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报告制度
为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每年春、秋两季,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对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并以县为单位,将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情况及时上报市教育局。
二、每年春、秋两季,学校按照校历组织开学,报到注册结束,班主任第一时间清查本班学生到校注册情况,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入学、流动(正常休学、复学和转学以及无原因未注册的)情况,及时向学校报告。
三、对在学校规定报到注册时间内尚未到校的学生,学校和班主任应及时与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联系,督促其送子女入学,劝学工作直至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启动劝返复学程序为止。
四、学校建立缺勤学生台账,在开学第二周内组织班主任、学科教师联系村(居委会)干部进行缺勤学生家访劝返,每次劝返要做好记录。经2次以上劝返无效的,3日内将名册上报乡(镇、办事处)教育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由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启动劝返入学程序,直至有结果为止。
五、村委会要做好本村学生的网格化管理,特别是假期,以自然村寨为单位,重点管理初中学生,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如发现学生外出打工,及时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启动劝返复学程序,直至有结果为止。
六、各学校要实行课间巡查,每节课前清点学生人数,发现学生逃学,及时报告上课教师,上课教师将学生逃课情况报告班主任,由班主任及时与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联系,追踪学生去向,其中,每天上午、下午第一节课之前要清点学生人数,同时将情况向当天值日教师报告,值日教师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制定的校务日志填报学生出勤情况,并统计无故缺旷学生报告学校。
七、各学校门卫要严格执行进出学校登记制度,对课间离校的学生要严格手续,无完备手续,不得离校。
八、学生临时有事不请假不到校,或私自外出不到校等,学生家长要及时联系学校,报告学生去向。如果学生外出打工,家长及时向学校和村委会报告,并积极与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以及学校做好学生的劝返工作。
九、无故旷课达一周以上,具体去向明确,经学校第二周两次以上劝返未果的,学校填报学生名单报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启动劝返复学程序;对具体去向不明的,由学校和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共同向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和当地派出所报告并进行追踪巡查,直至有结果为止。
十、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毕节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辍学生
劝返复学制度
为切实加强中小学校控辍保学工作,动员辍学生返校就读,提高入学率,降低辍学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劝返复学工作由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以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为责任主体,公安派出所、民政部门、村(居)委会和学校等部门配合做好有关工作。
二、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失学后经组织动员后仍不上学的,或因其他原因失学一个月以上的,认定为辍学生。
三、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根据学校上报的辍学生名册,落实相关工作人员和责任,组织实施劝返工作。经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组织劝返仍不复学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对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下达《敦返复学通知书》,依法敦促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送子女入学。
各学校负责对学生入学情况进行清理,建立辍学生台账,进行家访动员,按规定时限逐级将辍学生花名册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协助村(居)委会和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劝返动员辍学生复学。
公安派出所负责对失踪学生进行追踪。
四、辍学生经劝返复学后,应在本校辍学生台帐中消帐,办理相关手续,及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五、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切实履行监护职责,无正当理由,未依照《义务教育法》、《贵州省义务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六、任何用人单位不得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得以收留流浪儿童为名变相招用。
七、孤儿和流浪人员中的适龄儿童、少年,在未找到或者未确定监护人前,由救助、收养机构送其就近入学。
八、因劝返工作不力,辍学率超过省颁布的控制范围,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控辍保学责任追究办法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九、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毕节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 留守儿童少年帮扶制度
为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维护社会稳定,不断提高巩固义务教育水平,促进留守儿童少年快乐、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健全以市、县(自治县、区)政府主导,民政、教育、公安、妇联、团委、文明办、财政、司法等有关部门参与的留守儿童少年关爱服务体系,依托政府、部门、社会力量构建家庭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立体关爱网络。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落实相关法律政策,共同做好留守儿童少年工作。
二、完善留守儿童少年普查登记制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由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乡(镇、办事处)教育管理机构、学校、公安派出所、村(居委会)组织排查所在区域留守儿童少年底数,建立健全每个留守儿童少年档案,对监护人情况、父母外出打工地点、时间,留守儿童少年的教育、心理、安全需求、结对帮扶情况进行登记,密切关注留守儿童少年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成长变化等。
三、完善结对帮扶制度,以县(自治县、区)为单位,动员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教师、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签订留守儿童少年帮扶协议,确保留守儿童少年受到“一对一”或“一对几”的结对帮扶。
四、市、县(自治县、区)开展的党建“1+1”结对帮扶联系点或其他各种形式的帮扶联系点,必须把关爱留守儿童少年作为帮扶的重要内容,制定帮扶方案,落实帮扶计划。
市、县(自治县、区)党委、政府及部门党员干部必须带头结对帮扶1名以上留守儿童少年,结合帮扶对象实际开展捐资助学、心理指导、精神关怀等,记录关爱受助留守儿童少年关爱笔记。结对帮扶期限直至受助对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或者留守儿童少年身份结束。
五、以学校为主阵地,学校教职工要实行“1+1”或“1+几”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少年。每位帮扶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定期家访,及时掌握帮扶儿童的思想动态,积极为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结对帮扶期限直至受助对象完成在该校的学业,或者留守儿童少年身份结束。
六、市、县(自治县、区)政府、团委、妇联、民政等职能部门要大力通过开展“春蕾计划”、关爱留守儿童少年志愿服务活动等,鼓励社会力量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少年。
七、父母外出务工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并签订委托协议。
将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乡(镇、办事处)教育管理机构、派出所、学校、村(居)委会纳入留守儿童少年的监护体系。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要有效督促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认真履行监护职能。派出所、村(居委会)要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侵害留守儿童少年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教育。学校保护要成为留守儿童少年家庭监护的补充。对于失去父母及其他监护人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少年,村(居)委会、村民组履行法律规定的监护职能。
八、公安、检察院、法院和司法部门要制定措施,延伸司法服务职能,完善对留守儿童少年的法律服务体系,为留守儿童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通过开展法制教育、维权护法、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等法律服务,加大对留守儿童少年的司法保护力度,切实维护留守儿童少年合法权益。
九、各县(自治县、区)政府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向留守儿童少年集中的学校和农村地区倾斜。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应设立留守儿童少年之家等公共服务阵地。
寄宿制学校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少年的住宿需求。学校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少年之家、亲情关爱室等关爱留守儿童少年平台,确保每月让每位留守儿童少年与父母通一次电话或视频沟通,加强留守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咨询。组织留守儿童少年积极参加乡村学校少年宫、留守儿童少年之家的活动。
十、市、县(自治县、区)按行政、事业公用经费的8%设立贫困留守儿童关爱基金,专项用于留守儿童、少年的救助和帮扶。
十一、各县(自治县、区)、乡(镇、办事处)民政部门在认真排查辖区内的贫困留守儿童少年的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的贫困留守儿童少年全部纳入享受城乡低保范围,切实解决生活困难。
十二、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毕节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籍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对学生的入学和流动做到依法管理,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特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体制
1.小学阶段学校(含民办学校)小学生学籍按属地管理原则由乡(镇、办事处)中心校(教育管理中心)管理,并上报县(自治县、区)教育局备案。
2.初中阶段学校(独立初中、九年制学校、完全中学,含民办学校)初中学生学籍由县(自治县、区)教育局管理。
二、新生入学
3. 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七年级严格执行《入学通知书》制度,由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送达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后,由学校按统编学籍号登记造册,上报县(自治县、区)教育局审核备案即取得学籍,学籍档案建立后需更名的,应持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证明方能更正。
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到外地就读,由学生户籍地学校填写义务教育内交外登记表,与本校就读学生一起上报,并出具何时到何地何学校就读的证明。
4.各中小学校招收服务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少年,并按《毕节市教育局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工作的通知》(毕教通〔2012〕249号)要求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
三、转学 5.初中转学。
(1)乡(镇、办事处)、县(自治县、区)间转学:须由学生家长提出申请,经转入、转出学校双方同意,由接收学校持相关证明、学籍档案到县(自治县、区)教育局办理转学手续。严禁诱导学困生转学。
(2)由市内转出市外,按转入地有关规定办理。向原就读学校提交就读证明。 (3)原则上县域内初三(九年级)学生不予办理转学手续。 (4)学校不得接收转学手续不完善的学生。 6.小学转学。
(1)乡(镇)内原则上不准转学,如特殊情况需转学,由学生父母提出申请,转入转出学校同意,报乡(镇、办事处)中心校(教育管理中心)同意,办理转学手续。跨乡镇转学,须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乡(镇、办事处)中心校(教育管理中心)同意,方可办理转学手续,并定期(每年春季学期于4月10日前,秋季学期于10月10日前)报县(自治县、区)教育局备案。严禁诱导学困生转学。
(2)由市内转出市外,按转入地有关规定办理。向原就读学校提交就读证明。 (3)学校不得接收转学手续不完善的学生。 四、借读
7.义务教育阶段的借读是指学生不在本人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读,按义务教育内交外、外交内的规定办理,学生需把就读学校的证明交到户籍所在地中心校备案。
五、休学与退学
8.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须持乡在乡(镇、办事处)以上(含乡镇级)医疗证明,经学校审查,小学由当地乡(镇、办事处)教育管理部门批准,初中由县(自治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9.休学期限一般为一年。休学期间,保留学籍,休学期满仍不能复学者,应持规定级别的医院证明,续办休学手续。
10.学生休学期满要求复学,应由本人提出申请,患传染病的,须持规定级别医院证明,学校审查核准,小学报乡镇中心校、初中报县(自治县、区)教育局备案后,方可复学。
1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除丧失学习能力外,不准退学。擅自退学的视为辍学。 六、留级
12.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不准留级。 七、毕业
13.小学、初中学生接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经考核德、智、体等方面达到合格要求,准予毕业,可以发给义务教育证书。义务教育证书应注明其学历水平。初中义务教育证书由县(自治县、区)教育局审定、备案、加盖钢印。
八、其他
14.学生正常和非正常死亡,学校都应及时报告县(自治县、区)教育局,并在60天内注销学籍;属于非正常死亡的,按程序报市教育局备案。
15.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毕节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控辍保学
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为了强化全市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制和实效性,扎扎实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有效降低辍学率,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市人民政府每年对县(自治县、区)和乡(镇、办事处)控辍保学工作进行两次排名:第一次为6月下旬,第二次为12月上旬。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超过省规定标准的后2位县(自治县、区)政府和后10位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进行责任追究。
二、在全市控辍保学工作第一次排名后2位的县(自治县、区)和后10位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且辍学率超过省规定标准的,由市长约谈县(自治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由分管副市长约谈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自治县、区)长、教育局长、乡(镇)长(办事处主任)。
三、当年内,连续两次排名后2位的县(自治县、区)和连续两次排名后10位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领导班子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一等奖”,县(自治县、区)长、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自治县、区)长、教育局长、乡(镇)长(办事处主任)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党政主要领导在县级政府教育工作履职情况考核评估中定为不合格;对控辍保学工作履职不力,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对相关责任领导严格责任追究,直至免职、降职处理。
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未采取措施组织和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或者防止辍学的,由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五、市、县(自治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每年进行两次督查,对违反有关用工规定接纳未成年人,导致适龄儿童、少年辍学的用工单位进行查处。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的,由主管部门依法进行查处。
六、在控辍保学工作中,隐瞒事实、弄虚作假,造成影响的,按情节轻重由上级责任单位给予相关责任人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按干部管理权限,给予纪律处分。
七、未按规定按时送子女入学或子女中途辍学后,未积极配合学校、村(居委会)和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动员子女复学的家长,由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处理。
八、依法追究遗弃未成年人父母或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对未成年子女未认真履行父母或监护人职责,造成未成年人死亡等重大事故发生的,由公安机关等部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九、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应结合实际,制定本县(自治县、区)中小学控辍保学责任追究办法。
十、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