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DOC】供用电技术专业(电气化铁道技术方向)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2021-09-27 来源:欧得旅游网
附件1:

供用电技术专业(电气化铁道技术方向)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自评一览表

一级二级三级指标 指标 指标 自 评 项 目 内 涵 1.本专业及专业实训基地立足于服务广东省,辐射华南及港澳地区的轨道交通等行业,主要面向轨道交通行业电力技术专业群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学历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招生人数2005年228人、2006年125人,2007年551人,现有在校生达到904人,2008年将突破1000人。 服务对象 4分 自评得分 2.面向成人学历教育近三年的招生人数为:2005年20人、2006年36人、2007年319人,共计375人。 3.面向社会(农村富余人员、下岗职工转岗、复退军人转业等)转岗就业培训。2006至2007两年共为农民工及下岗职业培训人数为150人次。2007年接收铁道部复退军人转业培训人数为350人。 4.面向企业职工培训,为企业在职职工提供岗前培训、在岗技术培训、继续教育等。面向企业及轨道交通行业的职业资格证考证培训。本基地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深圳地铁等企业长期开办高级工、4 项目建设 社会环境 需求 35分 10分 技师培训及技能鉴定工作。每年各类培训累计超过600人次。 1.我院是目前华南地区唯一开办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的院校,至2010年广东省内规划新增铁路近2496公里(以上公里数来自各铁路公司的规划),折算管理公里数7488公里,按每公里所需人员定额(0.54人/公里)计算,未来三年对本专业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人才至少4043人;另外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企业众多,地方需求 电力企业快速发展对供用电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也非常大,每2分 2 年的需求量至少也在1000人以上;两项合计超过5000人。 2.各轨道交通企业近两年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深圳地铁2006年“订单”预订我院2009年本专业毕业生超过30%;广州地铁、广铁集团、香港地铁已经和我院接洽,明确表示对2009~2010年本专业毕业生有较大数量的用人意向。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紧贴轨道交通行业,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就业职业能力,要求学生考取两个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导向 能力。 4分 3 1.毕业生近几年就业率情况如下:2005年为98.66%;2006年为98%;2007年初次就业率为83.67%,预计总就业率达到98%。 2.本专业是轨道交通行业的特有专业,专业针对性强,每年的招生人数均是经过详尽的市场需求调查确定的,专业就业对口率高。专业对口率情况:2005年为90%;2006年为93%;2007年为95%。 广州市政府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工作,在2007年8月31日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穗字〔2007〕4号)及《关于印发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通知》(穗府〔2007〕33号)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市属高等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和办学规模,形成专业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确保达到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合格要求”;同时,明确要求“易地建设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广州工业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市属有关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同时,政策将其建设成为工业交通运输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支持 广州市委、市政府在创新办学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对职业教4分 4 育予以重点考虑、重点安排,要求市财政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要逐年增长,从2007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在城市设施配套建设费返还用于教育的资金中,保障措施 10分 职业技术教育所占比例到2010年要达到50%以上。 广州市对我院的建设发展给予了重点的扶持,2007年明确要求我院抓紧新校区规划的选址和落实,立足办成工业交通运输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并在2009年接受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学院“十一五”规划中制定了本专业及基地的详细发展规划,供用电技术专业是学院的第一批重点建设专业,基地建设得到了学院专项经费的重点支持。 我院是广州市直属的公办高职院校,财务状况良好,办学经费有强有力的保障。 1.政府专项支持:2005~2007年,原行业主管部门广州铁路集经费保障 6分 团公司和广州市政府对学院的经费投入分别为3710万元、5658万元、7753万元。广州市财政从2005年到2007年对学院专项经费投入分别是420万元、946万元、4484万元。其中本专业获得专项资金200余万元。 2.学院配套专项投入:2005年到2007年学院为本专业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训基地等项目投入100余万元;为本专业接触网实训中心已投入120万元;共计220余万元。 6 3.企业支持:与企业共建实训室是本基地多渠道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现已与中铁建电气化局签订共建实训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协议的第一期70余万元实训设备已经到位。 建筑面积 2分 学院占地面积104782平方米。 2 学校校舍基本 面积 情况 2分 7分 建筑面积81051万平方米。 2 在校生 规模3分 全日制高职在校生5099名。 3 1.规章制度健全 学院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在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师资管理、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六个方面制定了44个文件。学院不断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充实和完善,努力做到管理制度与时俱进。 2.规章制度执行严谨 学院认真执行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各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一是通过学期初、期中、期末和日常教学检查及抽查听课等学校管理 制度 8分 活动,检查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二是教务处、系部认真管理履行职责,督促教学和管理人员认真按章办事;三是强化对教学管制度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控与反馈,对于违反教学纪律的教师和管4分 4 理人员,各部门坚决按《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规定(暂行)》进行严肃处理,及时通报。 3.采用现代管理技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随着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院利用信息技术代替传统教学管理办公模式,以校园网为平台,建立了全天候、开放式、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为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交流提供了一个高效快捷的信息平台,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 4.学院实行全员聘用制、岗位工资制,建立了良性激励机制 学院根据上级精神在2007年7月完成了全员聘用制;按照国家及广州市关于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有关规定,全员的工资及津贴实行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换。为了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制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研、科研奖励办法》等办法,2006年教科研专项奖励近20万元。 5.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内在要求,积极探索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的改革 学院积极探索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制定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院内津贴分配暂行办法》等制度,实施了人事分配及管理制度改革。目前正在制订二级预算管理及职效考核的新方案。 1.教务处是学院实践教学的归口管理机构,设有实践教学管理岗位,选配有专业背景、教学经验丰富、计算机水平高的教师任专职实践教学管理人员,负责统筹管理、协调实践教学工作及质量监控。系、实训中心组织实践教学实施。各实验(实训)室均配有专职实验实训教师。形成了院-系-室三级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从组织上保障了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2.学院非常重视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了《学,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实施双导师制度:专实践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企业委派业务骨干作为教学业教研室委派实习指导教师(1名/30人),确保校企共同完成对学生的管理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1名/20人)4分 4 教育管理、技能指导及上岗考核工作。 3.学院非常重视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制定了《实践教学管理规定》对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考核、质量监控等多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保证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得到提高和锻炼。 4.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涵盖了实验(训)、校内外实习、顶岗实习、技能鉴定、质量监控、实践教学档案管理等教学与管理工作,使实践教学工作有章可循、责任到人、管理到位,确保了学院的正常教学秩序。 专业及实训基地情况 20分 1.本专业自1975起开办,1975年-1996年期间面向全国招生,专业建设基本情况5分 主要进行中等学历教育和员工培训。 2.1996年9月,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以我院铁道供电专业为试点开办首届大专层次的(半脱产)教学班,自此,本专业一直开办至今;1999年9月,由广东省批准招收新机制大专学生,本专业被我院首先确定为主干专业。自2002年至2007年已毕业学历教育学生累计达到1238人。 3.1999年,本专业被评为铁道部优秀专业;2006年,供用电技3 专业基本 情况7分 术专业(电气化铁道技术方向)被确定为首批院级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建设,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本专业教师近5年来在各类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45篇,其中核心刊物12 篇;主编、参编教材11种;在研省、市和院级等类教科研项目共10项,2007年本专业教师何发武、王亚妮等主持的课题获得广州市第六届教学成果三等奖;目前本专业已经建成院级精品课程二门,网络课程多门;学院院长刘国生教授主持的项目,获得省级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 学历教育 学生数 2分 招生人数2005年228人(含应届初(高)中毕业学历教育,2006年125人,2007年551人,现有在校生达到904人 2 1.本专业利用学院10kV配电所开发了“变电所及维修电工”顶岗实训基地,学生以勤工俭学的方式直接参与配电所的值班管理,直接以实习电工的身份参加学院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此实训项目校内基地条件场地及实条件 施 10分 5分 的开发与实践,实现了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本专业学生近几年参加“中铁建电气化局”、“深圳地铁”、“广州地铁”、“广交会”等校外顶岗实训基地的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学院现有多媒体教学系统,现有多媒体教室52个,座位5922个,各主要专业课及实操演练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学院为所有教师配备手提电脑,教师授课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做”教学方法的改革。 3.学院扩建机房并建立电气CAD、单片机实训及仿真系统各2套。本专业建立了5个实训中心,其中学院10kV配电所、电力牵引供电系统仿真实训中心、接触网实训中心是具有真实职业氛围、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总面积1260平方米。 5 现有设备条件 实训室名称 价值(万元) 198 54.46 312 120 684.46 实训场地面积(m2) 露天实训基地 600 220 330 110 1260 接触网实训中心(一期)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仿真实训中心(一期) 实用电工技术实训中心(一、二期) 智能控制实训中心(一期) 合 计 设备条件 3分 3 本基地建成后包括五个实训中心:电力牵引供电系统仿真实训中心、接触网实训中心、高电压设备测试中心、实用电工技术实训中心、智能控制实训中心。本基地原有设备合计200余万元,2005年1月~2007年11月已投入设备420余万元,现有设备684.46万元,实训场地总面积1260m2。 利用情况 2分 1.实训(实验)开出率达到100%,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高,使用效果好。 2.自2005起学院每年投入经费35万元,用于本实训基地的设备维护与耗材购置费用,设施经费投入有保证,设备维护、材料损耗经费补充有保障。 1.我校与行业紧密结合,与中铁建电气化局、广州白云电器等企2 校外校外基地基地条件条件及实及实施 3分 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江村变电站、深圳地铁、广州地铁、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供电段、广州供电局罗涌围变电站、广交会、立诚电子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建立稳定和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我院与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共同建立了专业实践教学教研室。 2.中铁建电气化局、深圳地铁、广州地铁、广铁集团广州供电段、广交会、立诚电子有限公司接受我校学生顶岗实习超过半年,全面开展教学与实践合作,能够保证学生半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的需要。 3 施 3分 专业教学团队情况 10分 教学1.本专业专任教师共10名,专业带头人1名,专业专任骨干教团队 教学师4名; 结构团队 4分 2.本专业分别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单位与素结构 聘请了11名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专兼质 8分 4 职教师比例达到1:1.1;专任教师中有双师素质教师9名,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达到90%;专兼职教师有副教授6名、高级工程 师2名,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占本专业教师数的38%;实习指导教师中有工程师1名,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分别为4、2、1名,高级工以上的比例为100%。 1.本专业带头人王亚妮副教授,1989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铁道电气化专业,是学院电气系系副主任,是全国铁路高职高专供电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在本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学术威望。王亚妮从事本专业教学有18年,在广州供电段挂职(工程师)工作3年,主讲过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变配电技术》、《牵引变电所》、《地铁变电所》和《继电保护》等,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主持编写过《变配电技术》等多部本专业教材,对“铁道电气化”、“变电所远程监控及综合自动化技术”有较深入的研究,近2年公开发表了本专业论文近10篇。 教学2.本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教学水平高,团队 能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近5年来在各类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45素质篇,其中核心刊物12 篇;正式出版的主编、参编教材11种,正在与水编写的教材10余种;在研省、市和院级等类教科研项目10余项。平 4分 4 2007年本专业教师何发武、王亚妮等主持的课题获得广州市第六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3.本专业学生在今年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获二等奖,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作品大赛获二等奖;广东省“高校杯”软件设计比赛获一等奖。 4.本专业专任教师有计划地到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单位开展教研教改和社会实践;积极和香港地铁、香港九广铁路等进行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交流。 5.向企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11名担任兼职教师,同时用优惠政策吸引高水平教师2名到校任教;已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良好机制。 教学教学团队 团队 2分 2分 1.制订了“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学院制定了《2006~2010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本专业制定了《五2 ,计划在五年内通过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建设建设年师资队伍建设推进计划》方式将本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3(高)2(师)1(有)”优秀团队,“321”的含义是:3高,高学历(博士1名、硕士50%以上)、高职称(正教授1名、高级职称50%以上)、高水平(论文、教材和科研水平居国内本专业高职层次前列);2师,“双师”素质100%、“双师”结构50%以上(有企业工作背景的工程师及技师占50%以上);1有,五年内获取省级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 2.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培训 学院重视对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的培养,主要的途径有: ①要求教师定期(每两年三个月)到企业参加实践性质的顶岗工作;②鼓励教师参加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培训;③支持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培训,考取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达到“双师”素质要求;④利用院内教学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学习;⑤支持教师进行学历(位)进修,对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进行奖励。在这些政策的激励下,教师的学习兴趣大增,工作学习经历更加丰富了。 3.本专业在教学团队建设中,特别注重鼓励教师与企业进行多方面的技术合作,专业带头人王亚妮是企业长期聘任的技术指导,多次参加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技术项目成果鉴定会议;陈继杰是粤电集团的设备评标专家;黄鉴标是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接触网技能鉴定专家;何发武具备软件开发技术,是南方人才市场和广州市医保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者。本专业100%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 1.本专业近10年来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为轨道交通行业输送人才。自2006年开始,为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开展了“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由企业课程、学校课程人才专业教学 改革 25分 和社会课程构成三元制课程体系,特别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人才培养 模式 6分 培养 模式与课 程改革 15分 养,其中企业课程和社会课程(占35%)由企业提出要求,在企业和学校课堂外实施完成。 2.“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依靠企业课程、学校课程和社会课程组成三元制课程体系推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为确保培养效果,采取如下措施: (1)订立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三个以上企业课程基地; (2)顶岗实习中配备校企双方导师,实行工作过程师徒制; (3)以核心技能课程为突破,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 6 3.按照“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学生必须完成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比例达到100%。为确保顶岗实习取得理想的效果,顶岗按“递进式”教育规律安排在三个阶段完成:①学生在第一学年中取得电工上岗证后参加“广交会”的电工顶岗实习1个月;②学生在第二学年中以勤工俭学的方式直接参与配电所的值班管理,完成变电所顶岗实习1个月;③学生在第三学年到订单企业完成4个月的顶岗实习。每个阶段有计划、有过程管理、有严格的考核。 1.“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深化课程改革,课程内容能体现工学结合“深度融合”,在“变配电技术”、“接触网”等专业核心课程采用了“工作页”和“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 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 4分 法; 2.“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企业课程、学校课程和社会课程三元之间的关系,以学生为本位,利用企业课程和社会课程突出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以能力为核心,在学校课程中突出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变配电技术”、“接触网”等专业核心课程体现了与职业资格(中、高)等级鉴定结合。 3.学院为每位教师配置了手提电脑,每一个教室和实训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100%课程已实施信息化教学手段,“变配电技术”、“接触网”等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专业课程全部设置理论和实践两个考核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特点。 1.学院铁道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经原劳动部同意(劳部发[1996]578号文),铁道部于1997年批准设立(铁劳函[1997]85号文)学院铁道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4 职业资格鉴定2分 能鉴定站,本站可开展28个工种的技能鉴定,是广东省目前唯一具有铁道行业特有工种鉴定权的高职学院,与本专业相关的工种有:接触网工、轨道电工、机车电工、车辆电工等。 2.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于2000年批准设立的(粤劳社函[2000]169号文,机构编号19001024号),鉴定所已设立了29个(类)通用工种的技能鉴定,与专业相关的工种有:维修电工、继电保护工、变压器检修工、变电站值班员、2 电气值班员、送电线路工、配电线路工、电力电缆工等。 3.本专业学生实行职业资格“双证制”,即获取通用工种“维修电工中级证”,和铁道行业特有工种“接触网工中级证”,获证率达到95%。 1.本专业素质课程选用教育部推荐的高职优秀教材,专业课选用铁道行业统编的高职教材; 2.本专业教师共主编、参编本专业正式出版的教材11种:《变教材建设 3分 配电技术》、《配电线路及动力与照明》、《牵引变电所》、《接触网工》、《电气化铁道供变电技术(一次系统)》、《可编程控制器》、《配电线路》、《供电管理》、《电子技术与应用》、《电工基础》、《电工测量》、《微机远动技术》、《电力牵引供变电技术》、《退伍军人电力培训教材》、《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人员必备知识系列教材水电管理》等;编写了体现工学结合“深度融合”的讲义《接触网》和《变配电技术》,使用效果良好。 1.成立了以企业为主导作用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本专业建立了由轨道交通、电力技术行业的专家和学院有关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由7名专家(企业专家5名)组成,其中委员会会主任由企业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已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每年召开专题会议,共同研讨专业培养方案,定期为专业发展把脉,使专业发展能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群的需要。 2.企业与本专业共建实训基地 3 企业与企业共建实训室是本基地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也是本基地实多方参与 现资源共享的方式之一,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合作 专业得到企业的欢迎和支持。本专业现已与中铁建电气化局签订共建实10分 建设 训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协议的第一期70余万元实训设备已经到位。 3分 3 3.企业支持本专业建立顶岗实习基地,为教师提供参加实践活动的众多机会 按专业培养方案,本专业学生必须参加顶岗实习;本专业教师必须参与企业的各种实践活动,专业带头人王亚妮长期担任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技术指导,多次参加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技术项目成果鉴定会议;陈继杰是粤电集团的设备评标专家;黄鉴标是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接触网技能鉴定专家;何发武是南方人才市场和湛江市教育局培训管理系统的开发者。本专业100%专业教师必须完成两年三个月的企业顶岗实践。 开展“订单”培养2分 1.本专业近10年来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深圳地铁和广州地铁等轨道交通行业输送人才。2005~2007年,与中铁建电气化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深圳地铁、广州地铁、香港地铁等多家企业签有订单培养协议。 2.学院学生处定期征求按订单上岗学生的反馈意见,并组织企业和系、教研室进行座谈,保障了订单培养效果。 1.本专业进行了多种形式联合办学,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中铁二十局广西电务工程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地铁等众多企业合作进行短期培训。 2 合作3分 2.与株洲铁路职工学校、广东省国防工业职工大学、广东省肇庆3 办学 市第三技工学校等学校开展省际、校际间合作办学超过3年,超过40人/届;学院设有成教学院,与西南交通大学网络学院开展本专业本(专)科层次的网络教育联合办学。 3.本专业除面向广东城市农村扩大招生外,同时也面向广西、湖南、江西和海南四省城乡招生。 本专业坚持对外开放办学与合作交流,特别是同港澳地区专业相国际关的企业进行了合作与交流,1997年以来,分别与香港地铁公司及合作九广铁路公司合作,培训了十期接触网技术人员并受到了高度的好交流评。同时学院也派出本专业教师与管理人员到香港地铁公司进行参2分 2 观交流,吸取国际上的先进职业教育经验,推进我院职业教育的发展。 1.近几年来,现专业实训基地为本校机电类专业和轨道交通类专业长期提供服务;为广东省国防工业职工大学、广东省韶关农业学校、广东省肇庆市第三技工学校、西南交通大学网络学院等学校及资源共享与示范作用 10分 资源资源共享 共享 5分 5分 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等8所院校和企业提供本专业实训、师资培养、参观交流等多项服务。 2.学院和各共享单位本着“互利双赢、资源共享”的原则签订了责、权、利明确的合作协议(详见附件相关协议书),以共同实施“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计划”,满足我国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该技术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本专业实训基地对外已经建立并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 5 示范示范务 3分 1.本专业基地每年为企业在职职工提供岗前培训、在岗技术培训、3 与服作用 继续教育等。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深圳地铁等企业长期开办高级工、技师培训及技能鉴定工作。每年各类培训累计超过600人次。 5分 2.本专业实训基地可以为学院和其他院校提供以下方面的经验:①经费筹集,本实训基地得到了广州市财政专项、学院财政专项和企业合资三种渠道的经费支持,其中与企业合资共建实训基地的经验尤为值得借鉴;②规范建设,本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由方案论证、分步建设、验收使用和规范管理组成,可以确保实训基地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②共享多赢,本实训基地作为华南地区目前唯一培养电气化铁道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基地,它的建成和完善使得社会、政府、学院和企业四方受益,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共享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1.学院利用轨道交通专业优良的教育资源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生产及在职职工培训服务,面向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地铁、深圳地铁、中铁建电气化局、地方铁路广泛开展职前职后及技师培训为社服务。近年来,本专业为行业培训在职职工人近2000人次。 会和2.因为学院前身隶属于铁道部,本专业与轨道交通企业有着天然2 企业的联系,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参与企业的生产服务和服务技术服务,专业带头人王亚妮是企业长期聘任的技术指导,多次参2分 加广铁集团的技术项目成果鉴定会议,完成广铁集团科研项目一项;陈继杰是粤电集团的设备评标专家;黄鉴标是广铁集团的接触网技能鉴定专家;何发武是南方人才市场和湛江市教育局培训管理系统的开发者。 合 计 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