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研究》
《适合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鄂州市实验幼儿园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课题概念界定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我园的积极尝试述评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口号,随后教师专业化运动在欧美形成热潮。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不在于在教学领域中增加什么新的知识或形成什么新型的教师,而在与教师教育中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自20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我国教育界对教师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董奇主持的“学习与心理健康促进工程”研究在教师培训时发现,通过各种学习与培训,广大教师在观念上已有很大变化,但教育行为的转变却相对滞后,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教师发展的瓶颈。
我园是一所省级示范园,具有65年的建园历史,有一批经验丰富年龄老化的教师,但更多的是近两年加入的年轻教师,为了改变目前在参与“走出去”的教师培训中,抽象理论讲得过多,而案例分析、实践训练过少的状况,我园近几年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也进行了一些思考与行动。如,“今天我主讲”的互学培训形式,就大大提高了我园教师主动成长的积极性。
3.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一书中提出: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学前教育发展不仅需要建设一批坚实安全的幼儿园,更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幼儿园教师队伍。要实现“基本普及”的战略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热切需求,不仅仅意味着入园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而其中的关键与核心便是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
教师职业成为专门职业,是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所追求的方向。它既是教师群体为之努力和奋斗的过程,也是每一位新教师自身自主的追求。它是教师在自身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教育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实现专业自主、不断提高专业素质,继而成为一名好教师的过程。
目前,我市城乡掀起大建幼儿园热潮,优秀的幼儿教师资源缺乏,严重制约了幼儿园的整体发展,我园也不例外,要想长远科学发展,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二、课题理论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
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都有具体的目标。《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既是国家对教师队伍重要性的确认,也是国家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追求。
2.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3.高美霞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丛书——爬上豆蔓看自己》一书中关于自我成长的论述:思想的成熟有一个过程,一是生活中的自然人,二是边生活边思索的人,三是思索过后的自然人。人们常常满足于一刹那的感悟,却不知道教育的顿悟价值在于日复一日的运用;教育不是一个偶尔的灵感顿生而成的论文,教育是一种行为日复一日的坚持。生活着、思考着,将思考融化成自己的内质,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然后成为思索以后的自然人。
三、研究目标
探讨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激发教师主动参与、自主发展的方式方法,使95%以上的教师通过本课题研究,达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形成我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操作性手册。
四、研究内容
1.激发幼儿教师主动参与专业化成长的方法研究;
2.探究在网络大数据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研究;
3.物化指导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研究。
五、研究假设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在课题研究前后的专业成长、教育行为、教研能力有显著提升;让参与研究的教师从观念到行为上确立自我主动成长的思想,自主性和主体性都得到了发展,成为强有力的高效幼儿园教育管理的执行者。
六、创新之处
物化指导教师专业发展过程
七、研究思路
1.调查我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2.引导教师认同发现自己的优势,了解自身的不足。
3.参与课题研究,做好职业规划。
4.从理念到行为,达到不断自我更新的成效。
5.研究创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物化手段。
八、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定期进行研究计划的制定,修正,定期收集“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反馈信息,并进行分析、诊断,评价,为下阶段研究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2.现场研究法: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公开课等教科研活动的观摩与交流,结合现场实践进行现场评价。“预设”和 “生成”新的教师发展研究内容,达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推广理论。
3.调查分析法:采取座谈,问卷,检查评估等方式,对我园网络大数据教育信息的自我学习使用率,进行比较并科学分析,得出结论指导实验工作。
4.经验总结法:要求参与研究的教师每学期、每年度对自我专业成长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概括总结,形成本园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特色。
5.文献法:广泛查阅幼儿教师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查阅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6.案例研究法:选取不同年龄段教师进行个案分析,寻找教师专业发展共性特点,以便选择物化的不同手段和方法。
九、技术路线
课题实施技术路线
1.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图
主持人:***
(幼儿园书记、园长)
专家顾问:***
(市继续教育中心主任 研究团队分组负责人:
*** *** ***
资料小组;
*** *** ***
网络信息技术小组:
*** *** ***
2.课题研究线路图
前期准备
省幼教特级教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研究人员培训
3.查阅文献
4.制定研究方案,完成研究方案
具体研究
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
2.分阶段总结反馈
3.汇集资料
研究结题
1.撰写研究课题报告
2.形成研究成果
十、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7年6月——2017年12月)
1.制定计划、查阅文献资料;
2.确定实验对象,组织学习研究方案;
3.进行调查问卷;
4.请专家来园指导分析问卷结果,制定下阶段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验阶段(2018年元月——2019年12月)
将课题研究贯穿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与园本教研活动有机结合。
1.激发幼儿教师主动参与专业化成长的方法研究;
2.探究在网络大数据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研究;
3.物化指导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研究。
第三阶段:课题结题阶段(2020年元月——2020年5月)
1.全面收集、整理各类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与结题报告。
2.汇编论文集、活动方案集、软件作品集。
3.制作实例DVD光盘。
4.请专家评审结题。
*******幼儿园课题研究小组
二○一七年六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