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HACCP的食品冷链物流的研究

2022-05-19 来源:欧得旅游网
基于HACCP的食品冷链物流的研究 苗森 基于HACCP的食品冷链物流的研究 苗森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本文以食品冷链运输过程为研究客体,着重探讨了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在食品冷链流通环节中的应用,将冷链物 流流程分段并分析了各环节中所存在的危害因素,以期为实现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方法提供借鉴。 关键词:食品安全;冷链物流;HACCP 中图分类号:F259.2 引言 HACCP起源于4O多年前美国宇航局为其太空计划所制定 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由于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逐步 被移植和推广到民用食品工业。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 合国粮农组织共同组建的食品法典委员会将其作为最重要的食 品安全保障体系予以采纳和推广,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广泛 认可。美国、英国、德国、新西兰、荷兰、澳大利亚和日本等 国相继颁布并实施了HACCP的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将是否通 过HACCP认证作为食品的市场准入要求,尤其是作为其他国 家食品的准入要求。 1 HACCP原理与食品冷链物流的相关概念 1.1 HACCP的原理简述 HACCP(Hazard AnM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 和关键控制点,是一种国际公认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的管理控 制体系,其应用的优势在于能克服传统食品安全管理方法的许 多局限性,通过找出食品供应链各环节中潜在的生物性、化学 性及物理性3个角度上可预见的危险,对此进行分析并设定相 应的控制程序,运用现代设备及技术对发现的危害进行人为控 制和处理,从而避免在事故发生后再寻找原因,将食品危险性 降至最低。HACCP是由预防性措施构成的体系,由7个基本 原理组成:进行危害分析(HA)、确定关键控制点(CCP)、 确定关键限值(CL)、建立关键控制点监控系统(MONITOR)、 建立纠偏行动计划(CA)、建立验证程序(VERIFICATION)、 建立文件盒纪录保持系统(RECORD)。其中,危害分析和关 键控制点是HACCP体系的核心。HACCP的7个原理组成了一 个封闭的“环”,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 图1 HACCP 7大原理关系图 1.2 HACCP应用于食品冷链物流 基于HACCP的应用原理及食品冷链物流的开展目的,将 HACCP体系应用于食品冷链物流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生鲜食品不同于其他非易腐性食品,其品质保障来源于供应链 整体。HACCP应用于食品冷链物流将分步分点控制冷链物流 文献标识码:A 中的各个食品运送处理环节:将食品冷链物流流程分环节进行 食品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对食品运输过程中导致食品 损害的步骤或工序进行控制,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的发生 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建立关键控制点监控系统,建立纠 偏行动计划,建立验证程序,保证HACCP体系有效保障所运 送食品的质量安全,提高食品冷链物流运作效率及开展意义, 杜绝食品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2食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2.1食品冷链意识有待提高 中国是一个食品生产与消费大国。大量的牛奶及豆制品等 农产品仍在没有有效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导致各种食品细 菌、微生物含量超标事件频频发生,引发疾病的传播,食品安 全问题层出不穷。对此,民众及各界人士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 问题,但大多数消费者及经销商对其所购买或销售的食品质量 要求只停留在看得见的品质上。食品冷链宣传不够,导致很多 生鲜食品经销商和消费者不能意识到保障冷链物流的重要性, 对相关食品安全法规制度知之甚少,未能合理保障自己及他人 的权益,食品冷链意识有待提高。 2.2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出台《食品安全法》《冷冻食品物 流包装、标志、运输和仓储》等相关法规制度,但国家冷链体 系的实行规范与标准尚不健全,未制定与落实食品全程冷链各 环节温度及环境的监控标准,使得冷链运输中的质量监控、环 境温度和洁净度控制、包装技术和卫生标准等与国际标准有较 大差距;保鲜和冷藏制度等未被规范化,不能有效克制冷链过 程中食物的腐败串味,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测标准。 HACCP在我国主要应用于食品的生产加工中,取得了较好的 效果,但在食品的运输和流通环节应用较少。食品的品质保证 来源于供应链整体,将HACCP体系应用于冷藏冷冻食品流通 领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2.3政府重视不足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制度的推行及落实离不开 政府的监管。目前,国内越来越重视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也在不断完善冷链物流的相关制度制定及落实,但其重视力度 仍然不足。对于HACCP体系的认知和运用,还有很大的进步 空间。 2.4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且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汽车冷藏保温车辆仅占货运车辆比例的0.3%, 冷藏汽车为3万多辆,并且大多数是比较简陋的改装车,而在 美国这个数字达到20万辆,日本为12万辆。我国铁路冷藏车 辆占全国铁路总运行车辆的2%,仅为6970辆,而且都是陈旧 农业与技术第34卷第8期 2014年8月 机械式速度车皮,规范保温的保险冷藏车箱缺乏,冷藏运输量 宣传工作,亦可学习国外企业,将HACCP体系的建立作为一 仅占易腐货物运量的25%,不到铁路货物运输总量1%。冷库 个市场准入条件,加快各类食品冷链行业中HACCP体系实施 总容量仅700多万m 。 2.5物流信息体系不完善导致质量安全无法追溯 指南的制定工作,使冷链物流企业建立的HACCP体系有依可 循,使食品物流企业规范化发展。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物流技术的运用 目前,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全程食品冷链质量安全监控系统 3.尚未建立,相关部门对食品冷链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能力较弱, 针对目前冷链现状,政府应鼓励物流企业扩大冷库的建设, 食品质量安全难以追根溯源;食品冷链缺乏基于安全性的质量 购进先进安全的冷链基础设施及运送设备,提高全国冷藏运输 安全和实时跟踪,致使冷链物流的信息不对称;服务网络和信 车的保有量,升级并淘汰部分使用年限超标和技术落后的设备, D、GPS、EDI、POS 息系统不完善,极大影响了冷链食品的在途质量、反馈信息的 研究并引进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利用RFI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了冷链物流的效率和效益,工作中不能 等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无缝监管和应用,发展现代化、专业化 发挥有效的信息导向,导致物流流程设置不合理,HACCP的 的冷链建设,保障运输食品的质量安全,保障HACCP体系在 安全控制点无法清楚确立,食品损耗严重。消费者在购买食品 冷链中的有效运作。 过程中未能切实了解其流通过程,无法明确食品的清洁及品质 状况,也致使部分劣质食品的消费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2.6缺乏专业人才及相应管理素质 HACCP是以科学为基础的系统工程,其运作流程包含一 系列复杂的活动,在物流的每个环节中都需要有训练有素的专 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纪录,需要有领导者、负责人、实施人员和 所参与人员的配合和支持。工作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和技能、不 能正确理解HACCP体系等,都会使HACCP体系在实施中产 生各种问题。 2.7 HACCP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认知不足 HACCP体系引入食品冷链物流过程已非一种新的尝试, 但对其是否能有效适用于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现状并在其过程中 发挥作用,缺乏一个有效的评价机制,用以证实其在食品冷链 物流中应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使得该体系在食品冷链中的应 用得到人们广泛的认知和肯定。 3基于HACCP体系的食品冷链物流对策 3.1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并推动HACCP在食品冷链中的应用 为促进HACCP体系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有效应用,从根 本上保证食品品质的安全,政府及相关单位可联合媒体等加大 食品安全知识在民众间的宣传。消费者是冷链服务的食品的最 终购买者,政府及相关单位可通过电视、网络和报纸等渠道让 消费者了解怎样选购优质的食品,关注食品在冷链物流中的运 送过程,杜绝劣质食品的消费,从根源上提高物流企业在食品 冷链物流中的管理。通过在民众间宣传、普及HACCP食品安 全体系在冷链运作中的原理和重要性,将食品是否得到体系化 冷链的保障作为食品安全的一个标准,从而促进该体系在冷链 的有效应用与运作,最终达到抑制食品安全问题和食物浪费现 象的发生,提高国民经济效益。 3.2推广及标准化HACCP体系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建设 HACCP在当今发达国家的食品相关行业间早已得到推广 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食品加工及运输整个供应链 上有效控制了食品的安全及卫生质量。HACCP监控整个食品 供应链,预防性防止和控制食品被污染和损害全过程,比全面 质量管理方法更完善、更系统、更合理。我国应加快HACCP 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标准化建设及应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结合自身冷链物流现状,制定适用的HACCP体系并保障其有 效实施。 3_3加强政府工作建设并提高宣传及管制力度 作为食品冷链物流建设的宏观控制手段,政府可设立冷链 市场建设的专项资金,加大对物流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 持,以减轻企业的前期投入负担。政府应提高HACCP体系的 10 AGRICULTURE AND TECHNOL0GY 3.5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各行各业的管控和发展离不 开真实有效的信息传递。HACCP体系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需 要得到完整信息链的支持。国家应加强物流的信息平台建设, 设置库存控制系统、顾客服务及反馈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 全面、及时、科学地搜集、加工、分析和发布食品各环节的储 存及运输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全程监控,对 HACCP在冷链物流中应用所产生的各个执行数据进行记录, 实现承运企业、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市场及顾客间的资源共享, 为HACCP体系的切实运作和制定进一步改进措施提供真实可 靠的依据,最终达到构建安全有效冷链物流运作机制的目的。 3.6物流人才培养是HACCP在冷链中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冷链物流中管理人才和工程人才的缺乏是限制冷链物流快 速发展和HACCP体系有效运行的瓶颈。冷链物流及HACCP 体系是复杂繁琐的工作程序,员工若未能得到较好的培训,不 具备实际操作及管理的相关素质、能力,会导致HACCP体系 在物流过程中的空悬,使得真正的潜在危害不能得到有效控 制。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应制定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政策; 企业可积极开展在岗人员充分及连续的职业培训,并增加一些 必要的考试考核制度;政府可设置专业的食品冷链HACCP应 用第3方培训、咨询、认证机构,培育具有专业知识和相应的 从业经验的专业从业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确保 HACCP在冷链中有效运作。 3.7建立HACCP在冷链物流应用中好坏的评价机制 相关企业在应用和不断完善HACCP体系的过程中,可对 其所运输的食品损耗率、总体品质上升或下降率、销售商及消 费者对所运食品质量的反馈情况进行明细记录,进行月度、 季度和年度的数据信息报告统计,以验证HACCP体系在现实 国情及物流运作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从某种程度上亦可为 HACCP在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契机。 4总结 中国是食品生产大国,食品的需求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冷 链运输是保障食品数量及质量的必要途径。着眼于当下食品冷 链物流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引进了HACCP体系及原理, 系统性控制并解决食品运输过程中的不足。随着社会对食品安 全的重视,完善并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食品数量和质 量势在必行。为实现这个目标,国家应大力推行HACCP管控 体系,普及HACCP知识及运作原理,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加 强HACCP体系在冷链物流中的研究深化和实践。国家应加强 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及信息平台建设,建立HACCP在冷链物 流应用中的好坏评价机制,进一步规范和推动HACCP认证, 基于HACCP的食品冷链物流的研究 苗森 应充分认识到HACCP体系对降低食品危害风险的显著作用, [2]张月华.HACCP检测下的鲜活品冷链物流的技术创新[J】.物流工程, 2008(4):76—77. 将其有效运用到食品流通过程,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 消费者的健康。 [3]刘敏,谢晶,姜利红.基于HACCP体系管理的蔬菜冷链物流质量安 一∞/8 删莲 2007(全问题的发生机理分析 农产品加工学刊,11):4—6. D 0 0 o 0 0 参考文献 【1]蔡国平.HACCP及IS9000的知识简介[JJ.四川畜牧兽医,2004,31(2) 36-37. [4]张虹,陈进华,张海燕.基于食品安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9 8∞ 7∞ 6∞ 5∞ 4∞  与优化对策『J].物流科技,2011,(8):129—131. (上接第8页) 表6紫色土对菲的吸附容量和热力学特征参数 2.4.2 pH对吸附行为的影响 参考文献  I,Totsche KU.Desorp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调节吸附体系的pH分别为3、4、5、6、7、8、9,考察 【1]Kogel—Knaberhydrocarbons fromsoil in the presence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J]. 不同pH环境条件下,菲在紫色土中的吸附行为,所得结果如 图5所示。 Environ Qual,2000(21):906-916. [2】Totsche KU,Danzer J,Kogel-Knaber I.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enhanced reten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oil miscible displacement experiments[J].Environ Oual,1997(26):1090一l 100. [3]郝硕硕,朱家亮,黄慧,等.改性沸石对cd(Ⅱ)的吸附平衡及动力 学[J】.环境工程学报,2012,6(8):2693—2697. [4]李光林,魏世强,青长乐.镉在胡敏酸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 究【J].土壤学报,2004,41(1):74—80. 6 DH 8 1O 【5]近藤精一,石川达雄,安部郁夫.吸附科学[M],李国希,译.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图5不同pH下菲在紫色土上的吸附 6]柏静儒,王擎,秦宏,等.油页岩飞灰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及 当pH为7时,吸附量达到最小值;pH<7时,随着pH的 [热力学fJ].燃料化学学报,201 1,39(5):378—384. 增大吸附量减小;pH>7时,吸附量迅速增大。推测吸附量随 7]陆蓓蓓,冯杨阳,陈英文,等.淀粉一g一丙烯酸,凹凸棒土复合物 pH变化的原因,pH<7时,在天然土壤中H+增多打破了亲水 【及其吸附废水中NH4+-N性能fJ].环境工程学报,2011,5(10):2173— 性离子的水合作用,土壤表面水膜遭到破坏,被占据的吸附位 2176. 显露出来,增强了土壤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在pH>7的 8】Huang W,Weber WJ J.A distributed reactivity model for sorption by 碱性环境中,原溶液中的一部分ca 可与OH一结合,其溶解 [度远小于CaCI ,水中ca 浓度减小,使有机质由絮凝状态变 为吸附的聚集体,提高了有机质的吸附效果 ”。 3结论 soils and sediments.10.Relationships between desorption,hysteresis, and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domains[J].Environ Sci Technol,1997,31(9):2562-2569. 9]范顺利,田大勇,韩晓霞.多环芳烃在淮河、黄河和卫河沉积物上 紫色土对多环芳烃(菲)的动态吸附可在24h内达到平 [的吸附及解吸行为研究[J1.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32(5):34~39. 衡,且初始阶段吸附速率非常大,可在1h内达到平衡吸附量 10】Von open B,Kordel W,Klein W.Sorption of nonplus and polar compounds 的80%以上,之后吸附速率明显下降直至达到吸附平衡。吸 [to Solis:Processes,measurement and experience with the applicability of 附动力学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相关系数可达0.99以上。 菲在紫色土上的等温吸附(25℃)Freundlich和Langrnuir模型 the modiifed OECD-guideline[J].Chemosphere,1991(22):285—304 l1]姜建梅,刘长礼,王晶晶,张永涛,张云.垃圾防渗粘性土对多环 拟合效果均较为良好,且Freundlich优于Langmuir模型。菲在 【芳烃菲(PHEs)的吸附作用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11):57— 紫色土上的解吸行为符合Freundlich模型,且解吸过程存在明 6S 显的滞后现象,吸附过程以不可逆吸附为主。菲在紫色土上的 吸附量在酸性及碱性环境下均有增大的趋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