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偏头痛吃什么药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是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类非处方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产生解热、镇痛作用,适用于缓解急性发作的轻、中度偏头痛。其复方制剂散利痛,也是偏头痛患者经常选用的药物,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异丙安替比林和***,其中的***是中枢兴奋药,与对乙酰基酚配伍使用,能够增强镇痛作用,适用于偏头痛急性发作的治疗。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酚一样,属于解热镇痛抗炎类的非处方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镇痛作用,作用比对乙酰氨基酚强,适用于缓解急性发作的偏头痛,该药的普通制剂与缓释剂均可使用,缓释制剂如芬必得作用较持久,每隔12小时服用1次,比较方便。与该药类似作用的萘普生也常用于轻、中度偏头痛的治疗。
******:该制剂每片含酒石酸***1毫克、***100毫克,其中的***主要通过对平滑肌的直接收缩作用,并与5-羟色胺受体的激动有关,使脑动脉血管的过度扩张与搏动恢复正常,从而减轻头痛;***可增强***的疗效,并减轻副作用。该制剂主要用于程度较重的偏头痛患者减轻症状,宜在头痛发作时短期使用,若能在偏头痛先兆期应用效果会更好。由于该药对偏头痛无预防和根治作用,且连续使用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及成瘾可能,因此须严格掌握用法用量,一般首次口服1~2片,如无效,隔0.5~1小时后再服1~2片,每次发作一日总量不超过6片,一周内不超过10片。
舒马普坦: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具有收缩颈动脉作用,适用于治疗急性偏头痛,口服初始剂量100毫克,每日2~3次,一般在口服后约30分钟可缓解症状,若第一剂量服用后无效,就不再给予第二剂量。与舒马普坦药理作用相似的佐米曲普坦,通过收缩血管和抑制神经肽的释放缓解偏头痛发作,适用于偏头痛急性发作的治疗。两药对偏头痛患者无论有无发作先兆均有效,但不用于预防,并仅适用于已明确诊断的偏头痛患者。
苯噻啶:具有较强的抗组胺、5-羟色胺和较弱的抗乙酰胆碱作用,并可抑制缓激肽对神经末梢的致痛作用,适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治疗,能减轻症状及发作次数,但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无即刻缓解作用。常规用量,每次0.5~1毫克(1~2片),每日1~3次。药理作用与之相似的赛庚啶也可用于频繁发作偏头痛的防治,每次口服2~4毫克(1~2片),每日3次。
其他西药: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吲哚洛尔及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尼莫地平等均可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治疗。有报道称α受体阻滞剂双氢麦角碱,在偏头痛发作后数小时应用仍有效。动物实验证明,原用于抗精神失常治疗的硫必利、舒必利具有良好镇痛作用,可有效治疗偏头痛。近年报道,抗抑郁药阿米替林、马普替林、氟西汀、帕罗西汀、曲唑酮等,以及抗癫痫药卡马西平等均在偏头痛防治上有一定作用,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中药:在偏头痛治疗的方剂中,常用中药有川芎、当归、天麻、元胡等,其中川芎理气、活血、疏风、止痛;当归补血、活血、破血、养血、化瘀止痛;天麻平肝潜阳、息风止痛;传统止痛中药元胡更有活血、理气、止痛之功效。以这些中药为主制成的中成药如通天口服液、川芎素片、脑安胶囊、血栓心脉宁、华佗再造丸、养血清脑颗粒、全天麻胶囊、天舒胶囊、天麻丸、天麻祛风丸、平眩胶囊,以及由西藏出产的红景天提取物制成的诺迪康胶囊等,均可用于偏头痛的治疗。
二、偏头痛的治疗方法
(1)热水浸手:在偏头痛发作时,可将双手浸没在一壶温热水中,手入水后能忍受的极限为宜,一般坚持浸泡半个小时左右,这样可使手部血管扩张,也可使脑部血液相应减少,从而减轻偏头痛。
(2)梳摩痛点:这种方法就是将双手的十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的地方,像梳头那样进行轻度的快速梳摩,每次梳摩一百个来回,每天早、中、晚饭前各做一次,便可有效的减轻疼痛。
(3)揉太阳穴:在每天的清晨醒来后或者是在晚上临睡之前,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转圈揉动,首先顺揉七至八圈,然后再倒揉七至八圈,反复多次,连续数日,偏头痛就可以大大减轻。
(4)吃含镁食物:偏头痛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应经常吃些含镁比较丰富的食物,如桔子、杏仁、核桃、花生、海带、大豆、杂粮以及各种绿叶蔬菜等等,这可有效的缓解偏头痛的症状。
(5)饮浓薄荷茶:取干薄荷叶各15克放入茶中,用刚烧开的水,冲泡5分钟后服用,早晚各服一次,对偏头痛的治疗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缓解偏头痛的食疗方法
■芹菜粥
取连根芹菜12克,粳米250克。将粳米淘洗后煮成粥,加芹菜(连根洗净切碎)再煮沸即可。此粥具有清热止痛之功,适用于肝火而致偏头痛者。
■桑菊豆豉粥
取桑叶10克,甘菊花15克,豆豉15克,粳米100克。先将桑叶、甘菊花、豆豉水煎取汁,再将洗净的粳米放入沙锅煮成稀粥,加入药汁,稍煮即成。此粥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之功,适用于风热所致偏头痛,证见头痛而胀、口渴便秘者。
■疏肝止痛粥
取香附9克,玫瑰花3克,白芷6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白糖适量。将香附、白芷水煎取汁,再将粳米洗净后加入药汁和水,煮至水沸,将漂洗干净的玫瑰花倒入,用文火慢熬10分钟,服时加糖。此粥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功效,能防治偏头痛,经常服用能明显减少偏头痛的发作次数。
■菊花粥
取菊花末15克,粳米100克。先用淘洗后的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稍煮一二沸即可。此粥具有清肝火、散风热之功,适用于肝火所致偏头痛,证见心烦易怒面红者。
四、偏头痛针灸治疗效果好么
偏头痛是头痛常见的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可见于任何年龄。首次发病常于10~30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偏头痛的主要表现为:1.头痛起病初期往往先为一侧头痛,自颞部开始,出现胀痛、钻痛或搏动性痛,然后扩展至整个半侧头部或全头部,或头沉、紧压、麻木感,但每次头痛可只局限于一侧,亦可左右两侧交替发生。发作前可有幻视和偏盲的先兆,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冷,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头痛的程度逐渐加重,弯腰、俯首或用力时头痛加重,并且烦躁不安,怕吵声,怕强光。2.多在青春期前后发病。呈周期性发作,每次发作相似,发作间歇期如正常人。3.可有家族史,可于紧张、劳累、睡眠不足、经期前后或期间、或某种饮食后发病。
针灸的治疗原则是:发作期以控制头痛为主,缓解期着重预防发作。
偏头痛发作期的针灸治疗以近部与远部取穴来宣通清窍、祛邪止痛,近部取百会、风池、太阳、头维、角孙、率谷等穴以疏通患部经气,远部取外关、太冲、行间、足临泣等穴以通调本经经气。以上腧穴为治疗偏头痛的基本处方,临床还要结合中医辨证与辨经的方法治疗。
辨证治疗:如属肝阳上亢者,加用中封、行间、涌泉以平肝潜阳;属痰浊上扰者,加中脘、丰隆、足三里、内庭、厉兑、太白以运中祛痰;属气滞血淤者,加膈俞、血海、少冲、三阴交以活血化淤。
辨经治疗:疼痛以前额为主者,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选用头临泣、头维、印堂、阳白、合谷、阳溪、曲池、足三里、解溪、内庭;疼痛以侧头部为主者,取手、足少阳经穴为主,选用率谷、风池、太阳、曲鬓、头临泣、外关、中渚、足临泣、侠溪;疼痛以后头及项部为主者,以取手、足太阳经穴为主,选用天柱、玉枕、风池、脑户、后溪、少泽、昆仑、京骨、至阴;疼痛以颠顶为主者,取督脉、足厥阴、少阴等经穴为主,选用百会、前顶、后顶、通天、太冲、行间、涌泉。
以上腧穴,每次可选5~9穴,用毫针刺施以泻法,一般不灸,但多用电针,选择高频连续波,予以中强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