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短笛》教学设计
设计、执教者:薛城区邹坞镇中心小学扬
▲【课题】:《牧童短笛》〔人音版第6册第一课〕 ▲【教学容】:聆听《牧童短笛》 ▲【课型】:音乐欣赏课 ▲【教学模式】:
在我的音乐课堂中,遵循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音乐活动为主线的理念,主要采用“参与——体验式〞、“情境——冶式〞等情感教学模式,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和冶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受歌曲、学习歌曲、表现歌曲,并通过听、视和肢体参与体验、提高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冶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玩中学,真正从音乐中得到快乐。
▲【教材分析】:
钢琴曲《牧童短笛》这是一首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的钢琴曲,为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一九三四年所作。此曲作于1934年,参加由欧洲著名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荣获头奖。从此,这首曲子蜚声国外,更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例。
全曲共分为三段。
第一段描绘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全段由六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都从4/4拍的第三拍开场。上下两个声部旋律采用比照式的复调手法写成,此起彼伏、相互映衬,仿佛是快乐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起的笛声,悠扬动人。
第二段以欢快的节奏、快速的速度和跳跃的伴奏,在情绪上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比照,具有民间舞蹈的特点。在这一段里,活泼的旋律在高音区奔驰,通过模进、转调的方法,将乐曲推向高潮,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和快乐的心情。
乐曲的第三段采用了我国民间音乐“加花变奏〞的手法,再现了第一段的主题,旋律显得格外流畅。乐曲的末尾渐慢渐弱,音区上升,完毕在富有民族风味的和弦上,给人以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感觉。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拟抽象的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到达教者的目的。
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气氛,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展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1 / 6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作品知道这是一首具有田园风味的中国音乐作品,激发对民族特色音乐作品的喜爱之情,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主要是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指导学生听辨乐曲中旋律的重复、变化和比照,并通过不同音色的乐器来区别A、B段的不同情绪。
3、知识与技能:想象音乐作品中的意境和情节,懂得分辨乐曲的A-B-A三段体曲式。
▲【教学重点】:
听辨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并用适宜的打击乐来表现各段的情绪
▲【教学难点】:
听辨乐句,理解旋律中此起彼伏相照应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
牧童形象的木偶与田园风味的背景图,各种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
▲【教学方法】:
比照、情景、游戏法等
▲【教学过程】
呈示部〔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听听猜猜、音乐游戏感受音色
1.播放《有一个人在森林》的伴奏,踏着乐曲进教室,师生问好。 2.闭上眼睛,猜猜谁在唱歌?〔师敲击碰铃×— 〕 1=D 2/4
05 | 1234 | 564 | 32 | 1
听 这是 什么 乐 器在 叮 叮 当
X - | X - | X - | X
05 | 1234| 5 64 | 3 2 | 1
听 这是 什么 乐 器在 叮 叮 当
0 |X - | X - | X - | X
师:
① 它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② 如果让你表现一种情绪,它表现的是怎样的一种情绪? ③ 一齐按节奏来拍一拍碰铃的节奏。 3.音乐游戏《什么乐器在唱歌》。
师:“什么乐器在唱歌?〞闭上眼睛,听教师选一种打击乐器,敲出××的节奏型,马上睁开看,边拍手边说:“××乐器在唱歌。〞
2 / 6
4.播放音乐《牧童短笛》,听辨演奏乐器
①师:“请听听这首曲子,猜猜是什么乐器在唱歌?〞生:钢琴演奏。 ②听上去感觉怎样?〔悠闲 自在〕
③悠闲的感觉,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江南水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去江南水乡听听看看,想像一下在那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设计意图】本课的目的就是听说赏,在课堂的开场就让学生们听辨乐器,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就感增加了自信,也为后面器乐伴奏做了准备。
展开部〔展开想象、分段感受〕
二、听听画画、整体感知
1、出示背景图,完整地欣赏音乐初步整体感知音乐 ①提出要求:
图画的形式:“优美的〞用波浪线~~表示;“欢快的〞用●表示 肢体动作:按先后顺序排列:猫— 兔—猫
【设计意图】利用动物的性格让学生很直观的明白每段音乐的表现节奏情绪
②你听到了几段快板几段慢板?〔三段〕
③根据不同的音乐,你能说一说在江南水乡仿佛发生了怎样一个故事?
〔引导学生由乐曲快慢的不同展开想象〕 2、那谁来给这首曲子起个名字? 3、想不想知道作曲家为它起的名字?
揭题贺绿汀的《牧童短笛》。简单介绍钢琴曲《牧童短笛》的音乐背景。
师:“这首好听的钢琴曲名是《牧童短笛》,它描写的是我国美丽的江南地区,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悠扬地吹着短笛,在田间玩耍的情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去想象,不管他们从怎样的角度去说,只要在理。这不仅能激发起学生说的愿望,也能然后面得揭题更有趣更神秘。
三、听听唱唱、分段欣赏乐曲
1、听赏第一段音乐。
① 师:“我们先听这段音乐,想一想牧童这时在干什么?这时的音乐是怎么样的一幅画面。〔两位牧童倒骑在牛背上,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短笛,走在美丽的田间。〕
②这段音乐是怎样的?〔悠扬的,抒情的〕并伸出手来随着音乐图形谱来画旋律
3 / 6
③请学生来表演一下:男同学做牛的样子,女同学做牧童吹笛的样子,我们随音
乐一起来动一动〔放第一段,学生随音乐体会感受〕 ④学唱第一段落的前四句,跟琴轻唱。
【设计意图】与学生同画一幅画,同唱一首歌,既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增加对歌曲的印象。
2、听赏第二段音乐。
①听听这段音乐和刚刚的第一段有什么不同?听了感觉怎样?〔第二段的情绪变的冲动,兴奋〕,你能不能画出图形谱
②想想牧童这时又在干什么呢?那又该是怎样的场景呢?〔牧童这时从牛背上跳下来,快乐地在田间翻跟斗抓蝴蝶,这段音乐是欢快的,跳跃的。〕生:仿佛牛在追赶蝴蝶〔演一演〕
生:戏水(演一演) ③复听第二段音乐,选择打击乐器乐器伴奏或者引导打舌参加
④ 教师这也带来了一些可染所作的牧童与牛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欣赏图片边听边感受〕
【设计意图】音乐旋律的转变使情绪变得更冲动兴奋,动静结合使课堂弛有度。
3、听赏第三段音乐。
①师:“下面请你们听第三段音乐。欢快音乐之后,音乐又回到了哪? 〔听最后一段〕这时牧童又在干什么? ②选择乐器伴奏
③教师小结:这段音乐和第一段是一样的,这种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的乐曲叫A-B-A三段体。这段音乐讲的是牧童又骑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笛子,慢慢地走远了 〕。
4 / 6
【设计意图】单一的欣赏会使学生厌烦且不敢兴趣,所以我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流程,唱一唱、演一演、敲一敲,画一画这样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激起不同的兴趣。 4、完整的欣赏全曲子,让学生选择喜欢的颜色表示每一局部〔蓝 红 蓝〕
完毕部〔完整表演,拓展延伸〕
四、演演奏奏、总结扩展 1、表演
师:多么悠美的音乐啊,同学们通过说演把小牧童与牛活生生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让人都不想离开这画面了。让我们以来表演一下吧。 第一段:一二组男生扮牛,女生扮吹笛,中间组用碰铃伴奏
第二段:牧童戏水,顽耍,一二组打舌,中间组学牛,在与牧童戏水,顽耍 第三段:回到开头表演。〔完整听音乐表现乐曲〕
2、总结:三段不同的音乐,同学们表现出了小牧童的悠闲时的自在,顽耍时的快乐,将这首曲子表现的淋漓尽致,仿佛把我们带到了贺爷爷孩童时代。这是一首和《牧童短笛》完全不同的曲子,《牧童短笛》描绘了一个小牧童在放牛时怡然自得的画面,而《游击队歌》表现的却是游击队员和敌人战斗的场面,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是许多先烈们用热血来获得的,所以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大自然。课下请同学们收集欣赏一下 下课!
▲【板书设计】:
三段体 颜色 情绪 节奏 伴奏乐器
A● B● A●
▲【教学评价】: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随时进展反应,下节课,教师会对学生本节课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做出评价给出建议。课程完毕,教师对本节课的容和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 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展总结: 评价容 评价方式 自评 互评 教师评
▲【教学反思】:
能够正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能感受音乐的情绪 积极发言 喜欢这节课 5 / 6
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开展人的感官功能,培养人对音乐艺术的情感、态度、审美判断能力,培养高深的品德、美好的心灵;促进认知能力的开展,提高运用音乐艺术形式进展表达、交流的能力,开展想象力、创造性等。本节课的亮点是始终以学生主动聆听,主动分析为主线贯穿,采用奥尔夫教学法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游戏方式进展教学,单一的欣赏会使学生厌烦且不敢兴趣,所以我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流程,唱一唱、演一演、敲一敲,画一画这样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激起不同的兴趣。
本节课的缺乏时间上控制的不太好。教师的语言有些啰嗦在经典些才行。
执教人:扬 手机: :kathy8787126.
工作单位:薛城区邹坞中心小学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