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9的乘法口诀》 篇15

2024-07-18 来源:欧得旅游网

  教学目标:

  1、在教师帮助下,经历2、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的乘法题。

  2、进一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了解乘法口诀的结构,熟记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计算有关乘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多媒体演示王老师带着4组小朋友(每组4人)去公园的场景。��

  播音:今天的天气真好,一(1)班的王老师要带孩子们去儿童乐园玩。她带了多少个小朋友?

  青青:4+4=8,8+4=12,12+4=16,4+4+4+4就等于16!

  阳阳:我有比你更简单的方法呢!

  青青:我才不信呢!

  2. 谈话:小朋友,阳阳确实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你们想学习吗?��

  揭题:2、3、4的乘法口诀。(板书)

  谈话:走,我们随王老师他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吧!

  二、学习新知

  1. 谈话:随着王老师的一声令下,小朋友都跑到儿童乐园里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去玩了。大家一起随王老师去看看吧。

  2. 学习2的乘法口诀。多媒体演示跷跷板画面。提问: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提问:一个跷跷板坐2人,1个2是几?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还可以怎么列?

  两个跷跷板坐几人?2个2是几,你怎么列乘法算式?

  讲述:1×2=2我们可以编一句口诀:一二得二,会说吗?一二得二表示什么意思?

  那你会根据2×2=4编一句口诀吗?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得出二二得四。

  追问:二二得四表示什么意思?

  表扬:哎呀,小朋友真不简单,讨论一下就编出了这句口诀。看看2×1=□你运用什么口诀?

  谈话:王老师看你们这么聪明,想考考你们啦!投影显示下列画面:

  3. 学习3的乘法口诀。

  谈话:走,我们和王老师一起去别的地方看看。

  多媒体演示小朋友荡秋千的场景。

  提问: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图上共有几个秋千?每个秋千上坐几个人?你还想到什么问题?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谈话:1个秋千坐3人,1个3人是几人?怎么列乘法算式?2个3、3个3呢?

  你有什么好方法一下子就能记住1×3=3,2×3=6,3×3=9?告诉别的小朋友好不好?

  引导小朋友说出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谈话:你们又学会了3的乘法口诀,真了不起。想一想,3×1=□,3×2=□,用什么口诀?

  王老师不相信你们这么快就学会了这么多口诀,我们展示给她看看,看谁答得快。

  1×2=□ 2×3=□ 3×3=□

  3×1=□ 3×2=□ 3×3=□

  2×2=□

  过渡:王老师真是服了你们了,看,她竖起大拇指夸你们呢!

  4. 学习4的乘法口诀。

  王老师班上的小朋友知道你们这么聪明可爱,都来邀请你们呢。��

  多媒体演示小朋友乘小火车的场景。

  谈话:这么多小朋友来请我们,真热情,小火车上到底有多少人,我们来画张表算一算。

  车厢的个数 1 2 3 4

  人 数 4 8 12 16

  谈话:数一数,1个车厢有几人?2个车厢有几人?怎么知道的?3个车厢、4个车厢呢?

  看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会列什么乘法算式,会说什么口诀?试一试!

  讨论交流得出:

  1×4=4 一四得四

  2×4=8 二四得八

  3×4=12 三四十二

  4×4=16 四四十六

  小结:积是十几时中间的“得”就可以去掉。

  谈话:16名小朋友邀请我们,我们用乘法口诀计算下面的题,给他们看看好不好?

  4×1=□ 4×2=□ 4×3=□ 4×4=□

  5. 学习1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自己填写1×1=□,并编出口诀。

  三、巩固练习

  1. “想想做做”第1题。

  教师读题,明确题目要求:①看算式摆小棒;②把算式填写完整;③把口诀填完整。

  学生独立作业。

  同桌互相检查摆小棒和填写的情况。

  2. “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检查。

  3. “想想做做”第3题。

  每人写几张乘法卡片,然后同桌两人一人出卡片,一人说得数和口诀。

  4. “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一些青蛙在练习跳伞,如果落在合适的草地上,就平安无事,如果落错了就可能摔伤。小青蛙们不了解每道乘法算式该用哪句口诀,想请你们帮忙,你们乐意吗?请你们把青蛙和草地画线连起来。要细心呀,如果连错了,就可能摔伤青蛙。

  学生独立作业后,同桌互相检查,并反馈作业情况。

  四、课外延伸

  谈话:回家请爸爸妈妈做卡片,卡片上的内容为2、3、4的乘法,做好后请爸爸妈妈考考你学得怎样。

  课前思考1:

  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这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安排了三道例题,在教学"一二得二"口诀时,教师帮助学生编,并帮助学生懂得这句口诀的意思;当教学"二二得四"和3、4的乘法口诀时,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尽量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本课时用游戏的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合作、交流,能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完成学习任务。

  课前思考2:

  教学时,我们不能把现成的口诀教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参与到编口诀的过程中,亲身经历编口诀的方法,了解乘法的来源和意义。就像本课时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来编出朗朗上口的口诀,学生觉得既有趣,又方便。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有趣的情境开展教学,那么学生更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课前思考3:

  在教学时,孩子要结合学生过去的知识,即加法和乘法的关系,让学生从几个几、连加的基础上自己想出口决,即让学生经历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索的过程,让乘法口决成为探究的结果。基本过程:看图写出乘法算式,联系加法写出积,自己总结口诀。

  本课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基础课,但让学生理解并不难,关键看老师怎样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后反思1:

  1、学生能根据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及时地进入学习状态,发现和归纳出图中一些重要信息。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根据从图中找到的“几个几”,列出乘法算式并根据算式编出1-4的乘法口诀。

  3、在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对一些乘法口诀能解决两个乘法算式不是特别理解,教师要加以引导,如1乘4和4乘1都可以用口诀“一四得四”解答。

  4、除了要让学生学会自主编制口诀,我们还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有规律的记忆口诀。

  课后反思2: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加法及乘法算式并根据加法的和推出乘积,老师这时引导学生为了方便计算,人们就编出一些口诀来直接得出积来,这时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进行编口诀。

  教学2-4的乘法口诀后,让学生看看教科书,用每一句口诀对照相应的图及两个乘法算式,再说一说每句口诀所表示的意思。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乘法含义和乘法口诀的理解,防止出现2×1=2用口诀“二一得二”这种现象。

  在自编口诀时出现三四得十二的情况,经过讲明当积是十几时,中间的“得”就可以去掉,当自编口诀四四十六这句时就没出现这种情况。

  作业中发现有些学生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口诀,只是死记,这样容易出错。另一个出现的问题是书写格式有错如(3)四十二等需要老师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

  课后反思3:

  1. 紧扣教科书,循序渐进。教学“一二得二”这句口诀教师帮助学生编,并帮助学生懂得这句口诀的意思,当教学“二二得四”和3、4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尽量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2.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编口诀的过程中注意把乘法口诀与乘法意义有机地联系起来,认识口诀的结构,领会编口诀的方法。这些思想方法,不论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还是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

  3. 这篇设计用情境引入,用游戏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合作、交流,能使儿童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上课时间:9月6日

  1、利用旧知识进行探究,让学生通过加法来解答,最后探索出乘法口诀。

  2、重点直到2的乘法口诀,3、4的乘法口诀放手让孩子进行自主学习,最后开展讨论。

  3、注意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知识的理解,同时积极开展课堂评价,激励孩子,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