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代贵州侗族女子服饰研究
基于古代贵州侗族女子服饰研究
张国云 李 薇
摘要: 贵州地区的古代侗族是从百越民族中分离出来的一个独立民族,贵州侗族女子服饰目前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个区域。本文依据文献资料对古代贵州地区的侗族族群女子服饰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梳理,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侗族女子服饰的特点分析,寻找古代侗族女子服饰的形成原因以及其基本发展、演变的规律。
关键词:侗族;女子服饰 古代;
中图分类号:J18;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18 (2017) 04-0049-05
Research of Guizhou Dong women’s clothing in ancient times
Zhang Guoyun Li Wei
Abstract : The ancient Dong nationality in GuiZhou is an independent nation that is separated from the BaiYue ethnic-group. At present ,Dong women’s clothing of Guizhou is a well-preserved region in southwest ethnic minorities in our country relatively.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sorts ou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ong women’s clothing in ancient times of Guizhou.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ng women’s clothing in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and attempts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their basic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ancient Dong women’s clothing. Key words : Ancient times ; Dong ethnic-group; Women’s clothing引言
自宋始,侗族从百越民族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这一时期被称“仡伶”、“仡缆”,与侗族的自称“干”(Kaml)读音相同。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四中就明确记载了仡伶是独立的一个族群:“辰沅靖州蛮有犵狑、有犵獠、有犵榄、有犵偻、有山猺,俗以土著……”至元代,由于统治者对南方民族统称之为“蛮夷”,因此侗族也被称之为“洞蛮”。明清时期在汉文典籍中则改为“峝人”“、峒人”、“侗家”、“洞苗”等。如(明)田汝成在《炎徼纪闻 ·蛮夷》卷四中记载:“峝人,一曰峝蛮,散处于牂牁、舞蛮之界,在辰、沅者尤多。”可见从宋代开始,侗族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族群,并逐渐
①
建立了自己稳定的聚居区域。这一区域主要以湘黔贵三省交界为主,其中贵州黔东南为最主要的区域之一。
古老的侗族服饰在经历百越时期、宋代族群独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经历了四次重要的变革,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服饰文化。
树叶遮身兽肉当参, 无人来问常操心。”
②
《淮南子·原道训》中提到“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披发纹身,以免鳞虫;短绻不袴,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形象地描绘了侗族先民们近水而居的生活习俗,披发、文身、袴、短袂等体现了早期侗族服饰上衣下裳的造型特征。“短绻不袴”、“短袂攘卷”成为了侗族至今沿用并保留下来的服饰结构,这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次大的跨越。
至秦汉时期,侗族先民们从服饰的编结技艺发展到创造出染与织的技艺。在《后汉书·西南蛮夷列传》中记载:“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裳,制裁皆有尾形。”这里记载了织、染技艺以及服饰色彩、形制特征等。侗族先民们的染、
④
③
一、 从草叶、皮毛蔽体,编结百
草成衣到染以草实、织布制衣的时代
在《侗族祖宗》歌词中就有着“树叶遮身”的记载:
“Bav meix jai xil nyaenl tik denv,Ongl nyenc map haengk bens souc senl。
049
艺术设计研究
2017 04 / 冬
织、制裁技艺为后来的侗族服饰造型提供了一定的基础。隋唐时期,侗族族群依然属于百越民族中的一个族群,没有独立出来,在许多汉文典中称其为“蛮夷” “乌浒”“僚”等,这一时期侗族先民服饰中出现了以“斑布”为饰。如《隋书·地理类,中国往商,买入多取富焉……”可见海螺、玳瑁等作为外来的稀有商品,获取不易,因此南方各民族人们将其作为显示富贵和华丽的象征。对于地处西南的贵州侗族,相对于南部的各民族,交通较为闭塞,“海螺、犀象、玳瑁、珠玑、银、⑨
无裆的裤套,穿戴在腿部,适合骑马、山地行走等。在现代侗族女子服饰中缠裹在腿部的绑腿,有长至大腿、也有短至膝盖的,无裆,与明代的“袴”较为接近,由此可以推测明代的“短裙长袴”依然保存在现代的侗族女子服饰中。
志》中记录:“南郡、夷陵、竟陵、沔阳、沅陵、清江诸蛮本其所出,承盘瓠之后,故服章多以斑布为饰”。⑤
“斑布”即现代侗锦最原初的样式,以不同色彩的丝线织造出来不同纹样的一种面料,如在《南史·夷貊传上》中亦有“亦染成五色,织为斑布。”⑥
的记载。从汉代的“染以草实,好五色衣裳”发展到隋唐时期逐渐变成 ,侗族先民们的服饰从“染以五色”到“织五色”,不仅在技艺方面更加多样,服装形制与装饰也愈发丰富。
二、确立侗族女子服饰形制的时
代
宋代,随着政治重心的南移,尤其是南宋时期,经济也随之向南发展。这一时期,对黔之地少数民族的统治也逐渐加强,派遣官员推行儒家之学等,侗族族群自身也在不断迁徙和融合,形成了多个支系。仡狑(伶)、仡缆等是宋代古籍中对侗族族群的称呼,如在朱辅《溪蛮丛笑》中记载“五溪之蛮……今有五,曰苗,曰瑶,曰僚,曰仡伶,曰仡佬。”
⑦
宋代侗族服饰在沿袭了古代侗族先民们上衣下裳形制的同时,最为注重的是装饰品的佩戴方式,以此来强调和象征女子的不同身份。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四中描述侗族未嫁之女的饰品为:“辰、沅、靖州蛮有犵狑……,女未嫁者,以海螺为数珠挂颈上。”⑧
从中可以知道海螺作为项饰是象征着未婚女子的身份。结合·地理志》中记载说:“南越处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玑、银、铜、果、布之
050
铜、果”等外来商品则更加珍贵。因此,戴的饰品以此来体现女子未婚时身份的高贵和家境的富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 明代是侗族女子服饰配饰完
善的时代
明代,依据官方的古籍文献,侗族女子服饰形制中对上衣下裳有了更加具体的描绘,并出现了“包肚”“飘带”等配件,、装饰品的材质、形态与佩戴则更加具体。
田汝成在《炎徼紀聞·蛮夷》(卷四)中详细记载了侗族女性的服饰形制以及配件、饰品的佩戴等:“妇人短裙长袴,后垂刺繡一方,若绶胷(胸)亦如之,以银若铜锡为钱,编次绕身为饰,富羡者以金环缀耳,累累若贯珠也……”⑩
同样,在明弘治年间的《贵州图经新志》(卷七)中不仅对侗族女子服饰有着相类似的记载,而且记述了其穿戴方式和纹饰工艺。如“妇女之衣,长袴短裙,裙作细褶裙,后加布一幅,刺绣杂文如绶,胸前又加绣布一方,用银钱贯次为饰,头髻加木梳于后。好戴金银耳环,多至三五对,以线结于耳根,织花紬如锦,斜缝一尖于上为盖头。”⑪
长袴、细褶裙、肚兜、飘带以及耳环、木梳装饰品等的描述,构建出明代女子服装形制与饰品的整体穿戴样式。
首先,“短裙长袴”即今天侗族女子所穿着的褶裙与绑腿。“短裙长袴”的“袴” 在《说文》 中同“绔”,胫衣也。而在《释 名·释衣服》中又称:“袴,跨也,两股各跨别也。”可见“袴”是指长至大腿的、
其次,“后垂刺繡一方,若绶胷(胸)亦如之”。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对侗族女子服饰的主要配件(飘带⑫
与肚兜)的记载。“后垂刺繡一方”描述了侗女褶裙后部覆盖一块刺绣纹样的装饰物,这里可以看作与我国古代服饰中的“蔽后”相同。臀部位的一个配件,与穿戴在人体前部的蔽膝相对应,是我国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的一种服饰形制。如在《诗经·小雅·采菽》云:“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赤芾”为芾衣,指穿在腰臀部位的服饰配件即。在现代侗族服饰中,“蔽后”依然存在,常称之为“飘带”。“若绶胷(胸)亦如之”即佩戴在腰臀处的部件,亦可以穿戴在胸部。在《五溪蛮图志·别妇女》中记载:“胸前包肚辨尖齐,头上排钗裙下低。时样翻新苗妇女,动人心处细评批。” ⑬
《五溪蛮图志·风俗篇》又中提及饰胸前垂下。俗曰‘包肚’。未嫁,下际尖;已嫁,下际齐。”⑭
可知,“包肚”与“若绶胷(胸)亦如之”是指的同一服饰形制,由此可知,侗族女子服饰中的胸部部件为“包肚”。“包肚”的下摆造型不同而成为未婚女子与已婚女子区分身份的符号。
第三,“以银若铜锡为钱,编次绕身为饰,富羡者以金环缀耳,累累若贯珠也……”这是对配饰的材质与穿戴形式所作的详细记录,材质上以金、银、铜、锡替代了宋时期的海螺、玳瑁等外来商品,黄金则是装饰品材质中最为昂贵和彰显财富的一种,穿戴形式上也多以重为时尚。
“斑布”“蔽后”是古代汉族服饰中穿戴在人体腰“……或绸或布一幅,“以海螺为数珠挂颈上”作为侗族女子佩
“蔽后”《汉书服饰研究蒋玉秋 / 主持
基于古代贵州侗族女子服饰研究
图1:《百苗图》中阳洞罗汉苗女子银项圈、耳环装饰图2:《皇清职贡图》中罗汉苗女子银项圈与耳环装饰
⑯
四、 清代侗族女子服饰多样化与
礼仪服饰的形成
清代侗族族群因聚居区域的不同而形成众多的分支,在文献古籍中则以地名或风俗习惯而分别记载。如阳洞罗汉苗、洪州苗、六洞夷人、车寨苗、清江黑苗均以地名命名,楼居黑苗、黑楼苗、峒人、罗汉苗、洞苗、洞家苗等则以其风俗习惯命名。这些族群又因居住区域与语言的差别分为南部和北部两个支系。北部支系与汉族相近,交通便利,因此受到汉族文化影响较大,常称为“熟界”。南部的一些支系因其交通不便,与汉族交往甚少,属于未开发地带,常常被称为“生界”。服饰受到汉族的影响也较少。
侗族女子服饰在延续古代上衣下裳的形制、配饰基础上,吸收了汉族的服饰元素,使得服饰配件亦有所增加。技艺上则更加得丰富,刺绣、织锦、镶银成
为侗族女子服饰中的主要装饰手法,形成了以重绣、重锦、重银三种不同装饰风格的服饰形态,从而成为古代侗族女子服饰中较为丰富的一个时期,也是现代侗族女子服饰的重要基础。
“重银”是指侗族女子服饰中以银饰为主要装饰风格。银饰自明代始作为侗族服饰中的主要装饰材料之一,至清代则成为侗族南部支系中的女子服饰中一种装饰风格。如《百苗图》第四十三种的阳洞罗汉苗服饰为:“妇人鬓髪散绾,插木梳于额,以金银作连环耳坠,胸前刺绣一方,。从文字中可以看出银铜饰之”(图1)
阳洞这一地区的侗族女子服饰不仅以金、银作为饰品,亦用银、铜与刺绣结合作为服装纹样中的主要装饰材料。在《皇清职贡图》(卷八)中记载罗汉苗女子服饰“妇人散发绾,插木梳,数日必以水沃之。以金银作连环饰耳,衣以双带结背,长裈短裙,或止系长裙垂绣带一幅,曰衣尾,能
⑮
养蚕织锦”(图2)。由此可见,罗汉苗在配饰上延续明代的多重银饰佩戴方式,亦有织锦养蚕的习俗,银与刺绣结合形成主要的装饰特征。
“锦”为侗族女子服饰中的主要装饰风格。最早关于侗“锦”的记载即是隋唐时期侗族先民们所创造的“斑布”,随着侗族族群的成立,织造技艺的逐渐发展与成熟,至清代,织锦已经成为侗族女子的一种特殊技艺,也成为侗族女子服饰中的一种装饰风格。同时,“锦”也逐渐成为一种商品,成为人们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如在《黔南苗蛮图说》第七十九种峒人条记载峒人习性与服饰:“峒人又名峒丁。冬以芦花为御寒,在镇远府及石阡郎溪司者,多以苗姓。风俗与汉人同。妇女亦汉装,惟足穿草履。所织之布曰峒布,细而有纹。”可见清代峒人族群以及形成了“细而有纹的峒布”,即侗锦。
在《百苗图》(哈佛大学馆藏)中洪
⑰
051
艺术设计研究
2017 04 / 冬
图3:清代《百苗图》中洪州苗织彩锦与穿彩色织锦衣物
州苗被单独列出,在其第七十二种洪州苗条目中记载:“在黎平,妇人善织棉葛二布,《黔苗图说》(哈故有洪州葛布之名。”在佛大学馆藏)中记载:“女子善纺织棉葛二布,颇精细,多售于市,故有洪州葛布“葛布”为洪州的之名,在黎平府。”虽特色,但在《百苗图》的相应图册中可见 (图3),侗族女子纺织侗锦与穿戴侗锦也可以说明,清代的洪州地区,“锦”的织造技艺尤为精湛。
“重绣”的装饰风格是侗族女子服饰中的主要特色,不论是“重银”还是“重锦”风格,刺绣都融合在侗族女子服饰的装饰中。这里所强调的“重绣”仅仅是指服饰以刺绣为主的一种风格。这种强调刺绣风格的服饰主要分布在南侗地区的车寨苗以及相邻的侗族族群中。
车寨苗—车寨是地名,主要指的是居住在榕江县城附近车江一带的平坝地区;车寨苗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侗人。在《黔南苗蛮图说》中的则详细记录了车
⑲
⑱
寨侗人“工针黹”,即刺绣:“车寨苗,在古州城西北。其寨四面绕水,即车江也。男子汉装,勤艺业,妇女椎髻,以花布《百苗图》缠首,短衣长裙,工针黹。”在第七十四种车寨苗也相应记载了“女子工针指”这一特征。如图4是百苗图中的男女“行歌坐月”的场景。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女子上衣领口、袖口、衣摆处均装饰刺绣纹样;长至前裆的“包肚”亦以刺绣作为装饰,以及褶裙的裙摆处都以刺绣作为装饰。由此可见,女子服饰从内穿的“包肚”到外衣的缘饰,从上衣到褶裙,刺绣作为其主要的装饰手段。
清代侗族女子礼仪服饰的形成。在《黔南苗蛮图说》中描述:“妇人穿短衣,色裙细花,尖头鞋,胫卷以袴。未婚男女剪衣换带,则卜而嫁之,邻近女子邀数十人,各执蓝布伞往送,名曰送亲。……在黎平府。”文字对侗族女子出嫁时的服饰、场景进行了图文记录,为我们提供了清代侗族礼仪服饰的基本造型特征:以上衣
㉑
⑳
下裳为基本结构、披肩,上衣、褶裙以多色的边缘装饰为主,尖头绣花鞋,绑腿至大腿处等(图4、5)。
从目前的文献资料上可以看出,从百越时期到宋代侗族作为独立族群出现,关于披肩在各文献典籍中涉及侗族服饰的记载中都未提及。明代,对侗族服饰记载最为详细的弘治年间的《贵州图经新志》,也没有提到侗族女性服饰中有披肩的存在。清代,在文献中也没有相关记载,唯独在嘉庆年间陈浩绘制的《百苗图》中六洞夷人女子出嫁服饰中明确描绘着披肩的形象。光绪年间桂馥绘制的《黔南苗蛮图说》中的六洞夷人也描绘着侗族出嫁女子服饰中的披肩样式,二者所描绘的披肩穿戴方式与形制都非常接近(图5)。显然,依据文献可以推测侗族披肩最早出现在清代中后期,它是女子礼仪服饰中的一部分。
披肩在我国传统的服饰中,最初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所穿戴,直至唐代,依
052
服饰研究蒋玉秋 / 主持
基于古代贵州侗族女子服饰研究
结语
综上,古代侗族先民们从结草成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8年。
⑲
黔苗图说[Harvard University-Harvard College Library Harvard-Yenching Library. (China 图4:《苗蛮图说》(哈佛大学馆藏)中六洞夷人女子出嫁与送亲服饰中的披肩
图5:《黔南苗蛮图说》中六洞夷人女子出嫁服饰中的披肩
然为舞女和歌妓的服饰。宋代开始分为霞帔和直帔,霞帔成为命妇的身份象征。至明清时期,其成为宫廷礼仪服饰的主要配件之一,也成为我国汉族女子出嫁服饰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即“凤冠霞帔”。结合侗族女子出嫁服饰中的披肩造型,可以说古代侗族礼仪服饰受到汉族礼仪服饰的影响,是侗汉服饰相互交融的集合体。
织布制衣、五色斑布等造物过程中寻找并创造出材料语言、技艺手法和造型符号,建立了上衣下裳的古代侗族服饰基本形制。构建了以“包肚”、“飘带”为服饰配件,以银饰、刺绣、织锦为装饰风格的侗族服饰。同时伴随着古代侗族服饰发展侗族女子编、染、织技艺也日渐成熟。
注释:
① [明]田汝成著:《炎徼纪闻》 (卷四),清指海本。②⑩ 王胜先著:《侗族文化与习俗》,贵阳: 贵州
民族出版社, 1989年,第14、42页。③
刘安撰:《淮南子·原道训》,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0年,第20页。
④ [晋]
范晔著:《后汉书》,北京: 长城出版社,
1999年,第574页。
⑤ [唐]魏徵撰:《隋书》, 北京: 中华书局, 1973年,
第898页。
⑥ “古贝者,树名也,其华成时如鹅毳,抽其绪
纺之以作布,布纻布不殊。亦染成五色,织为斑布。”详见[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299页。
⑦[宋]朱辅撰:《溪蛮丛笑》,明夷門廣牘本。⑧[宋
]陆游撰:《老学庵笔记》(卷四),明津逮秘书本。
⑨[汉]班固撰:《漢書》(卷九十五), 清乾隆武
英殿刻本,第1450页。
⑪ [
明]沈痒修,赵瓒纂:《贵州图经新志》(卷七),北京图书馆藏,明弘治刊刻传抄本影印。⑫
飘带:即侗族女子围系在臀部的一种服饰配件,由于在各古籍中没有明确其名称,在本文中依据田野考察中侗族老人的口述而命名。
⑬⑭[明]沈瓒 撰, [清]李涌 重编, 陈心传 补编,
伍新福 校点:《五溪蛮图志》,长沙: 岳麓书社,2012年。
⑮⑱苗蛮图说 [Harvard University-Harvard College
Library Harvard-Yenching Library.(China between 1736 and 1911)],第七十七种黑楼苗,第七十七种黑楼苗。
⑯ [清]傅恒等编著:《皇清职贡图》, 扬州: 广陵书社, 2008年。
⑰⑳㉑李德龙著:《黔南苗蛮图说研究》,北京:
between 1736 and 1911)],黑仲家条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母性
文化视野下西南‘非遗’侗族服饰研究”(项目编号:16BG124)阶段性成果。
张国云 重庆大学电影学院 副教授 李 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 博导
0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