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一、《左传·昭公十六年》有这样一段话:
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
请对这段话标点,并将历代学者对这段话的断句主张进行梳理,作出评价。 说明:学者意见必须完整引述,并注明出处。 解答:
断句: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
释义:我听说家族的君子,无一担心没有财物,而是害怕没有好名声;我听说国家的领导,无一担忧禀报公文资料的能力,而是害怕没有礼节的操守而失去其地位。
解析:这段话体现了作者对当下领导和民众的一种心声,好名声知礼节往往能为你带来一些更大价值的东西,这两方面做好了,也就不怕地位和财富会丢失,因为名声和礼节会赢得民心,是一种地位的保障,更体现了为人的一些准则和当政者的一些必要的情操。也是笔者的处事之道。
1、 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秦榆·政事的得与失
2、 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
3、 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家贫无贿不为难,立於职位而无善名,是为身之大患。言韩子当患无令名,不宜患家无贿也。侨闻为国家者,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事大国,爱小国,不为难也。无礼以定其位,是国之大患。——|春秋左传正义| 卷四十七 昭十四年,尽十六年
4、 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春秋·子产
子产对待人的欲望,并非无原则的满足,所谓原则,即以德、礼为准则,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又说:“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夫大国之人,令于小国,而皆获其求,将何以给之?”[23] 所以,子产要求以德、礼来约束欲求。他主张同欲,反对专欲,并且主张节制。如郑伯为了赏他战胜陈国的功劳,曾要“赐子产次路、再命之服,先六邑”,但是,子产却坦然辞谢,说:“自上以下,隆杀以两,礼也。臣之位在四,且子展之功也。臣不敢及及赏礼,请辞邑。”子产认为只应得到两邑的酬劳,最后“乃受三邑”。时人公孙挥说:“子产其将知政矣!让不失礼。”
5、 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太平御览 宋·李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