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学校:大丰市小海镇第二中心小学
主持人:董奚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节奏,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则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生命。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却可以单独存在,一切音乐情绪都是以一定的节奏运动来体现的。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多样的节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接受,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现能力,使音乐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学生未来的音乐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教育之一的节奏课堂教学,在常驻试新的组织形式,注重儿童的主动投入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教学实践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深层次上还有待发生弹性的变化。教学中,我们常常仍然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设计总是从教师教的方面出发,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为主要的任务,教师更多的是接受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进行操作。奥尔夫却始终鼓励和提倡节奏教学“永远在发展中,在形成中,在流动中。”奥尔夫音乐教育,它唤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情感,是培养儿童音乐感觉和情感的金钥匙。奥尔夫的教学课堂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和组织过程。提供一个物品,一种观念,一段节奏,
然后提问“我们接下来干什么?”奥尔夫课堂是一种把结果显示于始端的艺术旅程。艺术过程的结果,是对隐藏在日常世界中的奇迹揭示。为此,我们根据目前儿童节奏教学的趋势和奥尔夫音乐原理的性质,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及本校实际,对儿童节奏的内容、方法、培养目标进行积极的探索,并进行一些尝试。我们除了常规节奏教学活动、兴趣活动、艺术活动外,还有计划地将奥尔夫的音乐理念注入到其他音乐教学中,让奥尔夫音乐理念走入每位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进行研究,有很大的实践价值。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是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唱、奏、动、听综合教学的音乐教育,同时它也是“为孩子们的音乐”,是创造性的儿童音乐教育,它是唤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情感,是培养儿童音乐感觉和情感的金钥匙。
节奏教学: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内容之一,节奏教学不仅能帮助儿童初步感知音乐,初步掌握音乐要素中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儿童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织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儿童基本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责任感。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我国在很早就对奥尔夫的教学理念进行研究,总结了很多经验并涌现出如陈一平、魏思敏等一批专家、学者。本课题是针对当前我校音乐新课程实验中开展的一项针对节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陈一平对节奏教学研究认为,节奏教学是适合儿童与生俱来的敲敲打打的本能,在节奏中儿童可以得到一种满足,满足感又建立了儿童的自信,通过节奏教学,儿童的音乐能力及非音乐能力均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许卓娅等对儿童节奏教学中的符号化活动探索和研究,所谓的符号化活动是指人作为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根据某种理由,将一事物作为另一事物的替代物的过程。他们认为音乐、语言、动作和绘画都可以成为这种符号化活动中的替代物或被替代物。
2、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培养教师运用奥尔夫节奏教学法参与音乐课堂教学的能力。为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奠定基础。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研究的目标:
1、通过奥尔夫音乐在节奏教学中的渗透,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儿童的节奏感、音乐感受力、表现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具体通过实验的前后测来体现。
2、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全面、和谐、自主地发展,形成良好的音乐教育模式。
3、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奥尔夫节奏教学法与小学音乐教学有效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2)研究的内容设计及重点:
1、了解学生的现状,发现学生在节奏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如何提高学生的节奏读、拍能力及创编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节奏感。歌曲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按节奏朗读歌词。
3、为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能力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措施。贴近生活,抓住生活节奏。通过模仿、体验、合作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近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4、如何在音乐节奏教学中结合奥尔夫教学方法参与课堂教学。
5、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欣赏教学中为音乐伴奏,抓住音乐的节奏,使学生在研究行动中得到发展。
五、研究的思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总的思路:
1、了解教师节奏教学水平的现状及学生节奏能力的现状。
2、如何提高教师运用奥尔夫节奏法参与课堂教学的能力。
3、为提高教师运用奥尔夫节奏法参与课堂教学需要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措施。
4、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教师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5、如何将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
6、通过此项实践研究,探索出可以在我区推广使用的奥尔夫节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的操作模式。
(二)研究的思路和过程设计:
准备阶段(2013年2月——3月)
1、成立课题组。
2、加强奥尔夫音乐的学习、收集相关资料。
3、进行方案设计,制定开发目标,研究确定各年段节奏教学的内容。
4、对有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领会奥尔夫理念、节奏教学模式。实施阶段(2013年4月——2013年9月)
1、开展调查活动,找出儿童节奏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2、本课题正式立项后,将根据专家的建议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理清研究的内容、调整研究方案,设计行动研究方案。
3、进行相关检测,了解对学生培养研究前后,学生节奏能力的变化。
4、根据各年段特点设计方案,开展研究,积极探索出奥尔夫节奏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5、不断学习和研究,设计一系列音乐节奏教学活动方案。
6、运用边实验、边思考、边提炼、边总结的方法,逐渐形成一些阶段成果,如教育现象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总结。
总结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1月)
1、整理分析与处理有关的数据、材料
2、整理相关的教学论文、案例等
3、课堂展示
4、撰写结题报告
5、在回顾、归纳、提炼、总结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形成课题最终成果。
(三)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教育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善于抓典型、抓全面,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交流,不断总结经验,经过再研究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1)行动研究法。总体上采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边总结。
(2)教育调查法。通过调查当前我校音乐课的教学,总结教师对学生节奏能力的培养方法和目前学生在节奏能力上存在的问题,找准研究的切入口和有效途径。
(3)个案研究法。
1、对于值得注意的学生个体,详细地描述个案,反映其研究前后的发展变化。
2、对于一堂典型的研究实验课,进行个案分析。
3、边研究边总结,整理个案研究的材料。
4、经验总结法。
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改有关论文。
六、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节奏是音乐的脉膊,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学生在学习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因此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音乐教学,而单调、乏味的节奏训练抑制了学生的兴趣。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从而热爱音乐。
本课题与其他课题的不同之处是:所有的实施过程都将会是教师自己亲自实践后进行总结出来的,非常有现实性、实践性、可操作性。
七、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
2、课堂教学案例
3、学生典型个案
4、论文、教学心得
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的选题来自于现存音乐教学中的问题,体现了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需要,对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大有益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读、拍及创编能力,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需要;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的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时间有保障。
3、课题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合理,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4、落实课题的组织管理,成立课题组,负责对方案的实施,定期开展课题组活动,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5、加强理论学习和具体操作的培训。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学习有关文献资料,及时修正研究计划,落实任务,及时交流并撰写课题研究的经验总结、教改论文等。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唐俊杰 副组长:刘启芹
成员:尹晓艳、吴海霞、刘峰、董海霞、周亚萍
课题报告执笔人:董奚
分工:课题组长和副组长负责监督课题完成进度,成员负责论文撰写、小结汇报、信息采集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