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协调—浅谈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设计
2022-08-02
来源:欧得旅游网
设计与规划 建材发展导向2014年7月 整个小区用地面积的大部分均建为地下车库,则该小区地下车 让“低碳环保”的理念具体地融入到我们的建筑设计中。 库就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停车库,它同时还要兼顾地下交 4.3停车方式和车库出入口 通的组织和各种设备的负荷中心的设计而成为一个地下的相对 在本小区地下车库的设计中尽量从场地及现场的实际情况 半开放的空间,小区地上部分就可以以组织人流为主,车辆以地 出发,本着以人为本、经济、实用、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结合地 下交通为主,真正努力做到人车分流。在设备各专业负荷中心的 形条件以单层停车的普通停车库为主,在有条件的位置辅助布 布置上就要本着从大局出发,节约资源、合理布置及组织各专业 置双层机械停车库。在设计上采取相应措施,在平面布置上避免 负荷中心,配电负荷中心及生活水箱和生活水泵房分别设置在 死角过多,尽量做到人车通道简短明了。在汽车疏散坡道设计 A、B、C、D四个地块地下室中,消防水池及消防水泵房负荷中心 上,考虑到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的影响,所以尽量多的采用 集中布置在D区地下室中,设备风机房等结合地下车库等的防 直线坡道、尽可能减少曲线坡道的使用且将二者相结合的混合 火分区均匀布置。从小区整体布局及规划对人防工程的要求,人 出入坡道方式。并在混合坡道中的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保持相 一防工程集中设置在A区地下三层全埋地下室中,达N4,区车库 切关系,不做折线。在曲线坡道段还设计有横向2%左右的超高 库多用的设计目的。由于该小区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地勘部 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并且明确超高要 门经过水文分析确认D区及A区部分位置为地下水和岩溶裂隙 外环高,内环低,由外环坡向内环。汽车疏散坡道最小高度除少 水汇水区域,局部位置抗浮水头为9.0m。我院在具体工程设计中 数坡道空间较为紧张做到2.4m以外均考虑为≥2.7m,主要是考 和相关地勘设计单位一起认真分析本地块及周边的环境状况, 虑到地下车库内设有消防水泵房、生活水泵房、变配电站、柴油 经过多方研究和共同协商并进行多方案比选,共同决定采用由 发电机房、送排风机房等设备用房,汽车坡道同时还会兼做设备 地勘部门先进行地下水的降排水处理。即在小区整个地块选择 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使用。 两个地下水汇集的最低点由设计和地勘共同做两个降水井,然 4.4巧妙处理空间竖向关系 后再对结构底板进行2.0m水头的抗浮计算使地下室底板能满足 在确保停车位及设备管道等安装的前提下,如何使地下车库 抗2.0m水头的要求并在地下室周边设置排水盲沟,对两个地下 的建设更加经济合理,则其竖向设计至关重要,即将地下室建筑 水汇集的最低点中地下水资源最为丰富的一处采用在地下室底 层高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地下室的埋深和土石方的 板下加设排水盲沟的综合设计方案,经过一年多的实地观察效 开挖量节约工程造价。在设计中采用非建筑部位的地下室顶板 果比较明显,达到当初方案设计时的要求。 做1.0m的覆土层满足总规对绿地率的要求,部分大型植物则采 4平面布置 用局部定位设置树池的方式处理,尽量减少地下室顶板的总体 建筑布局、建筑轴网、结构体系及延伸到地下的垂直交通体 覆土层的厚度。设备管线等尽量在一层由各专业汇总统一组织。 等都会对地下停车库的布局造成影响和干扰,因此在设计过程 既达到车库内部空问合理又使得人员在地下空间能够得到有效 中应将地上及地下部分统一考虑,合理利用地上地下可延伸的 而迅速的疏散。 共用的交通体,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延伸体系并把停车区域 相对集中,经过多方面的比较和探索,采用最为有利,也最经济 5结束语 地下空间的有序开发和利用,对于缓解土地资源的紧张有着 的前进停车后退出车垂直式或后退停车前进出车垂直式的停车 不可轻视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地下室设计时一定要体现较强的 方式,使相同面积的停车数的布置更为合理,有效的提高了车库 综合性、协调性,在注重功能的同时还要兼顾空间、艺术和技术 的使用效率。 的追求。需要建筑师在统一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和相关专业技术 4.1轴网布置 人员互相协调,从建设及使用单位的需求出发反复推敲。只有这 在建筑方案设计中,柱网的布置对车库的停车效率是很关键 样,才能做出真正实用、经济、合理、美观的作品。 的,两者几乎相辅相成。布置柱网时必须考虑到尽量增大车库内 有效停车面积,减少因柱产生的空间浪费。结合场地中高层塔楼 收稿日期:2014—6—17 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塔楼剪力墙落地和塔楼剪力墙转 换的方式,合理有效经济的进行柱网布置,尽可能地让地下车库 的交通流线通顺流畅。 4.2对阳光的利用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地下空间往往给人阴暗潮湿、空气不 流通、封闭压抑、毫无生气。在设计中也把消除这些不良的心理 影响作为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尽量把室外自然的阳光、 空气引入室内,还可以在地下车库的地面出入口处采用适当的 建筑处理,如扩大出入口尺度,适当地在出入口处把地面绿化向 地下空间延伸等。在对太阳光这一可持续资源的利用上,努力将 阳关引入地下空间。结合场地高差及标高关系,在建筑地下车库 设计中:①努力利用地形形成半地下室空间开启外窗;②利用地 勘单位设计的支护等结构体系在满足结构设计埋置深度的前提 下争取可开启外窗面开启外窗引入自然光,这样不仅能满足人 们生理层次的需求,又有效地改善了地下车库的建筑使用环境,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