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26期)
JOURNALOFBIJIEUNIVERSITY毕节学院学报
NO.1,2011Vol.29
GeneralNo.126
“好不”副词语法化过程中几个问题的续议
孙东平,杨忠辉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好不”这一类似副词性质的结构及其羡余否定格式在言语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
这个领域里,许多著名的语言学家、研究人员及学者都曾经做出过一些精辟的见解。但与此同时,也留下一些颇具争议性的“空间”值得我们继续去讨论,主要表现在:(一)论证“好容易”和“好不容易”表意相同且得以存在的历史条件和广泛流传原因;(二)“好不”副词语法化的过程如何去拟定;(三)“好+不+形容词”结构的分类及其羡余否定的判定。
关键词:好容易;好不容易;中图分类号:H136.1
“好+不+形容词”结构;语法化过程;运用场合
文章编号:1673-7059(2011)01-0121-04
文献标识码:A
一、“好容易”和“好不容易”表意相同且得以存在的历史条件和广泛流传原因
1.历史条件
根据袁宾先生长时间地对近代汉语语料的分析考证,在“好容易”这一词语未出现之前,没有发现“好不容易”的说法。
【1】
可是现在,“好容易”和“好不容易”在人们言语生活中已经被广泛使
用且表意相同,也因为这种广泛运用引起语言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很多学者把“好容易”和“好不容易”作为一对,像“好蛮横”和“好不蛮横”一样,纳入“羡余否定”这一语法格式中,并且进一步将其及其类似的结构统统归纳到反诘羡余否定类,如:邹立志(2007):分析》。【2】关于上面这一归类,笔者在阅读古籍的过程中发现:的历史层面的合理因素:
《羡余否定的语用认知
“好容易”和“好不容易”可以表意相
同,形成羡余否定,并且为人民群众广泛使用,不仅从语法分析的角度可以得到说明,也具有一定
[明]起北赤心子《心语樵粹》里面写了这样一段话:文皇尝谓解学士曰:
对,曰‘色难’”解应声曰:对矣。”文皇始悟,为之大笑。
【3】
“有一书句,甚难其
“容易。”文皇不悟,故谓解曰“既云易也,何久不属对?”解曰:“适已
(《趣味语文精选简释》,吴华宝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解学士”便是明初负责主编我国第一部大型百科全
“容”和“色”相对应,
“易”和“难”相
(面容的意思)
1994年版,第91页)
上文引例中的“文皇”即是明成祖朱棣,对应。这样,和“易”
书《永乐大典》的有名才子解缙。根据做对联的要求,
“容易”在现代口语里虽然貌似一个单纯词。但在文言中却是由“容”
(改变的意思)这两个词复合构成的合成词,意思也就可以解释为“表面上看起来很容易,
“容易”在
暗含了实际上并不容易”。
这虽然只是一个和语言相关的趣味语文历史故事,却很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
收稿日期:2010-08-13
作者简介:孙东平(1988-),男,安徽合肥人,西南大学文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与应用语言学。
杨忠辉(1985-),男,重庆人,西南大学文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121
实际的运用中可以包含两个意义即:实际上并不容易”。换句话说,
“从面上看起来就很容易,真的容易”和“表面上看起来容易,
“容易”在意义上是蕴含“不容易”的。这也就为现代言语生活中
“好容易”与“好不容易”,意
“好容易”和“好不容易”可以表意相同作打下铺垫。后来,笔者也曾从各种含有“羡余否定”格式描写的语言学著作、论文中去查询有无类似用法的词语,结果发现:
思大都表示“很不容易”,且后一种使用得更为广泛,从形式上看,其组合层次是“好+(不+形容词)”,整个格式都是表达否定意义。出现这种情况的形容词也仅限于“容易”,没有发现第二个。
2.广泛使用的可能原因
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一语言现象,这也是语用学当中的表意准确性对语言使用者提出的要求。因为“好不容易”从字面上进行理解就是“很不容易”的意思,然而,很多人可能觉得仅仅使用这种正常否定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的意义和情感还不够有力量,不能够准确地反映自己的内心心理期待和表达实际。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种含蓄的但是又不影响表意的“反语表达法”,从而努力使语言的表达效果同语言主体的心理期许、实际语言环境相吻合。
小结:
“好容易”和“好不容易”可以表意相同,既具有一定的历史层面的合理性,也是现实
言语生活中语言使用者想要确切表达意义和情感的需要,两个方面的共同驱动,会使得这种特殊的“反诘式羡余否定”得以形成。
二、
“好不”副词语法化的过程拟定
“语法化”这一术语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语转化为无实际意义,
[4]
沈家煊(1994)指出,
只表达语法功能成分这样一种过程和现象。不”双语副词的形成是一种语法化过程。
【5】
后来,于1999年《不对称和标记论》中明确指出“好
“好不”双语副词语法化过程当然也不例外!
从哲学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事
物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一个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那么,
从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上文叙述的趣味历史故事是证明“好容易”和“好不容易”意义具有蕴含关系的最早资料,同时也是一个有效条件(第三段将详细论述),可以把这个作为“好不”结构语法化过程开始,把得到语法学界公认的“羡余否定”格式作为语法化过程的结束。现将“好不”副词语法化的过程拟定如下:
“好容易”=“好不容易”初始阶段,
(表意相同,是“羡余否定”特殊现象)→“好不”副词运用的增
加→“不”字虚化→“羡余否定”形成
“好容易”=“好不容易”,从意义上来说二者之间具有蕴含关系;但是,从形式上
(定义见第三段)的要求。笔者
来说,很多人会误以为“好”=“好不”。这初步符合“羡余否定”也因此把这种个例作为“好”和“不”双语副词形成的第一步。
到了“好不”副词运用增加阶段,
“好”和“不”结合得更加紧密,事例越来越多,有的专家
学者甚至觉得有对它进行分类说明的必要,在这个领域内,袁宾先生曾经做出过巨大努力,他曾对近代25种广泛流传的汉语著作进行统计,结果发现《西游记》之前的十六种著作皆不见肯定义“好不”的用例,
《西游记》之后的七种著作为肯定义“好不”用例和否定义“好不”用例并存,最后得出
【6】
“好不”最初用作反语表示肯定这一结论。
随着用例极大增长,
王进文在袁宾、张谊生及沈家煊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
羡余否定词前面的词的功能类型将“羡余否定”格式分为副词性、名词性、动词性和关联性四大类。
“不”字逐渐虚化,要轻读,来使自己表达符合心理期许和感情需要的阶
段。此阶段,也出现了分歧,如“好不讲理”究竟是“好/不讲理”还是“好不/讲理”,究竟“好+不+形容词”结构如何划分,学者各抒己见,下文将着重讨论该问题。
第四阶段,也就是专家学者们把用法相同的和用法不同的“好不”结构进行比较、总结、归纳的阶段,可以看成是“好不”副词语法化的形成。
三、
“好+不+形容词”结构分类及其羡余否定的判定
1.“羡余否定”含义
语言中的羡余否定现象是指:语言形式超出语意表达最小需要量的现象,也就是语言形式相对·122·
于表达意义有所多余的现象,它展示了表达形式和表达意义之间的不一致性,产生羡余的具体形式有:语音羡余、词汇羡余和语法羡余。本文主要讨论语法羡余。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一般来说,确定的信息用肯定形式来表达,否定的信息用否定形式来表达。但是,实际言语生活中有些否定并不表达否定的意义,前面列举的“好不容易”和“好容易”,二者表达意义很相近,都表示“很不容易”这样的含义,这样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表意相同,且这里的否定词“不”从形式上看来并不是表意的必需,呈现羡余。语法学界将这样一种语言现象概括为羡余否定。
[7]
2.分类
“好+不+形容词”这一结构,根据其表义表示的结果是肯定还是否定,主要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用以表示肯定的意思,关于这种用法,市场上好不热闹(=好热闹)
《现代汉语八百词》是这样论述的:
“好+不+形
容词”结构主要限于部分双音节形容词,表达肯定的意义,[8]如:
她哭的好不伤心(=好伤心)
这类用法中的“好+不”连接得很紧密,结合成一个表示加强程度的特殊双语副词,而格式中的形容词大多为[+表人的、+情感类]的,如:无聊、寂寞、寒酸、开心、伤心、难过、沮丧等等。
第二,用以表示否定的意义,这里主要介绍一个特例即“好不容易”与“好容易”,意思都是表示“很不容易”,从形式上看,这个例子的组合层次是“好+(不+形容词)”,整个格式都是表达否定意义,这种情况的形容词仅限于“容易”,没有发现第二个,此项格式不具备能产性。
第三,用以表示否定的意思。有一些形容词如:安分、争气、讲理,公平、人道、知足、贤良、本分、晓事等,起初并不能够使用“好”来加强,使用“不”表示否定就可以了。它与第二种情况中的形容词区别正在这里,只有否定形式而没有相应的肯定形式。而第二种情况里面的形容词都可以说。这类形容词有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从某一方面反映出“道义”层面的一些词,这种用法中的“好+不+形容词”不像第一种结构那样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来表示加强程度的特殊副词。沈家煊(1994)说,这类词不能使用好来加强语气,是指该词的一般用法而言,在特殊用法中则不受此限制,例如在使用反语表达反讽意义的时候。他进一步指出,当这些词用好来加强时,事实上,必须按照反语来理解,才理解得通,如:“好不知足”的反语表达,
“好公平”是对“好不公平”的反语表达,
“好知足”是对
“好讲理”是对“好不讲理”的反语表达,诸如此类。
“容易”加
3.判定
对于前两种情况,石毓智(2001)认为“好”在这里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程度副词,定词,因此,
上“不”之后整个短语仍然能够用程度副词修饰。也就是说在程度副词和“容易”之间可以插入否
“不”是有实际意义的。石先生认为第二种不属于羡余否定,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欠妥
“好不容易”与“好容易”表示否定意义是个特例,不具备能产性。笔者在
“好不容易”与“好容易”表义相同的频率很高,
“我好不
“我好不容易成功了一次”与“我好容易成
当,理由有三:第一,
上面的“好不容易”与“好容易”表义相同的历史条件中已经证明了“容易”与“不容易”意义上可以相互蕴含,也就是“不”字可隐可现。第二,
即在“好不容易+VP”结构与“好容易+VP”结构表义相同,其中“VP”指动词短语,如:容易才办成这件事情”与“我好容易才办成这件事情”;
功了一次”。第三,大多数的学者均将“好不容易”与“好容易”纳入“羡余否定”的范畴,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1999)、袁宾(“近代汉语‘好不’考”,1984),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2004),曹婧一2007年毕业论文及王进文2008年硕士毕业论文等等。基于上述,笔者倾向于把“好不容易”与“好容易”作为“羡余否定”格式中的一个特例来看待。在第二段的论述中,笔者将其作为“羡余否定”形成的个别和特例也正是基于此类考虑。
沈家煊(1994)对于上面第三种情况做出了解释,值得我们引起注意。沈先生采用了语用学上“礼貌原则”和反语中的“引述理论”进行详细解释,并力图获取此种类型的内在规律。先生认为:第一,双音副词“好不”的形成是个语法化的过程,即一种语用方法在约定俗成之后变成语法的过程,用具体事例描绘即是“好(引述)不蛮横(反语)→好不(陈述)蛮横→好不(陈述)热闹”。
··123
他进一步指出,“好不”这个双音副词的形成来源是“好”的“引述+讽刺”的反语用法。上述事例
“好”和“不”逐渐结合
中“不”和“蛮横”关系比较松散,这些用法逐渐被人们使用得频繁后,
在一起形成“好不”,这个“好不”已经不是“引述性”的,而是陈述性的,从而使得句子的字面意义与实际要表达的意义相一致,即“好不热闹”=“好热闹”之间的肯定否定的对立消失了。第二,受“礼貌原则”的制约,汉语中使用“不讲理”、横”之类形容词。前者是一种“前缀否定”,定”,
“不道德”等道义词否定的频率要远远高于“不蛮“不”和讲理结合得很紧密;而后者则是一种“句法否
“不”和“蛮横”结合得很松散,从而导致“好/不讲理”和“好不/蛮横”的对立。当运用语
言进行评价时经常要引用按文化定义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当我们的正当期待落空时,经常要用讽刺的口吻来引述这些规范、标准和期待,如“你好讲理啊!”而贬义词很少是引述的对象,更多的是陈述的对象,沈先生分析视角独特,不局限于现象的罗列、归纳,力图找到这些语言现象的深层关系,力图找到一个高度的抽象概括!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第一种情况是“羡余否定”,否定词是羡余的,并没有否定的效果,只有加强肯定语气的功能。第二种情况是“羡余否定”格式中的特例,可以拟定为“羡余否定”的第一步,它起到一种引领作用。对于第三情况,格式中的“不”是有其实际意义的,如:的组合层次为“好+(不+讲理)”,必须用反语来理解,也不属于“羡余否定”。参考文献:
“好不讲理”
[1]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32.
[2]曹婧一.羡余否定的语用认知分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3]吴华宝.趣味语文精选简释[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4:91.[4]沈家煊.“好不”不对称用法的语意和语用解释[J].中国语文,1994.[5]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30.[6]袁宾.近代汉语“好不”考[J].中国语文,1984,(3).
[7]王进文.现代汉语羡余否定及其格式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4.[8]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56、257.
[9]石毓智.肯定与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214.[10]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SeveralProblemsof“Very”AdverbsGrammaticalProcess
SUNDong-ping,YANGZhong-hui
(LiteratureSchoolof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Very”structureandredundancynegativewordsinlifeareextremelyextensiveapplicationinthisfield,andmanyfamouslinguistsandscholarshavemadetheincisiveviews,meanwhile,alsoleavesomespacetogotodiscuss.Thispaperistosolvethefollowingproblems:(1)Demonstrationon“easy”and
“verynoteasy”meaningexistenceandwidespreadasthehistoricalconditionsandreason,(2)“Very”ad-
verbsgrammaticalizationprocess,(3)“Good+no+Adjective”structureofclassificationandredundancynegativedetermination.
Keywords:Easy;NotEasy;Good+no+AdjectiveStructure;GrammaticalProcesses;UsingOc-casions
(责编:明茂修
责校:张永光)
·1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