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转变作风心得体会

2020-05-08 来源:欧得旅游网

  在我县开展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以来,在走村入户的这三个个月来,紧张、辛苦、忙碌。闲下来时突然问自己:辛苦吗?是的,与安逸的机关工作相比,的确很苦、很累。然而静心思量,作为基层干部的我,深入群众,感悟基层,又觉苦中含甜、累中有乐。

  打铁还需自身硬。基层,是增长知识的课堂,也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针对村队村民文化水平不高,要把党的政策、惠民政策以及党代会精神向村民宣讲,要想让他们愿意去听,去接受,对他们进行照本宣科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自己把各种文件精神吃透,然后通过通俗易懂、对比算账的方式向村民宣传讲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我们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对群众生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验,才能弥补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才干,才能使我们工作作风在一线转变,有效方法在一线寻找,实际困难在一线解决。

  带着感情下基层。与群众打交道,往往最容易触动心灵。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在走访困难村民时意识到自己责任与心理触动,看到依旧住在透风漏雨的土坯房里的老人乞求眼神、看到因拿不出医疗费致使永远站不起来年青人伸出无助的双手、看到因迟迟拿不到贷款在信用社门口焦急地面孔……虽然在基层工作已经两年了,但是这次入如户走访看到这些贫困村民的生活条件,我的心理阵阵刺痛和难受,他们需要的帮助还很多,我们肩负的责任还很重。他们那份对生活的乐观、对明天的期望、对未来的向往,他们朴实无华、辛勤劳动的精神,言语举止之间都深深感动着我,也让我再次深刻的意识到多贴近群众,将“心”真正沉入村里,将“情”真正烙在村民身上,村民也将我们看作亲人,敞开心扉,会掏出“心窝子”将家里的困难和对政策的建议如实反映。群众利益无小事,一些事情干部看来是小事,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却是大事,甚至是生活的全部。群众反映的事,有些是共性的事、是涉及党委政府工作的事;有些是个性的事、是个别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事。这些都是群众息息相关,看起来不大,却事关老百姓生活的全部。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正确看待老百姓的这些“小事”,不要因为事小而不为,要视为大事而为之,群众就是从一件一件小事、实事、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中来评价我们工作。

  养成经常下基层的习惯。在机关工作久了就会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比较僵化,认识也容易退化。基层就是一个加油站,应当多走走,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那是最根本的政策依据所在。不管是从未在基层工作过或是发迹于基层而忘却基层的,都应该养成深入基层的习惯。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向群众学吃苦耐劳,这种机会比较难得,要好好把握。我在村参加劳动时,村民执意不肯给我们工具,善意劝导我们做做样子就行了。那一刻,内心真的有种刺痛的感觉,不是因为村民的纯善,而是因为干部的责任。我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进行认真地对照检查,尽心尽力地把工作做好,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计较个人得失。农村繁杂的事情,可以使本人正确地面对一切得与失,宠辱皆忘,能够锻炼和提高一个人的政治和党性修养。以平常心正视和克服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的要求上来,去干好自己份内的本职工作,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勤于工作、善于落实,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诱惑,切实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把气力用在落实上,把工作一个一个抓实,把事情一件一件办好!整体工作上水平。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些励志名句蕴含的真谛,就是坚持。我们只要坚持在村队做好每一件事情,天天都能把每一件事情做好,群众只要能认可,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再长的路,也能走完!让群众真心的说一声现在的干部作风真不错,我就知足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