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1.课程性质
《网络营销》课程是面向电子商务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授课对象是已经简单掌握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基本理论知识的学生,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网络营销组合策略、市场调查、消费者行为分析、目标市场选择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网络营销技术基础、常用工具等基本应用技能和相关政策等内容,从而对网络营销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以适应社会对当代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
2.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网络营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网络营销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知识、相关技术基础及网络营销应用技能,造就现代营销管理人才。本课程学习难度一般,具有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基础知识的学生均能很快地适应本课程的学习。但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学生需课前预习,并参考每章的“思考练习”、“案例分析”进行课后复习,特别是按照每章实训设计的内容进行实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结合文中的“资料卡”和“小案例”进行补充与延伸性学习。任课教师还可自编一定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做题目来理解书本中的内容。
3.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本书共十二章,包括:网络营销概述、网络营销技术基础、网络营销环境、网络市场调查、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网络营销目标市场选择、网络营销产品策略、网络营销价格策略、网络营销渠道策略、网络营销促销策略、网络营销的常见工具、网络营销管理。
二、课程的教学层次
在课程中,对教学内容分成了解、掌握、运用三个层次要求。对于书中资料卡、小案例的部分,以学生自学为主,不作考试要求。
1
第二部分 教学过程建议
一、教学形式建议
1.本课程的教学以学生学习文字教材的基本内容为主,并进行一定的网上实战技巧培训。各教学点应聘请有一定经验的管理学教师进行面授辅导。
2.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结合案例培训及实训设计帮助学生切实了解网络营销技能。 3.整个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书面作业3~4次,教师应该批改,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在公开场合予以纠正。
二、教学媒体
(一)教学中使用的媒体手段
1.文字教材:《网络营销》,史海霞老师任本书主编,郭四代老师和初言玲老师任本书副主编,周海滨老师任参编。
2.网上课堂:本资料包中的PPT课件 (二)教学环节 1.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总教学时数为6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表所列:
课堂教章节 章节内容 学时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网络营销概述 网络营销技术基础 网络营销环境 网络市场调查 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 网络营销目标市场选择 网络营销产品策略 网络营销价格策略 网络营销渠道策略 网络营销促销策略 网络营销的常见工具 网络营销管理 2 2 2 4 4 4 4 4 4 4 4 2 时数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计 4 4 4 6 6 6 6 6 6 6 6 4 注 实训教学小备 2
合计 2.教学研讨
12 40 24 64 为保证《网络营销》课程授课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应以研讨的形式不仅解决课程中的问题,还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讨。
3.集中辅导
每两周一次集中面授辅导,辅导总时数原则上不超过课程总学时数的50%。 4.作业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完成一次期中考试,至少两次作业,辅导教师应认真批阅,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占期末考试一定比例的分数(30%)。
5.考试
考试是对教和学质量的检查,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考试内容应覆盖全面,符合大纲要求,要体现重点、难度适中、题量合适。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