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电路出故障了

2023-04-21 来源:欧得旅游网


電路出故障了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知道利用電來點亮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通道)。

2.知道電路出故障了,電流就會中斷。

過程與方法:

1.會製作一個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故障。

2.應用電路檢測器檢測並排除電路中的故障。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尊重他人意見,敢於提出不同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的精神。

教學重點

用一種新的方法來檢測電路——做一個“電路檢測器”,體驗科學的檢測手段將使我們更為迅速地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應用電路檢測器檢測並排除電路中的故障。

教學準備

每組2-3個小燈泡、導線若干、電池、電池盒、小燈座、壞的小燈泡、沒有剝皮的導線、廢電池、形成斷路的電池盒、一套做電路檢測器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觀察導入:

1.出示一個能使小燈泡發光的串聯電路,讓學生畫出簡單的電路圖,並說一說電流是怎樣流動的。

2.說明:小燈泡發光是因為在這個電路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回路。(板書:回路)

3.提供一個出了故障的電路,並提出問題:小燈泡為什麼不亮了?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動。(建議:教師可準備多個好的和壞了的小燈泡,有電的和沒電的電池等材料。)

二、什麼地方出故障了?

1.首先可以引導學生檢查連接的方法,結合前面的學習,排除連接方法上的問題。

2.引出新的問題:為什麼連接方法正確而小燈泡卻不亮呢?引導學生來整理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各種原因。

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原因

1. 小燈泡壞了;

2. 燈座松了,沒有連上;

3.

4.

(說明:這是發掘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過程。要給他們一定的時間,盡可能多地分析電路出故障的可能,並做好記錄。)

三、做個電路檢測器:

1.討論,用什麼辦法來檢測有故障的電路?

一般有下面幾種方法:

①檢查法:檢查電路中的連接是否完好。(電池盒兩端彈簧夾上的導線有沒有夾緊;電池是否放好了;小燈泡擰緊了嗎……)

②替換法:用另外的燈泡、電池、導線等來替換電路中的材料,看看小燈泡是否能亮。

2.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按教科書中的提示做一個電路檢測器。(電路檢測器做法:把上

節課連接過的簡單電路中的小燈座上的一根導線頭拆下來,另外再連上一根導線,這就是我們的電路檢測器。)

3.做好電路檢測器後,試試靈不靈。

4.根據教材10面的插圖講解檢測電路和檢測電路中各個部分(小燈泡、導線)的方法。(把故障電路的某一部分電路或某一個元件連到電路檢測器的兩個導線頭之間,如果小燈泡亮了,就說明這部分電路或這個元件是暢通的、沒有故障的,否則就證明這部分電路或這個元件不暢通、有故障。)

5.檢測器檢測電路故障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在檢測電路時,應先把故障電路中的電池從電池盒中取出;

(2)檢測故障電路中的電池是否有電,應採用取出電路檢測器的電池盒中的電池,將故障電路中的電池放在電路檢測器的電池盒裡,看看小燈泡會不會亮。

6.制定檢測計畫。提醒學生用電路檢測器查找故障產生的原因,要邊檢查邊做記錄;最後數一數電路中一共有幾個地方出故障了。

7.利用排除法進行測試,找出故障的原因,要讓學生再試一次,使小燈泡重新亮起來。分組彙報。

8.強調安全事項。

電路檢測器只能在實驗室裡檢測簡單電路,不能用來檢測220V的電路。

9.拓展:還有其他方法查找電路中的故障嗎?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