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如何写好“文化作文”
“文化作文”是一种扎根于文化土壤,让作者在几千年文化长河中汲取营养,使作文鲜花散发出文化芳香,极度充满文化内涵的文章。这类作文至使至终流淌着一种文化况味,最终以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取胜。虽然高中学生写这类文章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增加自身文化积淀,亦是容易写出上等佳品来的。
这类文章在构思上思路要开阔,要把写作话题放在一个广阔深厚的文化背景上去审视、去思考,利用发散性思维去审视话题,打破常规性作文思维模式,或以文化的眼光去打量事物,或以文化的心态去叙述、议论社会之哲理,或以对文化的理解角度去批判时代的假丑恶,表现真善美,或以历史文化名人言论、事迹去彰显作者文化积淀等等。在具体写法上,写作者需要用文化的材料去表现话题,文化的思辨去挖掘话题,用文化的品味去提升话题。
具体地说,写作这类作文的方法很多,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写“文化作文”的方法以飨读者。
一是诗词佳句引用法。这种方法就是直接引用或化用古典、现代诗词佳句于文章之中,给人以厚重的诗香氛围。这种方法可用于文章开头点题和结尾深化文章主旨或收束全篇,亦可成为文章标题,作为文章点缀。例如,一学生在写作《琵琶行之父母有情》一文时,引用《琵琶行》中“未成曲调先有情”、“大珠小珠落玉盘”、“此时无声胜有声”三个诗句作为文章小标题,巧妙地把从小到大父母对他的关爱和教育的事件串联起来,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诗词佳句的引用除可以用来作为文章点缀之外,还可运用它来嫁接行文或间接化用。《放弃有时也是一种美》的作者就借助古典诗词包装自己的思想,显得独树一帜。他在文中这样写道:“伴着你,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缀了朦胧的南山,龚自珍的片片落红幻化成软软的春泥,晏殊的独自徘徊落寞了曲径通幽,温庭筠的脉脉斜晖笼罩了悠悠碧水……”。像这样引用诗词佳句入文增强文章文采,给文章襟边插上一朵底蕴丰厚的小花,或让诗词佳句联合成诗句方阵,散发出古文化的浓郁芬芳,可以让读者迈进诗词的殿堂去接受熏陶和感染。
二是文化审视法。运用这种方法作文,写作者需要有大量的文化积淀,而最关键、最主要的还要有文化的眼光、文化的精神和文化的品味,懂得如何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话题。天命在写《黄河颂》一文时,把文章放在中华五千年文化长河中去汲取养料,浓墨重彩大书特书五千年辉煌文明,以“遥想禹凿龙门,万民挥镐,招喀刺昆仑之融雪,引湟渭汾洛之清澜,使九曲回还,远上白云,瀑落蓬莱。润千塬之神土,纳百川之流泉。一河横空,哺育万类,自是桑麻翠苑,黍粟有继,藏驼回羊腾欢,蒙马汉牛旺健。五千年文化传袭,炎黄子孙唯母亲河是称无以感戴……”开篇,视野开阔,气势磅礴,给读者一种强有力的心灵震撼。
三是故事新编法。这种方法是借助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故事,结合时代内容对古典文学故事进行化用或改编,利用“旧瓶装新酒”,增加一些文化分量。一学生以“发展”为题作文,巧妙利用《西游记》中的故事,通过充分想象,结合时代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改编,大胆设想唐僧取经回来到人间创业,但他由于因循守旧,最终导致企业破产。作者通过改编故事,揭示了“不能与时俱进就不能发展”这一主题,真可谓巧妙之极。
四是情景再现法。写作时通过设置一定情景、场景、人物、情节等,或艺术地再现历史人物某一时刻的细腻心理与行为,或磅礴地描写伟大人物某一历史性的壮丽场景,或刻画名著中某一文学形象的某一事件,或诗意地再创造古典诗词意境等等,借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对生命律动的震颤,对社会哲理之顿悟。一高二学生在以“倾听”为话题作文时,以《弦断有我听》为题,选取了岳飞、李清照、谭嗣同三位历史人物为写作对象,再现他们或为民忧,或为国死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机地串联起来,结合时代内容和自己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生活的体察和对人生的感悟,表达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感慨和立志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显然,像这样进行简单雕琢,与空谈理想之类的文章相比,立意要高远得多,同时也要耐读得多。
写好“文化作文”除借用上面叙述的几种方法外,还可采用文言仿篇法、典型人物法、历史掌故法等等,在此就不再赘述。
总而言之,要写好“文化作文”,作者除需不断积累一些写作技巧外,还必须有大量的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方能让大气磅礴的气势沉积于心间,流淌于笔端,让大量的历史人物、文学形象、历史事件跃然于纸上,走进读者心灵,以震撼其生命,让读者在与之灵魂碰撞之间感悟到厚重的文化内涵和作者的文化品味,这样文章方能散发出浓郁的文化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