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任何一种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的产生、衍变、丰富和发展,都有其一定的生存环境。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这个三维空间里完成的。
从文化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看,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这片广表土地的鲜明特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立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l、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幅员辽阔,东西跨经度60度以上,南北跨纬度30度以上,加上地形复杂,形成多样气候,产生了不同的经济圈。
1933年我国学者胡焕庸提出自东北的黑河至西南的腾冲划一条直线,把中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个部分,直线东南为南方,占地面积为42.9%,人口却为全国总数的94.4%;直线西北为北方,占地面积为57.1%,人口仅占5.6%。这便是国际学术界著名的“胡焕庸线”。
中国境内地理、气候环境的区域性差异,客观上构成了多民族共居、多种经济成分互立、多种文化类型并存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由于中原地区环境相对优越,因此形成了各民族内聚,多文化类型融合的历史趋势,从而出现了中华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多元一体格局。
2.三面壁障一面临海的地势,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对独特性
中国因地域纵深广大,东濒浩瀚无际的太平洋,北临茫茫戈壁和原始森林,西方是万里黄沙与高山雪峰,西南耸立着世界上最庞大而高峻的青藏高原,通行穿越困难,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因此中华民族是一个颇具独创性的民族,其文化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和自主性。
中国文化这种相对独特性,虽不排除其他综合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但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中国地貌复杂,通行穿越困难等造成的与其他文明区域相对隔绝状态,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缘由。
3.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民族人口,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
中国有近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黄河流域,面积也达80万平方公里。疆域辽阔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延续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回旋余地,这从代表各朝代文明中心的古都迁移中可见一斑。中国仅著名的古都就有七个即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古都位置的更替迁移,是文化中心转移的绝好地理表征。
中国文化不仅因古都转移而得以在广阔的疆域内传播延续,同样随着历代王朝的开疆拓土,占90%的大量汉族人口不断从黄河流域迁往南方、西南、西北、东北各地,文化上的优势和数量上的多数,使这些移民最终成为迁入地区的主体人口,他们所传带的文化自然也成为迁入地的主体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能辐射、传播、延续在更为辽阔的疆域。
纵观数千年中国文明史,呈现一种东方不亮西方亮、北方衰落有南方的此伏彼起状态。这与诸多地域狭小的古代文明在遭到异族入侵或重大的自然灾祸时,因没有回避余地而会遭到毁灭不同。中国因疆域辽阔,民族、人口众多,回旋余地大,因而大大有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曲折延续而不至于中断。
4、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对封闭性
中国历史上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除受地理障碍的阻隔外,最根本的原因则是中国的地理条件优越。在西方近代文明兴起以前,中国的确是当时东亚乃至全世界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无求于人,这使得中国人逐渐形成了自我中心主义。
由于中华古代文化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一脉相承的发展系统,而且长久以来其文化的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周边地区,这就使得我们中国人把地处中原,用黄河、长江水滋润的这片沃土视作惟一拥有高度文明的“化内之区”,而把周边及远方看成是荒僻野蛮的“化外之地”。久而久之,这种观念便升华为一种盲目自大的“世界中心”意识,自认为占据世界主体地位,并处于地理及文化上的中心,把自己的国家称为“中国”,看成是“天朝上国”,所有的外国和外域都不过是环绕着中国的“蛮夷之邦”罢了,因而理应象如众星捧月般地到中国来三呼万岁,“万国来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