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现代企业家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和资产保值增值为经营目标,将企业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凝结在一起,高效率地组合生产要素,创造性地组织企业通过供给满足市场需求,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专门经营者群体。企业家不是一种职务,而是一种素质。
【关 键 词】企业家的素质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德 才
企业家的素质是指一个企业家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在质量上的综合平衡。它是在先天心理生理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家后天的学习、教育和锻炼而逐渐形成的,在其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内在要素。是政治、思想、道德、品格、个性、气质、知识、情操、能力、体质等诸要素的综合体现。现代企业离不开现代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即企业家,企业家的培养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领导者和管理者的个人特性,工作作风和领导行为,水平也就是该领导者的素质理论等都是不一样的,或者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吸收、培育什么样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也就具备什么样素质的领导者是现代企业取得成败的关键之所在。
一、企业家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传统企业家素质理论下的企业家认为,具备以下基本素质的人才成的上有素质:善言辞、外表英俊、智力过人、敏捷、具有自信心、心理健康、有良心、可靠、勇敢、有胆略、直率、自律、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责任心强、力求改革与进步、有组织力、有判断力等等。
现代企业家素质理论下的企业家形象认为:除具备基本的素质外,还须具有如下多方面的素质才能。当然现代企业家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加以造就的,在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行业特点,应具备的素质也不完全一致。如美国企业管理协会,他们花了5年时间,对4000名经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从中选择了1812名最成功的经理,并发现一个成功的经理人员需要具备以下19种能力:(1)工作效率高;(2)有主动进取心;(3)逻辑思维能力强;(4)富有创造性;(5)有判断
力;(6)有较强的自信心;(7)能辅助他人;(8)为人榜样;(9)善于使用个人的权力;(10)善于动员群众的力量;(11)利用交谈做工作;(12)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13)乐观的心态;(14)善于到职工中去领导;(15)有自制力;(16)主动果断;(17)客观而善于听取各种意见;(18)能正确地自我评价;(19)勤俭艰苦和具有灵活性。
以上19条有的涉及才能,有的涉及个性,还有的则属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美国公关协会的研究则认为,优秀的企业家应具备以下七项素质:(1);信任下属(2)眼光远大;(3)临危不乱;(4)鼓励冒险;(5)精通业务;(6)包容异议;(7)化繁为简。
东方文化的国家则以日本的研究为代表。日本的企业异军突
起,备受世人瞩目,他们认为优秀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十项品德”和“十项能力”。“十项品德”包括:(1)使命感;(2)信赖感;(3)诚实;(4)忍耐;(5)热情;(6)责任感;(7)积极性;(8)进取性;(9)公平;(10)勇气。而“十项能力”则指:(1)思维决策能力;(2)规划能力;(3)判断能力;(4)创造能力;(5)洞察能力;(6)劝说能力;(7)对人的理解能力;(8)解决问题的能力;(9)培养下级的能力;(10)调动积极性的能力。 无论是欧美式的企业家素质,还是日本式的企业家素质,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中国式企业家应具备以下若干方面的素质:
1.政治思想素质。表现为政治上要坚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维护国家的利益,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不以权谋私,品德高尚。
2.道德情操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素质,形成优秀的职业道德和工作风格是企业家发挥知识、才能作用的重要保证。
3.个性、气质修养。具有远大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果断的作风,诚实、公正、以身作则的品格等等。其中又以志气、毅力与事业心最为重要。
4.知识素质。企业家应具备较高的现代化的经济、技术知识,眼界开阔,思路敏捷,敢于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功的管理经验。企业家的知识素质包括许多方面,最基本的有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领导科学知识等等。 5.竞争素质。企业家的竞争素质是企业家的创造思维和创新
能力的体现。
6.能力素质。企业家要掌握管理企业的多方面能力和技能。如决策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用人能力、及自制能力等。技能方面主要有:文字技能、语言技能、外语技能和计算机操作等方面。
7.心理素质。表现为兴趣、情趣、意志、风度、决断、魄力、性格、作风等非智力因素。坚忍不拔,富于创新,敢于承担风险,在任何困境中勇于开拓进取是企业家应具有的普遍心理素质。
8.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企业家成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企业家做好领导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
9.社会活动素质。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与政府、新闻单位、传媒机构、业务单位、社区等方面搞好关系,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此,要求企业家具有高超的社会活动与交往的素质,特别是精通与灵活运用公关、人际交往、礼仪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
10.善于利用“外脑”、重用专家的素质。咨询顾问机构的不断出现,是当代发达国家的显著特点之一。在西方国家,国家和企业的决策者,越来越倚重于智囊机构,业已成为现代西方社会运转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各个企业都把发挥智囊组织的作用视为提高企业声誉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具备以上现代企业家的素质,才能使企业家真正成为:事业的探险家;经营的战略家;脚踏实地的实干家;管理的艺术家;学术渊博的科学家;颇具风度的外交家。
二、市场经济对企业家的素质要求:
无论从世界各个市场经济国家的横向角度,还是从跨越历史的纵向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的企业家数量规模越大,则经济创新和结构转换的能力就越强,经济增长就越快,经济发展的集约化程度就越高。市场经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企业家经济,市场经济使中国走向企业家经济。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而企业家角色的灵魂在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受到表象上的“社会人”和实质上“经济人”这两种角色矛盾的困扰,这一矛盾使社会主流价值理念产生混乱,导致企业家精神的断层,从而引发了企业家信用危机和企业经营的非理性化。传统的轻商思维定式和儒家中庸保守观念,以及现实中仍然存在的“官本位”思想意识,使企业家精神得不到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完全认同,企业家价值廉价化,企业家精神异化。
当代的中国企业家而言,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给社会创造
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领着社会文化意识朝着开拓进取、创新自立、敬业合作等等全新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品质方向转换,企业家角色扮演着当前我国社会新的“英雄人物”,企业家精神必然成为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精神取向。
当前,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十分艰巨,国内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企业利润是企业家通过整合企业资源,在承担市场风险中对产品、技术、组织、市场等方面创新才获得的,没有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就不会有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企业家精神,如何积极地培养企业家精神并促进其作用的发挥,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企业家形象的塑造,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模式。我国市场经济不仅包含市场经济一般,而且要同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一样,我国企业家也不仅包含企业家一般,而且也应具有中国社会主义企业家的特殊涵义。企业家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下活动和成长、为一定的社会制度服务的,企业家形象本身也必然带有社会基本制度的烙印。不同的社会制度,对企业家所具有的政治经济功能和个人素质,必然有不同的要求。具体讲,社会主义企业家的政治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
企业家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表现在工作中能做到:(1)自觉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程度,是衡量社会主义觉悟高低的主要尺度;(2)自觉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工作中奉公守法,不搞歪门邪道;(3)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4)不搞特权,不谋私利,以消除剥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己任。
2.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是企业的主人,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民主权利,这是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是我国企业领导干部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企业家管理好企业的必由之路。因此,社会主义企业家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应做到:(1)尊重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接受职工的监督,尊重职工代表的权力,认真执行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2)善于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3)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
在考虑重大决策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工作一旦有缺点、错误,能够勇于自我批评,及时改进工作;(4)关心群众生活,积极帮助职工排忧解难,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3.强烈的革命事业心
强烈的革命事业心,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是为人民造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竭智尽力、多做贡献的高度责任感。有强烈革命事业心的社会主义企业家,立志要为国家、为人民干出一番事业。在工作中,勇于改革、不断创新,不畏风险、敢担责任,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不后退,总是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克服一切困难;当工作取得一些成绩时,也不会居功自傲,总是朝着更高的目标,不懈地攀登。
另外对我国企业家素质的要求不能过高。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企业家也不是“圣人”。且不说熊彼特具有“超人”或“神圣”形象的企业家不具备普遍性;就是我们上面概括的企业家一般涵义,具体到每个企业家也有层次或程度的差别。特别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建立过程之中,企业家成长的条件还很不完善,许多公有经济成分的厂长、经理,还处于由“官员”向企业家的艰难转变之中,更不应横加指责。而应以满腔热情对其扶植,允许其有个成长过程。实际上,用企业家一般素质衡量,只要具备相对优势就可成为企业家。特别是在落后地区是如此,因为在那里只要具备效法和模仿能力就可以成功,不一定要求有很高的创新能力。我国大批乡镇企业家的涌现便是证明。
中国企业家协会和企业管理协会会长袁宝华认为,中国企业家应具备5条基本素质:(1)强烈的事业心;(2)能够正确处理职工、企业和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3)能够不断提高经济效率,确保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4)具有正确决策的能力,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5)是一个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善于调节和解决企业内外部矛盾,调动好各方面的积极性。
四、选才和育才
如何选才和育才,经营组织或方法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能否拥有人才。不论组织如何完备、方法如何周全,如果没有人选担任各职,责任和企业活动都不易推展,甚至毫无成果。 日本松下电气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过“事业是人为的”他强调经营者必须以诚恳的态度,不断访求人才。
如何选材。方求人才不能操之过急,用现代企业热式管理制度来说,七叶选才任用是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激发职工劳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俗话说:“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企业的兴亡成败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材,并将有序的配置。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来说在选才上应遵循以下几个要求:
1、德才兼备的要求:资制通鉴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为什么呢?“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於才而遗於德。” “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於颠覆者多矣,…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於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企业家的德的素质要求主要是指其思想品质、工作态度、生活作风、现实表现等等。才的素质是指具备的知识、技术水平、工作能力、智力学历资历等情况。 德与才两者是不可分割开来的,应力求完美的组合。近几年来,在选用干部、公务员在考试、面试、考察、考核等外都采用公示的办法,广泛征求社会、群众意见这无疑是个好办法。
2、因事设人的要求:其前提是有事需要人来做,实际的职位上选拔和式的素质人才。避免因人设事的现象。才能使人事配合相宜,事业兴旺发达。
3、适才适能的要求:“人无完人”,各人有各人能力特长,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扬长避短,量才使用,创造出最佳业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适的企业家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五、企业家素质的培养
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应该具有全新的思想观念,健康的身体,强健的心理,卓越的能力,丰富的知识经验,优秀的品质。一个企业管理者是否具备成功企业家的潜在精神品质,就要从他的知识、能力、身体、心理等素质特征来具体调查和分析,并比较这些素质特征是否和外在的环境相符合。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高度的敬业精神的培养。
责任感是企业家对全社会和工作等所应承担责任的明确认识,可分为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等,要求企业家以社会利益、企业利益、员工利益为重,表现为大公无私、正直、人性化管理等。事业心是企业家的工作抱负,表现为以工作为享受、经营企业成为一种事业成功的内在需求、使工作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造就高度的敬业精神;这
些内在动力能够驱使企业家拼命工作,是企业家市场成熟的标志之一,使得企业家全力以赴地经营管理企业,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最终取得企业与自身成功,并创造出一定的社会效益。
企业家自信开朗、乐观豁达,成就欲强,坚强耐挫的培养。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始终面临着激烈竞争而又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特别是当前我国仍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各项配套措施还不够健全,企业家必须乐观自信,对社会、对国家、对企业、对自己有信心,具有良好的自我克制、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和自我激励的能力才能够不畏挫折。经受住各种考验和打击,胜不骄,败不馁;企业家必须心胸宽广,才能够吸纳不同意见,容纳各种不同类型人才,才能容忍人之不足和缺点,做到取人之长;企业家应时常进行自我反省,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不断完善与提高;强烈的成就欲会使企业家忍受企业与个人短期利益的牺牲,追求企业长期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能力素质的培养。
主要有:①决策能力,要求企业家善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种新情况,预测各种可能结果,做出正确决策;②战略管理能力,要求企业家具有战略眼光,能从总体上把握形势,既考虑当前利益,又考虑长远利益,尤其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能够着眼于长期目标,而不拘泥于一时一地的得失;③文化管理能力,要求企业家既能够塑造所在企业的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如建立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培育团队精神、构建学习型企业等,又能够不断借鉴和吸纳其他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进行自身文化的丰富化;④信息管理能力,要求企业家善于收集、整理与分析信息,并使之系统化,力争在企业内外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这是决策科学化的最重要基础条件;⑤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要求企业家善于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主动培养人才;人际关系管理能力。 ⑥创新能力,要求企业家能够对新环境、新事物、新问题敏锐感知并敢于承担变革与开拓的风险。如何使经营者在与企业的博弈中选择最佳行为、推动创新活动,进而培育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关键于从企业微观制度完善入手,通过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合理配置,对经营者的创新活动形成有效的激励,这就是一个公司治理制度建设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完善经营者选任机制,使控制权授权方式制度化、契约化,实现有效的控制权激励。 不同的经营者选任机制决定了不同的经营控制权授权方式,而目前,行政任命还是我国企业经营者选任的主导方式。
2、完善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实现“激励相容”,鼓励创
新活动。
创新是以企业家冒险精神、承担风险的偏好和能力为前提的,高风险需要高回报,这不仅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体现,也是为鼓励创新所应付出的必要成本。这就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设计,通过赋予企业经营者适当的剩余索取权,使经营者能够通过创新活动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达到“激励相容”的目标。
所以,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就应强调建立起完善的经营者激励机制入手。具体而言,应该完善经营者的报酬结构,实现基本工资、年度奖金、长期报酬以及养老金计划收人和其它津贴相结合,既包括固定收入,也包括风险收入,既有短期激励,又有长期激励;应该大力推动和完善年薪制、股票期权计划和管理层持股,对经营者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行为给子有力的激励;同时,可以考虑引人经营者责任保险制度,对于在创新活动中确实由于非主观原因导致的损失进行适当的补偿,增强其风险承担的能力和意识。
3、建立和健全企业科学决策机制,降低创新决策风险。
科学的决策机制是保证创新活动有序展开另一重要条件。创新并非无原则的冒险,而是审时度势、科学分析基础上的风险性经营,它需要有效的决策机制提供决策咨询、论证和控制,否则“创新”只能成为一种育目的“赌博”,与创新精神的本质也是相违背的。
“有些人只管现在,却记不得过去,也看不到未来。有些人抱住过去不放。极少数人则善于把过去应用于现在,并且在运用中看到未来。伟大的领袖就有这种本事。正如布鲁斯∙卡顿描写林肯那样:‘对此人说来,有时候天空会接触不到地平线,而他却看得到天际之外正在移动的物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需要一大批会管理,懂经营的企业家,而企业家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不可或缺的大事。
【参考文献】
《论企业家行为激励约与束机制》 徐传谌 著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董建才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 《经营管理全集》松下幸之助
《资治通鉴》 司马光 《领导者》 理查德∙尼克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