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学生解答英语阅读理解题 江苏省邳州市运河中学初中部北校区徐艳红 阅读理解题是英语考试题中的重头戏,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是作者陈述文章的论点。后者是客观性的,是作者陈述的事实。 更是难以速见成效的一大难题。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取决于两 在阅读这类文章时,要注意把观点和事实区分开来,这样便于把 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由牢固的语言知识作基础;二是有行之有效 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作者的目的、态度和文章的结论。 的策略作配合。阅读非常重要,我们应该重视培养阅读能力。掌 四、正确做出计算 握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中就我的教学 体会,浅谈一下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一、确定主题旬 确定文章的主题句是获取段落大意并最终总结归纳全文中 心思想的一个有效的办法。一般来讲,主题句具有三个明显的 特征:(1)表述相对概括;(2)句子简单明了;(3)居于核心地位。 主题句的位置也具有一定的特点:通常总是位于段首或段尾,有 时也会出现在段落中间,但位于句首的可能性最大。一般来讲, 科普题材的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及新闻报道等大都具有这一 特点。在确定主题句时,要注意段落的起始句,注意分析它与其 它句子的关系,如果从第二句开始是对首句进行说明、议论或描 述,则表明第二句及后面的句子是支撑句,句首就是主题句。 当主题句位于段落中间时,开头的句子大都起引出主题的 作用,为段落要论述的主题做文字铺垫。主题句则由随之而引 出的句子来表达。有时,为了阐明主题,主题句的后面还会有适 量的文字来进一步加以陈述。位于段末的主题句通常出现在以 归纳法撰写的文章中在这种文章中,表述细节的句子在前,概 括性的句子在后,并以此收尾。这类主题句往往是根据上下文 所述内容而总结出的结果或作出的推论。 二、分清主次信息 任何一篇文章所包含的信息都不会是同样的,其中有的信 息是主要的,有的则是次要的。主要信息有总结概括的意义,像 揭示文章主题思想的语句、陈述主题和结论的语句。而其它进 行细节描述、举例、论证、解释、类比等方面的语句,通常表达次 要信息。主要信息的语句一般比较短,多位于段首或段末,主要 用于解释作者谈话的主旨和意图。而次要信息则围绕主要信息 展开阐述。阅读时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既不利于对文章 的整体理解,又会影响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在区分主次信 息时,要留意文章内部的一些提示成分或标记词。像however, although,but等表示逻辑关系的关系词以及主题句、小结、已有 的篇章信息、提问、提示等语篇表层成分。这些内容往往可以帮 助读者对主次信息做出识别。 三、辨明观点与事实 英语中的议论文往往通过论证来阐明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使读者相信某个观点是正确的。它以作者的观点为主,用难以 辩驳的事实说服读者接受作者的看法,认同作者的观点。因此, 议论文通常也有两部分组成,即观点和事实。前者是主观性的, 在英语试卷中,有些细节问题是针对事件发生的时间人数、 年代、两地间的距离等提出的。在回答这类试题时,有时回答所 提问题的数据在文中比较明显。有时则需要进行计算。在进行 计算时,一定要把握准相关的数据,不要受无关数据的干扰,否 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五、利用背景知识预测 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 阅读时如果缺乏背景知识或不能恰当运用背景知识,阅读理解 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讲,背景知识对文章理解的 影响大于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译码过程, 而是一个以理解为目的、多层次相互作用的、不断推进的过程。 其相互作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语篇以其文字形式、内容和结构 向读者提供信息,读者同时也以自己的背景知识作用于语篇。 因此,应试者如果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而且能恰当地运用这些相 应的背景知识,就可以大大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六、利用标题猜测 当拿到一篇陌生材料时,不要急于通读,更不要放弃,而应 先看标题,理解标题,根据标题预测文章的大意;其次提取各段 的主题旬,分析,理解主题句的内容,预测各段的大意;最后弄清 一些指代关系,尤其注意文中的斜体或黑体的醒目的部分,因为 这些可能是文章的重点之处或关键词语。如果做到耐心、冷静 地去阅读一些新材料,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提 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阅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一复杂的过程既要求 读者具备坚实的语言知识基础,又要求读者具备相应的背景知 识。但要成为成功的读者,仅此两点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整 套行之有效的阅读策略,并能够加以灵活应用。从英语阅读理 解的测试情况来看,阅读策略是应试者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 能。是否具有相应的阅读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读者阅读 速度的快慢和阅读jE确率的高低。具有相应的阅渎策略并能灵 活运用这些策略会使阅读如虎添翼、事半功倍,而且能大大提高 答题的准确率。反之,则会大大影响阅读效果,影响考试成绩。 阅读策略是一个应试者必须具备的技能,是其取得良好成绩的 关键。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这些策略的同时,还必须开展 相应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灵活应用阅读策略的自觉性。但如何 开展相应的训练活动以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则是有待进一步研 究予以解决的问题。 2013年第7期・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