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业生态学》习题

2021-10-26 来源:欧得旅游网
《农业生态学》习题

第一篇:《农业生态学》习题

《农业生态学》习题

1、什么是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

2、为什么说农业生态与自然生态不完全一致? 3、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4、生态学史前奠基人、创始人及其代表著作是什么? 5、谈一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6、名词解释:系统的整合特性、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解列

7.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 8、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各有哪些类型? 9、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与功能是什么? 10、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1、食物链加环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12、什么是生命延续的本质?为什么?

13、为什么说“农业生态系统是深深地打下了人类社会印记的生态系统,是被人

类驯化了的生态系统?

14、名词解释:种群、内禀自然增长率、环境容纳量、化感作用 15、种群波动的主要原因与调节方式有哪些? 16、种群的生态对策的类型与特点是什么?

17、生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有哪些?在农业上如何应用? 18、试分析Logistic方程中,K/2点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19、简述捕食的意义? 20、简述超级补偿规律? 21、简述竞争排斥原理?

22、名词解释: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生态优势种、顶级群落 23、群落演替的含义是什么?描述其演替过程。

24、如何利用群落演替理论建造合理的农业群落? 25、简述植物群落分布的一般规律? 26、简述多元顶极群落的内容?

27、举例说明农业生物有哪些垂直结构形式? 28、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有什么影响? 29、简述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30、名词解释:环境、生态型、生活型、生态位、物候 31、什么是限制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 3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33、简述稻田养鱼的生态学意义? 34、综述森林的生态效应。 35、简述农田生物的生态作用?

36、名词解释:食物链、营养级、生态金字塔、十分之一定律、耗散结构、初级

生产、次级生产、辅助能

37、农业生态系统中主要的能流途径有哪些? 38、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调控途径是什么?

39、为什么一般食物链的营养级不会超过4-5级? 40、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生态金字塔的倒置现象?为什么? 41、简述提高农田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42、名词解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放大作用 43、什么是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44、温室效应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哪些重大影响?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办法是什么?

45、农业生态系统氮素的主要输入和输出途径有哪些?如何合理利用?

46、土壤有机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何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

47、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48、试述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49、简述钾素循环的特点? 50、简述养分循环的特点?

51、从合理利用氮素和能源来考虑,利用作物秸秆比较有利的方法是什么?

52、名词解释:成本外摊、收益外泄

53、举例说明农业生态系统中有那些自然信息流和人工信息流,它们之间的区别

如何?

54、能流、物流与资金流的关系?

55、成本外摊和收益外泄发生的原因何在,如何克服这种现象? 56、论述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特点及调控途径? 57、有哪些自然调控的方式?

58、什么是农业资源?农业资源如何分类? 59、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60、为什么说人为因素是水土流失、沙漠化和盐碱化形成的重要因素?水土流失

和沙漠化的防治有哪些措施?

61、什么是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源有哪些?水污染对农作物有什么危害?

62、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63、简述中国有哪些主要的生态问题? 64、为什么在冬季容易形成大气污染事件? 65、什么叫大气的的自净能力?它包括哪些内容?

66、什么是生态农业?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有什么区别? 67、中国生态农业的原理及主要技术是什么?

68、分析“典型生态农业模式”应用到哪些生态学原理? 第二篇:农业生态学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经典生态学: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群落,景观,生物圈 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 , 将农

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 , 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和各组分间的能量、物质、信息流的方式和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 营养级:食物链上能量和物质被暂时储存和停留的位置亦即每一种生物所处的位置(环节)称为营养级。

生态金字塔:能量通过营养级逐级减少,如果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流量,由低到高画成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称为能量锥体或金字塔。

生态效率: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关系。林德曼定律(十分之一定律):能量沿营养级的移动时,逐级变小,后一营养级只能是前一营养级能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球上的各种化学元素和营养物质在自然动力和生物动力的作用下,在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内,乃至整个生物图里,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流动和循环的过程,就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简称生物地化循环。

地质大循环:指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生物有机体再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

回环境,经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后,再被生物利用的过程。

系统构成的条件:①由一些要素组成;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③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产生跟各个组成成分不同的新功能,即整体功能。

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组分的整体性,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初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②是一个有生命的开放式的功能系统;③一个生态系统占据一定的空间并随时间发生演变;④生态系统内部保持有一定的平衡关系。生态系统的功能: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①生物组分(经人工驯化的农业生物,最重要的调节者与主体消费者——人类)②环境组分(自然环境组分,人工环境组分)。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组分结构,时空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①能量流——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包括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②物质流。③信息流。④价值流。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1.生物构成方面: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经人工驯化培育的农业生物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特定环境下经生物种群间、生物与环境间长期相互适应形成的自然生物群落②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结构单一,物种多样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

2.环境条件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受到人类的调控与改造,以便农业生物能够更加高效地转化出人类所需的各种农副产品 3.结构与功能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既包含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组分又包含了社会经济因素的组分。

4.稳定机制方面自然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建立了复杂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形成了自然的自我调节

稳定机制,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发展农业生态系统因生物种类减少,食物链结构变短,自然调节的稳定机制被削弱,生物小循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多层次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生物放大作用(食物链浓集效应):某些物质当他们沿食物链移动时,既不被呼吸消耗,又不容易被排泄,而是浓集在有机体的组织中的现象。

种群: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总和 生态密度:指单位栖息生物实际占有空间内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生态出生率(实际出生率):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量,它受生殖季节、一年生殖次数、一次产仔数量、妊娠期长短和孵化期长短、以及环境条件、营养状况和种群密度等因素影响。

生态对策: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对某一些特定的生态压力所采取的生活史或行为模式。

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密度改变时,就必定会对相邻个体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群落: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环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群落最小面积(表现面积):指能够包括群落中绝大多数的生物种类和表现出该群落一般结构特征的最小面积。

物种多样性: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层片:是群落的结构单元,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一致性和一定小环境的种类组合。生态位: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增加的现象称边缘交应。

生物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

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的现象。

趋异适应: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差异,长期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不同个体群之间在形态、生理等方面产生的相应生态变异。

生态型: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具有类似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物种类群。

贝格曼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下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稳定性:生态系统与其组成成分(种群或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干扰所带来的影响和破坏能够自我调控、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使其内部稳定的能力。

系统的功能组分冗余:在一个系统中,具有同一功能的组分数量超过必须的数量,处于备用状态,这称为系统的功能组分冗余。系统的反馈作用:系统的运行结果作为控制信息(反馈信息),回到系统调控中心,对系统未来动态产生影响,这种作用过程称系统的反馈作用。

生态系统的三种结构: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农业生态系统

食物网的类型: 草牧食物链,腐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混合食物

链。地质大循环的特点:时间长、范围广,是闭合式循环。生物小循环的特点: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式的循环。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竞争排斥原理:对环境资源要求很相似的两个物种,由于对食物或生活资源而竞争,使两个物种不能长期共存,最后竞争力弱的物种部分灭亡或被取代。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三种类型的循环:水循环、气相型循环、沉积型循环。

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土壤植物动物土壤的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该模式包括三个主要养分库,即植物库、家畜库和土壤有效养分库。

次级种群参数:性比、年龄分布、种群增长率、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

种群的年龄结构:年龄锥体有三种类型:下降、稳定和增长型。 种群增长模型: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Nt+1=N0λt,如果λ>1,则种群上升;λ=1,种群稳定;λ<1,种群下降;λ=0,雌体无繁殖,种群在一代,中灭亡。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①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②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③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④减速期,个体数超过 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⑤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种群间相互关系:①正相互作用;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②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和寄生。决定群落的外貌因素:①植物的生活型②组成物种③植物的季相④植物的生活期。任何一个生物群落的形成,一般都具有这样几个过程:迁移、定居、竞争、反应。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根据起始基质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光的生态作用体现在光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影响生物分布的三个条件:光,温度,水。

系统的自我稳定性下降。

5.生产力特点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较高的光能利用率。

6.开放程度方面两者均是开放性的系统,但农业生态系统要高于自然生态系统。

7.能流特征方面因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输入与输出的开放系统,系统内自我维持的能量很少。

8.养分循环方面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养分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9.服从规律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同时受到自然与社会经济规律即双重规律的支配。

10.运行的“目标”方面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目标”是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生物利用,并使生物现存量达到最大;农业生态系统运行“目标”是使农业生产在有限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制约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各个营养级逐级减少的原因:

①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总有一部分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②各营养级的同化率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总有一部分变成排泄物而留于环境中,为分解者生物所利用;③各营养级生物要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总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变成热能而耗散掉,这一点很重要。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第一条路径(主路径):能量沿食物链各营养级流动,每一营养级均将上一级转化而来的部分能量固定,但最终随着生物体的衰老死亡,分解归还于环境;第二条路径:各个营养级中的部分已死亡的生物有机体进入到腐食食物链,变为CO2、H2O等,能量以热量形式散发;第三条路径:呼吸作用,维持生命代谢。

能量流动的途径特点:①能流是单向流动②能流是能量不断递减的过程③能量流动的途径和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效率的特点:大型动物的生长率低于小型动物。老年动物的生长率低于幼年动物。肉食动物的同化效率高于植食动物。草原生态

系统中的植食动物比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食动物能利用较多的初级生产量。恒温动物的同化效率很高,但生长效率极低。变温动物的同化效率比较低,但生长效率极高。变温动物的总能量转化效率要比恒温动物高的多。变温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更有效的“生产者”。

能流分析的步骤:①确定系统的边界②确定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③确定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实物能量流动或输入输出量④将实物量转化为能量⑤绘制能流图⑥能流分析:包括输入能量的结构分析、输出能量的结构分析、能量转化效率分析、综合分析与评价。

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调控途径:①扩源:扩大绿色植被面积②强库:一是从生物体本身对能量的贮存能力和转化效率考虑;二是从外界生存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考虑,加强辅助能的投入③截流:通过各种渠道将能量尽可能地截留在农业生态系统之内,扩大流通量,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④减耗:降低消耗,节约能源。

生态系统内能流与物流的关系:①都增循“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原则;②能流是物流的动力,物流是能流的载体;③能流是单向流动,只能利用一次;而物流是往复循环,可重复利用;④物质在流动过程中只会改变形态而不会消失,可在系统内永恒循环;⑤而能流会在转化过程中逐渐衰变,最终转变为低效热能,离开生态系统。

养分循环特点:有较高的养分输入率和输出率;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养分保持能力弱,流失率较高;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

养分循环的调节:①调节的基本原则:合理输入;建立养分再生机制;强调养分保蓄,供求同步;充实有机质库;提高投入效率;系统的整体优化。②调节的具体途径:合理安排归还率较高的作物及类型;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用养结合)。农林牧相结合,发展沼气,解决生活能源问题,促使秸秆还田。农产品就地加工,提高物质的归还率。

种群的特征;①数量特征;种群参数变化是种群动态的重要体现。②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③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

基因库。

生态对策的特征:r-对策: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增殖率(r)高,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种栖息环境,种群数量常出现大起大落的突发性波动,如农田中的昆虫、杂草等。k-对策:个体较大,寿命长,存活率高,适应于稳定的栖息生境,扩散能力弱,但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种群密度较稳定,常保持在 k 水平,如乔木、大型肉食动物。利用r 型生物加速物质的循环利用,利用k 型生物稳定环境。

种群间相互关系在农业生产中应用:①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作;②稻田养鱼、养鸭、养萍等;③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相利用。

群落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外貌;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形成群落环境;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一定的动态特征;一定的分布范围;群落的边界特特征。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①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②亚优势种: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在复层群落中,它通常位于下层。③伴生种:伴生种为群落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④偶见种或稀见种:偶见种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多半是由于种群本身数量稀少的缘故。

群落的结构要素:①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植物的生活型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②生长型: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分成的不同类群。生长型反映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相同的环境条件具有相似的生长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①因子的多样性和对生物起作用的综合性(生态因子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②主导因子作

用(生态因子的非等价);③直接和间接作用(直接因子:直接对生物发生影响的生态因子,间接因子: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对生物发生影响生态因子);④阶段性作用(生物发育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⑤不可替代性和相互补偿性(生态因子间不可替代,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

自然调控的方式:①程序调控;②随动调控;③最优调控;④稳态调控。

生态系统健康原理:动态性原理,层次性原理,创造性原理,有限性原理,多样性原理,人是特殊组分原理。 第三篇:农业生态学

浅谈生态农业

农学院 农村与区域发展 纪朋涛 201161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令世界瞩目。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环节,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深思,比如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现象日益加重。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寻求一条科学,环境友好,可持续的道路势在必行。而生态农业的出现使得大家眼前一亮,因为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完全符合当今科学的发展观。因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十分必要,因为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和谐型社会。因此在这里我要小谈一下生态农业,让大家对生态农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关键词:农业 生态农业 小谈 经济发展

一、生态农业的定义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而在中国生态农业又有了新的环境,有了新的特色。我们可以概

括其为中国生态农业,其基本内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二、生态农业的特点

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也体现出了其基本特点。 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三、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到目前为止主要发展成为了以下几种模式:

(1)时空结构型。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

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是在时间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具体有果林地立体间套模式、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水域立体养殖模式,农户庭院立体种养模式等。

(2)食物链型。这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的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具体有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加工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等。

(3)时空食物链综合型。这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型的有机结合,使系统中的物质得以高效生产和多次利用,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高效益的模式类型。

四、生态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刚刚起步,因此它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总结一下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而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只有合理解决这些问题以后我们才能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

1、理论基础上的不完备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科学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科学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种分组有了一定、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对于这些分组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

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产农业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藕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与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

间的界限,应当是多科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2、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的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3、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缺乏对土地、水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的主动性,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子,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4、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持、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尽管必

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与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起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5、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能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之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这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式,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再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五、生态农业的作用。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大势所趋,因为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相对来说还比较缓慢,还不能跟上工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现象,这些现象对于农业的发展大为不利。但是发展生态农业,却能使我们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有利于保护好现有的环境。因此我们只能在发展农业时走一条科学的道路。生态农业在区域发展的规划与实施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应是最大的。因为在区域发展时,通过生态农业我们可以整合整个区域的所有资源与人力以及财力,并合理分配他们,使他们在基础便达到最佳配置,取得最佳成果。因此在发展区域经济时我们应首先考虑生态农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基础的科学配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

第四篇: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重点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首先提出生态学 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列提出“生态系统” 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食物链”“生态金字塔” 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写成《生态学基础》

生态系统:是指由环境和占据该环境并联系在一起的生命有机体所构成的动态整体。

生态系统特点:1具有生命性。2具有地区性。3具有演替性。4具有动态平衡性。5具有开放性。按人为干预程度划分1自然生态系统2驯化生态系统3人工生态系统

热力学第一定律:自然界发生的所有现象中,能量不会消失也不会创造,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数量)

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传递方向和转化效率)能够保持较高的自由能和较低的熵值。

初级生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能量的过程称初级生产 总初级生产力(pg)指在一定面积上、一定时间内植物合成的有机物质总量。

次级生产者:初级生产者以外的其它有机体,利用初级产品进行物质生产,能量积累的过程。十分之一定律:次级生产者转化初级生产的产品过程,大约只有10%转化为次级产品的能量

食物链:源于绿色植物的食物能,能过一系列取食与被取食的转化关系,使各生物有机体紧密联系的营养序列。类型:根据能流发端、生物成员取食方法及食性不同,可划分为1捕食食物链(草牧或活食食物链)2腐食食物链3寄生食物链

生态金字塔可分1数量金字塔2生物量金字塔3能量金字塔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路径:1植物—草食动物—食肉动物2各营养级中的一部分死亡的生物有机体、排泄物和残留体进入腐生食物链,在分解者作用下,被还原为CO2、H2O和无机物质。3各营养级生物有机体在代谢过程中都要呼吸消耗能量,并以热能形式消散于环境。

特点!进出的平衡性2不可逆转性(单向、非循环)3耗损性 “十分之一定律”著名生态学家林德曼发现,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率在5-20%之间,平均10%,大约有10%的能量转变为下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其余90%消耗于采食者的选择浪费,排泄和呼吸消耗,这就是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

根据“十分之一定律”,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改善食物结构,多吃肉、奶、蛋,就必须注意维持一定的人地比例和努力提高初级生产和能量在营养级之间的转化效率;否则,在人多地少,生产力低下,转化效率不高的国家和地区,缩短食物链,以素食为主。

物质循环的特点:1可循环往复利用2物质流和能量流密不可3生物在循环中占有特殊地位4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稳态机制

水循环中的主要问题是:1,地区间分布不均匀2.过度开采,形成“地下漏斗3.水资源污染。碳循环中的突出问题:产生“温室效应”

磷循环中的问题是:1.全世界磷的贮量有限,磷是不可代替资源。2大量使用打破原有平衡,带来环境问题 环境:存在于生物有机体周围的影响有机体生命活动的所有外界力量、物理条件(光、热、水、土、气)及其它有机体的总和

生态环境:生态因子的总和。

生境:指生物有机体居住的地方,是具体的特定地段上对生物起作用的环境总和。

生物圈指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上限达海平面以上10Km以上的高度,下限达海平面以下12Km深处。植物对不同光照强度的适应,可分阳性、阴性、耐阴植物。

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和要求可分酸土、碱土和中性植物。 耐性定律: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有一个生态学最小和最大最的界限,限存在一个最低限和一个最高限,两限之间称耐性范围。

限制因子的应用1某地适种作物的确定2原有生态条件的改造3确定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及解决途径4指示植物的利用。

生物的生态适应1生态型(分气候、土壤、生物生态型)2生活型 生态位:一个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而这种位

置和状况决定了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行为。

内禀增长率:当建立了稳定不变的年龄分布时,这时的种群在无限制条件下的增长率,也称做生物潜能。指数增长常见于细菌,浮游生物,某此昆虫及一个生杂草。

种群波动的情况1非周期性的波动;2周期性的波动。原因:1非密度制约2密度制约

生态对策:指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

r对策:体积小、数量多、寿命短、存活率低,但繁殖率高,具较大的扩散能力(昆虫、杂草、细菌及一年生短命植物)

k对策(多年生种子植物,乔木,脊椎动物) 正相互作用:互利共生(豆科植物与固氮细菌)

生物种间的他感效应:由生物体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能在生物体间传递信息,并导致生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又称克生作用。

农业生产中对种间关系的利用:1利用种群间的互利共生、互容关系,实行间作套种、人工混合林的建立。2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关系3利用种群间的捕食与寄生、竞争等负相互关系,生物防虫防草。生物群落:指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群落的成层现象)2水平结构(指作物分布)3时间结构

群落的边缘效应:指在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较相邻群落增大的现象。

原因:由于群落交错区的环境较复杂,异质和多变、能为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定居提供条件,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和隐蔽条件。

原生演替:指在没有任何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 次生演替:指在原有群落被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

逆行演替:在通常情况下,群落的演替总是由简单、不稳定和生产力低向复杂、较稳定和生产力高的方向发展,但在某些外力作用下,群落也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即发生逆行演替

顶极群落:群落演替系列最后达到稳定阶段,称为顶极,演替最

终形成的稳定群落,叫顶极群落。

顶极群落的特征:1它是系统内部与外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2它的结构和物种相对稳定3有机物质的年生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平衡,没有生产量的净积累4顶极群落若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存在下去。

群落演替理论在农业生产上应用:1对撩荒地植被演替的控制2农田土壤肥力变化与作物演替利用3人工模拟群落演替进展,促进植被的建立和恢复4建立仿自然顶极群落结构的人工群落。

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维持着某种协调状态。

生态平衡失调:指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压力或冲击时,系统的平衡受到影响,如压力或冲击超过了生态系统承受力或阈限时,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以至消失。

结构上的标志:1一级结构缺损2二级结构发生变化 功能上的标志:1能量流动受阻2物质循环中断

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病虫害)2人为原因(资源不合理开发、工业“三废”)

农业生态系统:在人类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系统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组成1农业生物系统2生态环境系统3人工调控系统 为什么说农业生产的实质是能量转化的生物学过程?

太阳能不能直接为人类或动物直接利用,必须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食物链转化利用,农产品中70%左右的不能直接被人类利用的产品只有通过其它动物,转化为肉、奶、蛋产品供人类利用,畜禽也只能利用第一生产中的一部分,其余除呼吸代谢消耗外,随粪尿排出体外,人类又以施肥等方式将这部分归还土壤,满足土壤微生物对能量需求。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特点:1。农业生态系统以草牧食物链为主。

2.农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短。3.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较高。4.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开放性强。5.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具有双通道特征。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有:1.选育高光合强度品种。,2.改善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光能。3.改革种植制度,适长光能利用时间。4.增加辅助能投入。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产出:1.目标性产出。2.非目标性产出。 扩大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途径:1.调整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扩大绿色面积,提高对太阳能的吸收、固定和转化效率。2.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并举的农业发胀方向,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3.建立多层次的能量转化结构,减少能量无效损失,提高对能量的利用效率。4.发展农村经济,增加辅助能的投入,提高光能资源的利用效率。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1.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具有开放性。2.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具有高效性。3.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平衡自我调节能力差。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输出:1.农畜产品输出。2.反硝化作用输出。3.挥发损失处处。4.淋溶损失输出。5.水土流失的输出。6.燃烧作物秸秆和畜粪损失输出。

论述我国农田养分平衡中的主要问题及保持农田养分平衡途径:1.我国农田养分平衡中的主要问题①作物秸秆无谓焚烧未能正常还田,是影响我国农田养分平衡的基本原因之一。②水土流失造成大量养分流失,是影响我国农田养分平衡的又一重要原因。③豆科作物、豆科绿肥、牧草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也是英献给我国农田养分平衡的原因之一。④农田营养物质投入不足,氮、磷、钾比例失调。⑤我国农田养分平衡状况区域间差异悬殊,基本趋势是发达地区较好,边远山区、贫困落后地区差。2.保持农田养分平衡的途径:①嘉庆各类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第一生产力,以生产富集更多的物质,同时还应合理 安排种植归还率高的作物类型,扩大豆类作物和豆科牧草绿肥种植面积,实行合理轮作稻茬。②积极强化牧业,扩大有机物质的生产转化。③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④妥善解决农村

生活能源匮乏的状况。

农业资源按其来源的分类:1.自然资源。2.社会资源

农业资源按其是否具有可更性分类:1.可更新资源。2.布可更新资源。

简述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我国资源绝对量丰富,但资源人均占有量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短缺,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农业资源的另一特点是,长期不合理开发利用,带来土地退化,水土流失,资源破坏,环境恶化及环境污染等,珍惜一切农业资源,尤其是耕地和水资源,合理经济,高效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尽可能持久和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形成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利用模式。我国农业环境问题:1.森林资源破坏。2.草场资源退化。3.土壤沙漠化加剧。4.水土流失严重。5.旱涝灾害频繁。

6.工业“三废”污染。7.化肥、农业及农业废弃物污染。8.乡镇企业污染。

农业环境保护的途径:1.建立环境立法,是农业环境保护的基本手段。2.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市农业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3.以农业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市农业环境保护的基本途径。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理性的标志:1.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应能充分利用和发挥资源优势,消除不利影响,尽可能地把资源的生产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能保持资源的永续作用。2.合理的生态结构必须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体表现为①保持系统输入与输出平衡。②系统中农、林、牧、副、渔比例合理,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平衡。③系统中的生物种群组成比例合理,配置得当,它们之间的物质循环和嫩光量转化渠道畅通,达到供求平衡。3.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还应具有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4.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最终应能保证获得最高的系统产量和优质多样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社会的多种需求。总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最终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较好的生态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农、林、牧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通过能量、物质的不断交换、转化和循环,彼此密切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统一整体。

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转化农副产品,提高利用价值。2.生产蛋白食品,改善人们食物组成。3.促进物质循环,增强生态系统机能。4.增加经济效益。

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机制:1.反馈机制2.适应机制3.生态系统水平的调控。

农业生态系统的直接调控:1.个体水平的调控。2.群体水平的调控3.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特点的调控。4.系统输出的调控。5.生物环境的调控。6.区域系统水平调控。

外部系统对农业生态系统的间接调控:1.商品交换系统的调控作用2.工业、交通及信息系统的调控作用3.科学技术系统的调控作用。/4.经营管理的调控作用。

生态工程:应用生态系统原理(如物种共生原理、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等),结合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设计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及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农业生态工程:将生态工程原理应用于农业建设,即形成农业生态工程。

中国生态农业和概念、目标及特点是什么?

中国生态农业: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农业生态工程的方法及现代科技成就,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及经济有效性的技术集约型农业,它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为目的,具有整体性、多目标、多功能、多组分、多层次、良性循环、资源再生、协调发展、建具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

生态农业的目标:生态农业的机泵目标是使农业成为具有前大自然在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能力的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最佳组合和最佳效益。

生态农业的特点:1.立足全部土地,实行大农业。2.现代科学技术与我国传统经验相结合。3.专业化生产与多种经营相结合。4.自然调节

与人工调节相结合。5.生态农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生产的稳定性。 第五篇: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丛枝菌根在生态系统服务中的关键性作用 Silvio Gianinazzi & Armelle Gollotte &

Marie-Noëlle Binet & Diederik van Tuinen & Dirk Redecker & Daniel Wipf

摘要 在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丛枝菌根(AM)真菌对植物的发育和土壤的健康发挥着积极而又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自‘第一次绿色革命’起,通常很少关注土壤微生物的有利作用,尤其是丛枝菌根真菌的积极作用。人类从自然界和和受影响的生态系统中的众多资源和流程中获益匪浅,其中,丛枝菌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被称之为生态系统服务的资源和流程包括食物和营养传递过程。许多人停留在生态系统服务是免费、不受限制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假象中,他们天真地以为生态系统服务是为公众服务的。他们缺乏一个正规的市场并对社会资产负债表知之甚少。在1997年,来自于美国、阿根廷和荷兰的一组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这些基础的生态系统服务每年平均耗资达33万亿美元。目前的报告强调指出:对新兴的可持续系统而言,共生的丛枝菌根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生产者对确保植物产量和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人类社会来讲,用丛枝菌根优化后的生态系统服务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产生影响,从而为人类创造了净收入。关键词 丛枝菌根,生态系统服务,农业生态学,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引言

土壤微生物中的丛枝菌根(AM)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功能性群落,在新型的植物生产战略中,这个功能性群落极大地促进了作物的产量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丛枝菌根真菌能与80%的植物系的根建立共生关系,其不但可以通过增加土壤中可利用磷和其他不稳定才矿质营养的输入来改善植物的生长,而且在稳定土壤聚合、保持水土流失和由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所引起的植物胁迫中产生“非营养化“效应(Smith and Read 2008)。在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丛

枝菌根(AM)真菌对植物的发育和土壤的健康发挥着积极而又至关重要的作用(Jeffries et al.2003;Barrios 2007)。然而,自‘第一次绿色革命’起,通常很少关注土壤微生物的有利作用,尤其是丛枝菌根真菌的积极作用。

人类从自然界和和受影响的生态系统中的众多资源和流程中获益匪浅,其中,丛枝菌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被称之为生态系统服务的资源和流程包括食物和营养传递过程。人类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导致了的生态系统需求的加剧。许多人停留在生态系统服务是免费、不受限制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假象中,他们天真地以为生态系统服务是为公众服务的。他们缺乏一个正规的市场并对社会资产负债表知之甚少。自从1997年起,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已经联合对每年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进行了评估(Costanza et al.1997;Daily 1997;Boyd and Banzhaf 2007;Wallace 2007;Fisher and Turner 2008)。评估结果表明:尽管众多的服务不与市场挂钩,很难对之进行计算,但是剩余的极少数的服务的价值等于或者超出了全球的国民生产总值(Pimm 1997)。在1997年,来自于美国、阿根廷和荷兰的一组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这些基础的生态系统服务每年平均耗资达33万亿美元。这个价值几乎是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倍。这个研究中对‘土壤发育’和‘营养循环’这2个主要的生态系统分别进行了评估,它们的价值依次为17.1和2.3万亿美元(Costanza et al.19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