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读书》教学设计(定稿)
—彭明珠
1、小小的书橱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9个字,掌握“浩瀚、遨游、沐浴”等词。 2、学习诗歌,懂得小书橱中蕴含的知识,能使人眼界开阔,生活充实,体会作者对小书橱的喜爱之情。 3、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感受读书的乐趣。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 |||
注意事项:了解诗文大意,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诗文,掌握本课生字。 | |||
课时安排:两课时 | |||
第一课时 | |||
教学过程: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后记 |
一、 谈话激趣, 导入课题。 | 1、导语: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小书橱?说说你从中获取了那些知识。 2、导语:今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板书“小小的书橱”,看看小作者是怎样写他的小书橱的。 | 1、回答自己的收获。
齐读课题。 |
|
二、 自读课文, 学习字词。 | 1、巡视自学情况,发现学生读文中的困难,及时解决。 2、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 1、自由读书,初步识字,用自己的认字方法认识它。 2、一起开火车,检测识字情况。 |
|
三、 再读课文, 理解内容。
| 指导再读课文并作思考。 指导学生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朗读、感悟2—5小节,体会读书的乐趣。
| 1、自读诗歌,想:①读完诗歌,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②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小作者喜爱读书? ③作者为什么把书橱比作是“广阔的世界,浩瀚的海洋?” ④读最后一小节,面对书中的无穷的宝藏,我们应该怎样做? 2、讨论交流、汇报。 3、有感情齐读全文。 |
|
四、 朗读课文, 放飞想像。
| 1、指名朗读课文。 2、问: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结合自己读书的感受来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 1、读课文。 2、谈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
|
五、 总结评价, 齐读课文。 | 针对学生回答、朗读情况作出相应的评价,以升华学生的学文热情。 | 学生自评后互评,并对老师的总评价发言。 |
第二课时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后记 |
一、 揭示课题。 | 导语(略) | 用心倾听 |
|
二、 感情朗读, 回顾全文。 | 指导学生用情读文。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三、 完成练习。 | 1、巡视。 2、作梳理。 3、指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 1、自由读古诗。 2、再读古诗,结合插图,自悟诗意。 3、背诵古诗。 |
|
四、 指导写生字。 | 1、出示要写的字;重点指导“瀚、尊”的字形。
2、指导正音。 | 1、观察生字,提出难写的字全班交流解决。 2、齐读生字。
|
|
五、 总结评价, 布置作业。 | 为丰富学生词汇,为作文做准备而设计。 | 积累好词好句,摘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
|
板书设计: 小小的书橱 增长 许多知识 挖掘 无穷宝藏 读书的乐趣 度过 愉悦时光 |
2、山沟里的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词。 2、学习课文,了解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3、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段落结构。 4、能抓住重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的意思,并体会“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含义。 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注意事项: 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感悟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 |||
课时安排:两课时 | |||
第一课时 | |||
教学过程: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后记 |
一、 谈话揭题, 导入新课。 | 导语: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上学的?想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山沟里的孩子》一课,去看看山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 | 1、认真倾听老师的话。 2、齐读课题 |
|
二、 初读课文,
检测生字。 | 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用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它。 2、指名读课文,检测生字。 | 1、按老师的要求自由读文。 2、交流识字方法。 3、指名读文,评价。 |
|
三、 再读课文, 理清结构。 | 提出读文要求: 1、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2、小结。 | 1、学生分段,理清结构。 2、说说分段的理由,概括段意。 |
|
四、 品读课文, 读中感悟。 | 1、提出有关问题。
2、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3、激发学生想想:看看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用一段话补充一下吗? 4、小结。
5、作巡视。 | 1、 认真地将课文浏览一遍。 2 、说说:山沟里的孩子是怎么上学的? 3 、找出文中描写山沟里的孩子不怕困难的句子读一读。 4、小组讨论、交流:山沟里的孩子上学有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面对的? 5、自学课文第二部分。(六、七段) 6、小组讨论,课堂交流“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 |
|
五、齐读课文, 升华感悟。 | 指导读课文 | 说说读后的收获 |
|
六、 布置作业: | 为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学语文的趣味性而设。 | 从文中找出“AABB”式的词语抄写下来,并学着再写几个。 |
|
第二课时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后记 |
一、 谈话导入, 学习新课。 | 导语(略) | 作相应发言 |
|
二、 再读课文, 畅谈想法。 | 1、提出读文要求。 2、指导朗读。
3、对读后的小结。 | 1、齐读课文。 2、想想山沟里的孩子是怎样上学,联系自己,谈谈此刻的想法。 3、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并在班上展示。 |
|
三、 完成《语文天地》中的几个练习。 | 1、作梳理。
2、作指导。 | 1、读句子,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 2、读一读两组句子,抄写积累。 |
|
四、 指导写生字。 | 重点指导“罩、慧、貌、勤”的写法。 | 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哪个字较难写或易写错? |
|
五、 布置作业: | 结合本单元的内容而设。 | 从文中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
|
板书设计: 时间长 山沟里的孩子:(上学) 不好走 (勇敢、乐观) 不安全 |
3、珍贵的教科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板凳、代替、嗓门、渴望、俯冲、轰炸、叨念”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3、教育学生学习革命先辈奋斗精神,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 |||||
注意事项: 1、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及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经过。 2、理解教科书为什么是珍贵的。 | |||||
课时安排:两课时 | |||||
第一课时 | |||||
教学过程: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后记 | ||
一、 简介背景, 导入新课 。 | 简介时代背景 | 认真倾听 |
| ||
二、 学习生字, 书写生字。
| 1、出示生字。 2、请学生口头给生字组词,鼓励一字组多词。 3、共同找出难记的字,研究写法,指导学生书写。 | 1、开火车读,共同正音。 2、口头组词。 3、书写难记的生字。 |
| ||
三、 初读课文, 理解内容。 | 指导读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用简短的话概括。 |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2、小组讨论,课文讲了什么,归纳主要内容。 3、小组汇报,师生共同归纳:课文讲了战争年延安小学的师生在艰难的环境下坚持学习,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的故事。 |
| ||
四、 再读课文, 理清线索。 | 1、作指导。
2、共同梳理。
3、师生共同理清课文写作顺序: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 1、边读边想,课文是围绕了什么来写的,写了些什么事? 2、读后思考,找出线索:课文是围绕了“教科书”来写的。 3、学生默读课文,用笔勾出课文都写了哪些事情。学生讨论、汇报,共同整理:围绕教科书,共写了四件事:渴望得到教科书、去印刷厂取书、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教科书激励我前进。 |
| ||
五、 读后质疑: | 问:你读了课文,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或想知道的? |
思考后提出疑问 |
| ||
第二课时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后记 | ||
一、 复习导入
|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明白本课是围绕教科书来写的,那么题目中为什么有“珍贵” 两个字?到底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呢?这正是我们上节课想弄明白的问题,这节课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仔细学习课文,读后你将会明白。 | 认真倾听,为学习下文做准备。 |
| ||
二、 学习第一部分 |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教科书的珍贵。 2、作指导。 | 1、认真读课文。
2、找关键词句:“没书”、“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从中体会教科书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珍贵。 |
| ||
三、 学习第二部分 | 1、要求学生迅速默读课文,找出体现出教科书珍贵的地方,用笔做记号。 2、共同归纳。 | 1、迅速默读课文,在体现出教科书珍贵的地方,用笔做记号。 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找出“兴高采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