪知走出办公室看到我班教室门前,站着两个男生。我一看是李頔萌,音乐老师气呼呼地说:“以后我的音乐课不要他上了。”一听,就知道,刚才肯定发生了不愉快,我就问他:怎么回事呀?他说:“是温鑫先打我的。”我想,这事先搁一下,先把作业的事情来跟他谈一下,我让他把自己的本子先找出来,打开本子,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我感觉我的语气够温柔,没想他是一点不留情,说:“你凭什么撕我的作业?”我说你没安格子写,再说全班就你一人本子没包,他说:“不就是忘了,有什么了不起?作业没按格子写,是你没说。”我当时真是气呀!我说,我没说吗,是你没听到。然后我说:你做错了,我都没发火,你的火气比老师还大,难道和老师有仇吗?他说:“就有仇,你把我作业给撕了!”我今年是工作第十六年了,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敢大胆和老师顶撞的,并且有不识好歹的感觉,既然已经遇上了,我就继续耐下心来说:“李頔萌,老师跟你没仇,你既不是老师在这个班第一个被表扬的,也不是第一个被批评的,象你这样的态度,怎么能学好学习呢?”没想他说出了更气人的话说:“学习不好拉到,你爱教不教!”一边说着,他还把眼睛始终斜向别处,嘴巴歪着,真有那种恨牙切齿的感觉。我想怎么有这样顽固不化的学生呀,我就让他先站一边去,然后让全班同学订正作业,订正完了,放学铃声也响了,我让学生出去排队,没想李頔萌根本眼里没你这老师,也赶紧上位整理书包到门口排队,我说:“你等一下,马上老师和你谈一下。”他说:“放学了,我为什么不能回家?”我想跟他发火:“但一想当着同学的面更加不能这样。”于是,我就让他先回家吧,然后,我到班上登记电话号码的同学那儿问他家的号码,想跟他的家长联系一下,没想他的《学生情况登记表》没交,我就问:“李頔萌,你的表格为什么没交呀?”此时他的态度还好,说,“我的身份证号码没写。”然后他赶紧回教室到抽屉拿表格,我过去一看,那张表格上错误百出,比如,住2栋,他写成2洞,居民区写成什么什么研究所。我就说:“来,老师告诉你怎么写。”他立即警惕起来说:“干什么?”我说:“今天,老师想和你交朋友,我们一起来把这表格填一下。”没想,他一点不给面子,立即抽出纸条奔了出去。

  排队下楼到三楼,他一人赶紧离开队伍,沿着教室走廊向东走去,我看到了他,他也回头看了一下,没停步,一人独自走了。下班前,我到教室里,把李頔萌的课堂和回家作业本都带回家来,想替他包一包。没想到带回家,家里虽然有包的纸,却没双面胶,本子没包成。第二天,当我把本子放在他面前说明原因后,他连忙说:“老师,我中午就把本子带回家包。”我一看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于是抓住机会和他好好谈了一下,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现在,已经三周多了,像上次那样的情况再也没出现过,上课,他讲话我只要一个眼神,他就会停止。有时我想,假如那时我和他硬碰硬的话,恐怕是谁也下不了台,所以有时包容一下孩子的错误,把事情缓一缓,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6)、提醒——学会批评,学会分担

  要真诚地提醒。赏识教育不仅不否认批评、惩罚,而且认为只要摆正位置,注意策略,就可以更大胆地批评、惩罚。周弘发现,人们往往会把“好朋友的提醒”当作生命的珍贵礼物加以接受。批评时讲究点“幽默”是个好办法。应该在充分鼓励的前提下批评。可以这样来表达批评——“太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或者是“太好了,还可以更好吗?”

  学会分担是最好的提醒。很多情况下,孩子犯错误、考低分不是故意的,他们自己也很伤心,这时候,家长应该真诚地安慰孩子,为他分担痛苦,而不能在伤口上抹盐,雪上加霜。这叫“够朋友”。

  案例:如何面对孩子的错误

  孩子的成长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关键问题是在孩子的错误面前,做家长的是大惊失色,想一棒子打掉错误呢,还是熟视无睹,任其发展?

  “孩子,这段时间在学校表现如何?”晚饭后,来到女儿的书房,看她正在收拾书包,我随意问到。“还不是跟以前一样。”10岁的女儿也显得心不在焉,径自收拾她的书本。好长时间没有关心她的学习了,我突然想起该看看她的作业了。女儿似乎有些不乐意,但她还是把本子递给了我。一页页都是工工整整的书写,几乎每天都有老师的红色“A+”符号。我为女儿的出色学习而暗喜:尽管我没时间管她,但她学习还是挺自觉的。突然,一个“A++”符号跃入我的眼帘,我有些惊喜:女儿的作文真是越写越棒了!不由得仔细地读了起来,题目是《巧捞菜刀》,说的是她跟哥哥去池塘帮妈妈洗菜不小心把菜刀掉进了水里,用磁铁把刀巧捞起来的经过。边读我边纳闷:没有的事儿呀?我们这儿哪来的池塘?再说也不可能到池塘里去洗菜呀?女儿显然对我的表情变化没有察觉,继续清理她的书桌。

  “女儿,你和哥哥到哪里洗的菜?洗菜还要带菜刀吗?”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平和些。

  “上一次,你不知道的。”女儿在狡辩了。

  “你明明写的是帮妈妈洗菜,我怎么会不知道呢?”我穷追不舍。

  “给我!我要装进书包了,烦人!”女儿显然怕事情败露,在耍赖了。

  我没有说什么,而是悄悄翻看了她的《字词句篇》,我真的找到了她们正在学的单元的范文《巧“捞”菜刀》,跟女儿作业本上的内容大同小异。一切都明白了!我觉得事情非同小可,这不是“仿写”与“创作”的问题,而是关系着做人是否诚信。于是,我明确地给女儿指出:“你这是在抄袭,是在偷窃别人的劳动成果。是不道德的。”女儿显然还不太懂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抄袭,她强词夺理:“我不会写,仿照着写都不可以吗?老师说过可以仿写的。”

  “你这不叫仿写,女儿,仿写是仿照别人的写法,而不是搬内容。你这样抄别人的文章,一旦被作者知道,他会把你告上法庭,说你侵权。”我尽量把后果说得严重些。但我还是担心未谙世事的孩子根本就不懂什么是“侵权”,于是我继续唠叨,“再说了,虽然老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你打了A++,但同学们多数都有《字词句篇》,他们会发现你是抄的,到时,他们就会认为你是个不诚实的孩子,甚至你以前写的那么多好文章,他们也会认为你是去抄的。谁愿意跟一个不诚实的孩子一起玩呢?……”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先前气呼呼的女儿居然嘤嘤地哭泣起来。这是我没有料到的,因为女儿遇事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根本不会哭。“你怎么啦,瑶瑶?”我关切地抚摸着她的头,问的语气尽量放的温和。“妈妈……”女儿跪在我面前,早已泣不声。我知道女儿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如果我再步步紧逼,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我扶起可怜巴巴的女儿,抬起她的小脸,泪水在她脸上纵横,我心中有说不出的爱怜。女儿趴在我怀里,边哭边诉:“妈妈……我,我不想上学了,我害怕!”“怕什么?”我的心一缩,意识到自尊心极强的女儿可能将要面对的种种伤害。“同学们有的已经知道了我那篇作文是抄的,他们会瞧不起我,他们会告诉老师,他们会不理睬我的……我该怎么办?我不敢上学了。呜呜……”女儿连珠炮似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忧。难怪她那么伤心呢!女儿的担心我完全能够理解,她刚转到这所学校,一个月后因为表现出色又被选为中队长,应该说她除了脾气不好外,其余各方面都还不错。如今这一念之差,让她要担负起即将来临的“暴风骤雨”,稚嫩的心灵怎堪如此重负?

  我为女儿擦干眼泪,笑着对女儿说:“妈妈想帮助你度过难关,你愿意吗?”“怎么帮?你又不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女儿的哭泣声减弱了些。“妈妈知道你一向是个诚实的孩子,从不撒谎骗人,对吗?”女儿重重地点点头,既而又摇摇头。“妈妈,可这次的作文,我……”“能告诉妈妈为什么要照抄吗?”我想了解事情的原因。“今天学了《捞铁牛》一课,老师让我们回家写一写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用智慧做成功的事情。我实在想不起自己曾经经历过什么用智慧做成功的事情,你和爸爸又不在家,直到晚上九点钟你们还没有回来,我的作文也一直没写。我担心作文没写好老师要批评,时间又很晚了,我想睡觉,于是只好抄了一篇,改了很少的内容……”噢,原来是这样!听完女儿的哭诉,我开始深深地自责。是我的不负责任造成女儿的不负责任呀!我完全理解了女儿的痛苦。

  ,让每个孩子成为成功的可能标签:家长会发言稿大全, 让每个孩子成为成功的可能,

  “你想向老师坦白抄作文的事吗?”我问。“想,但是我不敢。”女儿的声音轻极了,我知道她担心什么。“我也是老师,当我的学生做错了事,主动承认时,我会无比欣慰,绝不会再批评他。你的老师肯定也会这样,相信妈妈的话,勇敢地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此时的我就象对待自己的学生一样,耐心地启发女儿。说实话,在对待女儿的教育上,我很少做到今天这样循循善诱。

  “妈妈,那我该怎样给老师说呢?”女儿的态度有了巨大的转变,有了想向老师交待的意愿。

  “直接给老师说,这是最简单的办法。”我试探着抛出第一个方案。

  “不行,我说不出口。”女儿又噘起了小嘴儿。

  “那,利用上课前两分钟在班上做个检讨——”我知道这样做对极要面子的女儿来说是残酷的,但还是说出了我的第二种方案。

  “不!就不!”女儿斩钉截铁地否定了。

  我假装陷入了沉思,因为我想让女儿自己想办法。

  良久,女儿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妈妈,我想写篇作文,告诉老师。”

  “好哇,将功补过!题目就叫——”我一阵窃喜。

  “《老师,对不起》”

  “我认为照抄别人的东西就象是偷东西一样,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已有。干脆就叫《第一次做“贼”》,怎么样?”

  就这样,女儿马上坐在书桌前,掏出本子,认认真真地写起了表示她忏悔的作文。女儿的文字功夫本来就不错,加上有了这次亲身体验,写起来十分轻松。不到四十分钟,一篇《第一次做“贼” 》的习作就诞生了,不仅文从字顺,而且情真意切,女儿的忏悔之情溢于言表。

  女儿太累了,写完后躺下床就睡着了。看着她可爱的小脸蛋,我不禁涌起许多感慨:这教育孩子还真有不少学问!这次女儿抄袭事件如果没有被我察觉,如果被察觉后一顿臭骂,或者轻描淡写,不加理睬,后果会是什么呢?有多少孩子撒谎就像吃饭一样自然,有多少孩子在家长面前从不坦言,有多少孩子错上加错直到不能自拔,这不是他们的第一次犯错误留下的印痕吗?如果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在孩子的错误面前不惊惶失措,沉着冷静,抓住教育契机,对孩子们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减轻孩子们的心理压力,相信我们的孩子明天会更美好。

  从刚才的事情中,我们知道不管是怎样的孩子,信任、尊重、理解,都是他们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我们都知道要端正对学习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对同事的态度、对领导的态度,我们更要端正对孩子的态度,这可是关系到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啊!

  三、兴趣——学习成功的动力

  培养学习兴趣这是孩子持久学习的动力。我女儿今年上二年级,对她来说,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她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学加减法时,我觉得多做题目看似效果显著,可是太枯燥,可能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于是,我们开展了一场“家庭快乐教学活动”。如傍晚,我们带上孩子边逛街边进行加减法训练:我们已经走过了4根电线杆,前面还有3根,等我们走完,一共经过多少根电线杆?家里吃水饺,爷爷要吃20个,奶奶要吃15个,他们一共吃多少……我觉得,低年级的孩子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够了,多做只会让孩子产生厌烦情绪。我很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给孩子的“额外负担”是每天一问,或是看图说话,或是课文后面的思考题,而且只让孩子口述,说不好我来补充,说得好立即表扬。这就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好成绩只是早晚的事。

  有一位他的儿子前两年考上清华大学的家长,他的教子经验是是基本上不向孩子提什么要求,而是重在培养他的兴趣,启发他的思维。他的儿天生好奇,对什么都感兴趣,经常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家长一方面加以鼓励赞赏,另一方面认真回答并引导他思考,有时还和儿子一道查阅资料。所以儿从小就养成了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富有创新意思、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良好习惯。他的儿子在幼儿园时,看到其他小朋友拉小提琴,也跃跃欲试,于是那家长就让他学习小提琴。学了一段时间,儿子厌烦了,认为没时间玩。家长也没强近他学,而是买了一套小提琴教程的VCD在家里放给孩子听,优美动听的旋律在家中回荡,儿子仿佛受了感染,家长乘机劝说他照着碟片练习,自由安排时间,儿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开始在家中自学。直到高中毕业,儿子每天都在学习之余拉拉小提琴,不仅放松精神、陶冶情操,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有的家长让孩子从小就做大量习题,每天记日记,做一些无谓的重复劳动,好像不如此就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结果使孩子疲于应付,限制了他们的思维。这个家长,他的儿子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没买过课外资料,高中每科也只有一本。他主要教育孩子上课大胆提问题,大胆思考,不迷信老师,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这样小孩子上课注意力就特别集中,学习效率高,而且也锻炼了口才。由于孩子作业不多,因此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下象棋、打乒乓球、玩电脑、旅游和同学聊天等,同时,还要求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如名人传记、科普、历史、教育等题材的书。

  各位家长,孩子就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过程和规律,我们的目的不是教给他各种各样的知识,而是教他们怎样在需要的时候取得知识,是教他准确地估计知识的价值,是教他爱真理胜于一切。作为父母要从小在子女心灵上撒播理智和善良的种子,让他们具有爱己爱人之心。只有童年时代有善良的同情心,长大之后,才有仁慈的品质,才能成为富有道德情感的正直的公民。这既是一个人立身之根,也是家庭教育之本。谢谢大家!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