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年终校长述职报告 篇1

2024-07-18 来源:欧得旅游网

  目标——突破自我,打造北部名校 ——20xx年度述职报告

  20xx年学校发展目标及校长年度目标(三个突破):

  1、 教育内涵发展(教育与科研结合)有重大突破;

  2、 和谐校园文化追求有重大突破;

  3、 教育环境氛围建设有重大突破,校长述职报告。

  20xx年重点工作和主要实绩:

  l 管理:制订、完善、结集、严格实施《徐行中心校内部管理条例汇编》。

  l 师资:骨干教师培养与辐射:区学科带头人1名,区骨干教师2名,镇骨干教师6名,区学科中心组成员3名,总占比32.43%;新教师培养与包装:启动新教师培养规划,20xx年新教师成长为镇骨干教师1——2名。

  l 互动:实现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

  l 展示:承办2次区教育系统大型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发展研究》刊登展示;出版专著《课改:让师生共发展》;拍摄教育专题片《直挂云帆济沧海》。

  l 创建:在成功创建上海市无烟学校、嘉定区健康促进学校、嘉定区花园单位、嘉定区文明单位标兵的基础上,创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嘉定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理念和实践一 ——办学思想建立是办学目标实现的支撑和基石

  把改革形势作为办学的方向——搭准时代脉搏,把握教育改革实质,树立科学的办学思想,明确中期发展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使校长工作目标成为学校团队共同的奋斗目标。团队精神面貌好,战斗力强。

  把教改理论作为办学的基石——坚信教育理论和教改方向是学校发展的支撑和依据。注重阅读教育书籍,把教育理念内化为实际的行为,并使之落实到教师的行动。把教师教育实践后的理念,总结到理论的高度,实惠教师个体,实惠学校发展,实惠课改辐射。构建龙头课题,引领学校发展。个人发表专题论文5篇;在嘉定区第四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发掘农村优势开展研究学习初探》获二等奖,并发表于《第四届教育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瞻课改新视角、注校培新活力》发表于《小学教学管理——校长谋略》一书中。与武卫清副校长合作主编的〈课改:让师生共发展〉荣获上海市教科院第二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

  把发展目标贯穿于办学始终 ——完善三年发展规划,超额完成规划指标。酝酿并着手制订第二个三年规划(草案),思考学校未来发展。落实部门、条线、干部、教师工作和发展目标,接受教职工、家长和社区的随时监督。建立中层干部目标承诺制和年度述职制,通过加压和自我加压,逐步改变面貌,加快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关注市、区级教育发展,先后4次接受市教委和区教育局党委的邀请,畅谈教育发展。 把办学实绩作为阶段性目标的追求——主张办学的和谐人际关系,更强调办学的绩效和层次;主张切合实际的稳步渐进,更强调大踏步的增值效应。作为校长, 地思考并以充足的干劲带领团队按照既定目标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攻克一座座堡垒。20xx年9月以来,学校被命名为区花园单位、区财务管理优秀单位、区体育运动先进单位、区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无烟学校、嘉定区健康促进学校、徐行镇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党支部被评为镇一星级党支部,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徐行镇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5届被命名为嘉定区文明单位、嘉定区文明单位标兵、嘉定区先进教工之家和嘉定区卫生先进单位。嘉定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在即,正准备迎接验收。本人在教育局党政大会上被党委点名表扬,学校环境育人工程在嘉定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受点名表扬,述职报告《校长述职报告》。20xx年,学校获区级以上奖22项,教师获区级以上奖25项、学生获区级以上奖55项。

  理念和实践二——和谐校园创建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加快发展的源动力

  校长的人格魅力决定着团队的精神风貌——树立领军人物人格魅力影响团队整体人格塑造的信念,以自己的思想、言论、行动去感染教职工。做教职工的知心朋友,肯为教职工着想,乐为教职工做事。以自身善意的言行和真诚的心灵去温暖感化每一位教职工。 校长的真诚关爱决定着团队的真情付出——以和谐的人性化管理作为工作的理念。特别在教师的办公条件、家事生活、进修学习、餐饮质量、青年教师成长和临时工福利等方面倾注 的心血。例行的年终家访、教职工家庭突发事件的慰问、患病教工的探望、与困难学生的牵手等等行为,是一个了解的过程,温暖的过程,凝聚的过程。

  校长的善待策划决定着团队的凝聚合力——校长只是一个思想者和策划者,一切工作都依赖一线同事的辛勤耕耘。善待教师就是善待教育、善待未来。20xx年在关爱工程上重点动作有:设计建造教工俱乐部以改善教工研讨、休闲活动场所;定制教工校服以活跃教工精神风貌,提升教工师德形象;配备教师“一人一机”和再次更换教师办公桌以提高教师办公效率。深化“绿色通道”内涵,拓展“绿色通道”外延,倡导发起的绿色通道工程被嘉定区委评为“嘉定区精神文明百件好事”。 “考虑在先,考虑细致,考虑周到”是善待和关爱教师的座右铭。 校长的集思广益决定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坚持以身作则,勇做表率。坚持民主办学,民主决策。充分发挥校务会议和教代会的作用。虚心倾听教职工、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意见建议,作风民主。团结班子成员,群策群力研究工作。帮助解决中层干部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勇于承担责任。“向我看齐”既是对团队的要求,又是对自己的约束。基于自身的榜样,学校干部、教师凝聚力强,积极肯干,团结向上,已形成一股较为可喜的教育合力。

  理念和实践三——优质师资建设是打造北部名校的首要武器

  建立教师分层培训规划——校本培训作为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有效载体,已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提出分层培训的概念是基于学校教师结构的特征,是因地制宜、因材培养的有效途径。目前学校正抓紧分步实施。

  强调骨干教师的辐射效应——教师,好教师是铸造学校辉煌的强大资本。我的理念是:第一,骨干教师特别是区级骨干教师是学校的财富,必须首先服务于本校。第二,骨干教师有继续培养的必要,有优胜劣汰的必要。第三,骨干教师应自我奋斗,努力升格。第四,骨干教师必须产生辐射(链动)效应。后三年目标:培养2——4名中学高级教师,增加1——2名区级骨干教师,选送1——2名优秀教师出国培训。 注重新教师的系列培养——对新教师付出 的关爱。缩短新教师的首次培育期,跟踪关注成长期,5年后必须成为成熟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教学骨干。注重横向的交流合作,在校内拜师结对的基础上,聘请城区学校骨干教师担任新教师的指导老师。

  外聘特长教师培育学校特色——培育特色是学校实践公信教育的重要任务。一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二是聘请有特长的退休教师、社会人士、家长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外聘教师。

  理念和实践四—— 教学质量提升是师生和公众的目光聚焦点

  视教学质量为学校的生命——把二期课改的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凸现课改基地的优势,在市和全区范围内展示课改成果。根据教学质量现状,精心准备并组织校务会议和教学工作会议,专题商讨学科教学的发展问题,倾听教师对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对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措施建议。联系优质学校,安排教师取经观摩;组织专题活动,搭建教师施展舞台;邀请专家讲学,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业务指导。年度教学质量有提升趋势。

  视骨干力量为教学核心组织——注重教导处人员、骨干教师、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的威信魅力、业务能力和敬业钻研精神。教学常规管理和流程管理日趋成熟。注重管理的严格和细化,注重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教学评优、骨干教师宣扬和青年教师低评高聘等活动。加强阶段性质量监控,提高行政随堂听评课和调研力度。 视畅通联络为教学过程的纽带和桥梁——注重与分管人员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和对策研究,解决教师在工作中碰到的实际困难。畅通学校与家庭、学校与区教研部门、学校与学校、校长与分管人员、校长与教师的联络和沟通。

  理念和实践五——教育环境改善是优质教育的基础性保障

  因陋就简,综合开发——根据学校现状和财力,注重因陋就简,切合实际,综合开发。充分利用原有资产,包括无形资产,为教育教学服务。同时,学校紧缩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并筹集资金,进行校舍维护、改造,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和教育教学仪器设施的添置。20xx年学校投资约130万元进行校园环境改造、校舍内外整修和教育设施的添置。

  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在协商校舍扩容的基础上,20xx年再次对学校内部设施进行改造和调整。其中主要包括:改造500米下水管道解决排水问题;改造3000平方米道路解决教学活动安全问题;改造1500平方米水泥球场和增设1000平方米景观绿化解决体育活动和校园文化问题;改造1300平方米新校舍解决危房问题;改造150平方米教工俱乐部解决教工教育研讨场所问题;改造150平方米多功能厅解决大型教育活动问题。改造调整后的办公区域、教学区域、活动区域和生活区域总体比较合理。依据人性化管理的办学理念办公区域注重温馨柔和环境区域强调隐性教育生活区域追求舒适人性。

  履行职责争取外援——作为人民代表特别关心教育的财政、师资和生源。呼吁政府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待遇。因地制宜、想方设法改善师生的办公条件、教学环境和用膳环境质量。继续改善校园环境合理规划设计学生活动器械与绿地建设融合的多功能活动区域让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得到知识和美的享受。在办公经费短缺、行政开支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争取外来财物为教育服务。学校教育设施的改善主要依靠区教育局和上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个人努力。

  居安思危冷静反思

  反思

  ——学校整体发展是明显的但缺乏发展的龙头课题支撑系统性、内涵性有待发掘。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明显的但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距离且学科之间不平衡年级之间欠衔接综合素养培养有待深入研究。

  ——学校特色的发掘是明显的但校本课程显粗糙理论研究缺乏可供展示和辐射的`功能有待探讨。

  展望

  风雨同舟肝胆相照全力打造北部名校。

  建立龙头课题深化发展内涵提升办学层次。

  优化师资结构降低教育成本吸纳社会师资实践公信教育。

  恪守事业善待他人兀立人格凸显魅力。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