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常做3件小事 告别“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
第二章:低血糖食疗偏方与处理措施
第三章:怎样预防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的发生
编者按:你没有没过这样的经历呢?莫名其妙的手脚发抖、还冒冷汗、面色发白、心慌等,如果你有,那么你要小心了,这是典型的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这时候就要及时救治了。那么如何治疗呢?低血糖怎么办?低血糖吃什么好?如何预防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请看小编下文详细解答吧。
常做3件小事 告别“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
案例:她为什么经常发抖
吴女士今年30岁,是一家外企的总经理助理,办事干练稳靠,深的总经理的赏识。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吴女士总是莫名其妙的手脚发抖,同时还冒冷汗,面色发白,心慌。虽然这些症状一会就自己消失了,但要命的是,这些症状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出现在上午九十点钟。这个时候,她不是在向总经理汇报工作,就是在接待客户,要不就是在主持会议,反正都是紧要关头。吴女士只好来到医院就医。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医生听了吴女士的叙述,详细询问了她的病史,并让她做相关的检查,最后确诊吴女士得了一种叫做“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的病。
特发性功能低血糖症,多见于女性,尤其是情绪不稳定和神经质者,常在受到精神刺激和焦虑时发作。多在早餐后1.5~3小时发作,清晨空腹时不发作,午餐及晚餐后较少发作。每次发作持续约15—20分钟,可以自行缓解。发作时病人感觉心悸、心慌、饥饿,并有出汗、面色苍白、软弱无力、手脚发抖等类似“紧张”的表现。
一般无昏迷或抽搐,偶有昏厥,发作时血糖可以正常或低至2.8毫摩尔/升(50毫克/分升),但不会更低。化验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胰岛素释放指数均在正常范围,一般无糖尿病家族史。)。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神经体液调节功能障碍、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和胰高糖素受体降调节及受体敏感性降低有关,或因迷走神经紧张性增高使胃排空加速及胰岛素分泌稍多所致。
本病治疗效果较好,分为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可概括为三句话:放松心情,勤于锻炼;调整结构,少食多餐;配合药物,“紧张”再见。
1、放松心情,勤于锻炼
正确认识和看待本病,保持愉悦的心情;多进行长跑、快步走等体育运动,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
2、调整结构,少食多餐
提高饮食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多吃肉类,适当减少主食,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少食多餐,吃较干的食物,避免饥饿。此外,在食物中加入纤维有一定帮助。
3、配合药物,“紧张”再见
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小剂量服用抗焦虑药(如安定片等)。
从医院回来,吴女士每天坚持长跑千米,并调整饮食结构,提高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少食多餐,同时配合医生建议的食疗方。不到半年,吴女士发抖的毛病就彻底好了。
低血糖食疗偏方
(一)虾皮腐竹:腐竹250克,虾皮20克,蒜头一瓣,麻油、姜、精盐、味精各适量。①虾皮加酒、水浸发并煮沸,腐竹冷水发后撕成细长条。②油烧热后爆香蒜茸、姜末、加入腐竹及虾皮(连汁),煮沸调味、再用小火烩20分钟,淋上麻油即成。可经常食用,本品为高蛋白饮食,防止低血糖和高脂血症。
(二)炸五香麻雀:麻雀10只,五香粉少许,黄酒、姜片、酱油、味精各适量。①麻雀去毛、去内脏洗净,加上酒、酱油、五香粉、味精、渍半小时后滚上干生粉。②菜油烧至六成热时爆入姜片,放入麻雀炸成金黄色。每周一次,主治头晕,腰酸冷软。
(三)西湖牛肉羹:牛腿肉200克,鸡蛋2只,黄酒、葱姜、酱油、麻油、胡椒粉、精盐、味精各适量。①牛肉切成细末,略剁后加少酒、酱油、胡椒粉、生粉拌匀。②清水适量加姜末煮混后将牛肉末拌入内,再将打匀的蛋液倒入,调味着薄芡,撒上葱花,淋上麻油即可。每周1~2次,具有补脾养胃、强筋壮骨的作用。
(四)太史鳝羹:鳝丝250克,猪瘦肉100克,水发木耳50克,香菇5只,蒜头1瓣,黄酒葱、姜、麻油、精盐、味精各适量。①将鳝鱼和猪瘦肉分别切成3公分长的丝,鳝丝加酒,盐渍片刻。②油烧至5成熟时爆入蒜茸、姜末、煸炒入鳝丝、加酒、肉丝和适量的水。③煮沸后将木耳、香菇丝放入锅内,爆15分钟,调味后着薄芡,放上葱丝,淋上麻油即成。可常食用,此菜具有补脾益气之作用。
低血糖处理措施
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2.77mmol/l(50mg/dl),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常见的并发症。低血糖早期症状以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等,较严重的低血糖常有中枢神经系统缺糖的表现,如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值得注意的是每个病人的低血糖表现可以不一样,但对病人本身本说,每次发作的症状基本相似,因此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注意识别低血糖症状,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低血糖对人体是有害的,尤其是对老年病人,低血糖的危害更甚于高血糖。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
1、低血糖时,体内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导致反应性交血糖(苏木杰效应),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
2、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病人性格变异,精神失常、痴呆等。
3、低血糖还可以刺激心血管系统,促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
4、低血糖昏迷过久未被发现可造成死亡。
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急症之一,应积极处理:
1、早期低血糖仅有出汗、心慌、乏力、饥饿等症状,神志清醒时,可给病人饮用糖水,或进食含糖较多的饼干或点心。
2、如病人神志已发生改变,应该用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更严重时,可用10%萄萄糖持续静脉滴注。
3、胰高血糖素的应用 有条件可用胰高血糖素1mg肌内注射,但胰高血糖素价格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用拜糖平治疗的病人如发生低血糖则需用葡萄糖口服或静脉应用治疗。
怎样预防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的发生
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是可以预防的。低血糖发作对人体身心健康,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损伤,甚至死亡。因此积极预防尤为重要。由于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病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预防措施千差万别。
1.临床上以药物性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多见糖尿病病人以胰岛素、磺脲类药物治疗者,尤其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应逐渐加量,避免加量过快。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后按时进餐。亦应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尤其是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期。糖尿病病人及家属应熟知此反应,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处理。注意Somogyi现象,以免发生胰岛素剂量调节上的错误。
2.对老年人用降糖药剂量需谨慎对长效磺酰脲类,尤其是格列本脲在应用时更应慎重。低血糖早期症状不明显,当一旦发生,症状很严重,应立即静脉输注葡萄糖,至少密切观察72小时,并不断监测血糖浓度。及时调整治疗。
3.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一些药物例如水杨酸制剂、磺胺药、保泰松、氯霉素、胍乙定、利血平等,可通过减弱葡萄糖异生、降低磺脲与血浆蛋白结合、降低药物在肝的代谢和肾的排泄等机制,增强磺脲类药物的降糖效应。因此,在使用增强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应予注意,以免出现低血糖症。
4.对怀疑B细胞瘤者,应尽早进行饥饿实验和运动实验诱发,测定血浆胰岛素-C肽浓度,并进行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可预防低血糖症的发作。
5.对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病人说明疾病的本质,给予精神分析和安慰工作。鼓励病人进行体育锻炼。饮食结构适当提高蛋白、脂肪含量,减少糖量,小量多餐,进较干食物,避免饥饿。此外,在食物中加入纤维(非吸收性碳水化合物如果胶)有一定帮助。也可试用小剂量的抗焦虑安定药如地西泮(diazepam)等。
6.因乙醇可阻碍肝糖异生并促进胰岛素分泌,常在进食很少而过度饮酒后8~12h发生,所以要避免大量饮酒,尤其是进食较少者。由于摄入果糖、半乳糖或亮氨酸激发的低血糖症,预防方法是限制或阻止这些物质的摄入。
7.对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伴有或不伴有迷走神经切除的幽门成形术者,进食后食物迅速进入小肠,结果导致食物的迅速吸收,促进胰岛素过早分泌,引起低血糖。因此应避免进流质及快速进食。应多次、少量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8.Addison病、腺垂体功能低减、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对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特别敏感,易致低血糖症,应特别注意。
总结:以上盘点的这些防御方法,效果都是非常好的,希望大家日常生活中可以照着做,那么你的健康又会多了几份保障了哦。(文章原载于《健康》,刊号:2012/03,作者:陈玉其;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