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姚红艳
家庭环境,包括父母的人格素养、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家庭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人格素养,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父母夫妻关系不和睦,家庭经济压力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1、父母的人格素养
家长的人格素养是影响学生在学校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们知道的许多知识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而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现在许多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或忙于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有的家长本身就行为偏激,小孩在学校犯事,不仅不配合学校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反而指责老师处事不公,学生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成长,学生行为偏激就不足为奇了。我班就出现一例,学生经常旷课、是住宿生晚上不回校住宿,发短消息侮辱老师,打电话给家长来校共同教育该生,家长以工作忙没空来,孩子他们也教育不了为由,拒不来校,校长拖熟人叫来有家长,家长看到短消息,当作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的面,这样教育小孩“你要骂老师也不要给他留下把柄。”
2、父母夫妻关系不和谐
有些父母由于夫妻关系不和谐,致使一方把过多的精力和希望投射到小孩的身上,对
第 1 页 共 4 页
小孩的期望过高,小孩不堪重压,出现逆反行为,做出很多令家长伤心不已的事情,比如CCTV12《心理访谈—老师的孩子不好教》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由于夫妻二人关系不和谐(经常冷战),致使当老师的妈妈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小孩身上,对小孩特别严格,凡事都为小孩做主,致使小孩不负重压,叛逆反抗,离家出走,直到在外偷东西被抓。妈妈希望小孩从善,有出息,做出了妈妈用砖头砸自己的头,夫妻二人均向小孩下跪等一系列非常举措,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夫妻关系的和谐对小孩心理健康的影响之大啊。
还有一方在外包二奶或离异的单亲家庭,小孩的心灵受到很大的创伤,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思想涣散,心灰意冷,对生活缺乏热情,这种小孩多自卑,孤僻。
3、另外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对小孩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不当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都有负面的、消极的影响。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经济危机,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工作、家庭生活等压力加大,他们认为小孩只要能吃好穿好,有书读,就可以了,缺乏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甚至有些家长会找小孩释放压力。新加坡电影《小孩不坏》中的成才的爸爸,对成才的教育,平时对成长的教育方式不是打就是骂,当成才因打老师被学校开除后,他爸爸请阿姨写了一封信,然后自己抄了163次,到这163所学校去求校长收成才做学生;当看到成才被人打时,没管任何理由马上冲过去帮成才。就如阿姨对成才讲的一句话:你爸爸太爱你了,你爸爸太不会爱你了,是现代好多父母的一个通病。
大量事实表明,凡是父母人格修养好、和睦相处、家教有方的家庭将给学生创造一个最佳的学习、成长环境,他们在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大多数品学兼优。而在不良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学生,大多厌学、辍学、恶习多端,屡屡犯错。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 2 页 共 4 页
4、留守儿童成长阴影
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以上情况说明祖辈难以承担监护和教育之责。另外漫漫留守岁月使一部分“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日渐淡薄。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情感的缺失会使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例如,这些孩子由于“情感饥饿”很容易对父母产生怨恨,成年后会滋生怨恨社会甚至报复社会的不良心态,等等。由于这些影响是潜在的,平时一般不易察觉,不觉中埋下了很多无法预知的“雷区”。其次,“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
5、家庭经济压力的影响
在一部分中学生中,是来自农村的家庭,有部分家庭经济很困难,学生自身又有攀比心理,心理不平衡,产生自卑心理。比如我班住宿生中,家庭富裕的学生生活费是200元/周,家庭困难的学生生活费是60元/周,每天在一起生活,困难家庭的学生相比之下就自卑了。
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没有家庭的积极配合是行不通的。正如德国著名的家庭心
第 3 页 共 4 页
理治疗专家佩施基安指出:“疾病不仅仅是病人本身的问题,也反映了家庭和社会问题。”同时他也强调家庭在消除心理困扰中的作用:“一个家庭里实际的和已赋予的东西,绝不仅仅是障碍和冲突,这个家庭同时也产生了解决这个冲突的能力。”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