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错别字的心理分析和教学对策
学生识字和写字是学习母语的重点,而小学生由于受自身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受社会环境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在运用文字的过程中产生了错别字的现象。所谓错字,指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现仅就学生写错别字心理作以浅析并浅谈一些教学对策。
一、学生写错别字的心理因素
1.主观态度
学生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己不重视、认字不细心,不会写也不查字典,粗枝大叶,草率从事。呈现
有些小学生在书写汉字时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重结果轻过程。他们往往只追求最后把字写对了,不注意书写笔顺的准确性。而忽视笔顺规则,不易在头脑中构建和强化字形的整体性,也不易更快地形成字与字的联系,牢固地掌握字形。这样很容易写出错字来。
还有另一种现象:急于求成,学生在一起做作业时,玩心太重,往往只追求“做完作业就能玩”,不能认真耐心地分析、书写,而是为赶时间匆匆动笔。匆匆写完,不论书写正确于否,长此以往学生写错别字的概率就高了起来。
至于第三种现象:我们老师在批作业时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在同一作业中,前面一个写得正确无误,后面却冒出一个错别字来。这种错误恐怕只能归结为“粗心”现象,跟学生作业浮躁、做完不检查的陋习大有关系。
第 1 页
2.记忆因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结果遗忘曲线表明:识记后在大脑中保留的经验随时间的前进而逐渐衰减,这种衰减在学习后的短时期内特别迅速;经过较长时间间隔后,虽然的记忆中保留的数量减少了,但遗忘进程比以前缓慢了。直接影响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这就成了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之一。
3.感知因素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知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观察事物笼统不精确,辨别能力和空间方位知觉能力都较差。他们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当然这种现象也是一种自然心理成长现象。因此,学生在识字和写字时,常常对相似、相近的字产生感知失真,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写错别字。如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况:1.字形相似,如“灸――灸”“戍――戌”;2.局部不同,像“床――麻”“盲――肓”:3.字的笔画相同位置不同,如“未――末”“土――士”“田――由”4.字的结构相同,位置不同,像“陪――部”等。
4.思维因素学生往往习惯于思维定势,学生在识字写字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思维定势有两方面的影响。即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可以巩固汉字,消极的一面则会影响学生对字的认识。
二、教学对策
1.端正学习态度,养成习惯
教师要注意教育学生树立责任感、自信心,力争写一字,对一字,养成细心观察、规范书写、自觉检查、及时纠正的好习惯。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第 2 页
以及遇到字形生疏或意义不明确的字勤查字典的习惯,为他们消灭错别字创造条件。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眼到”是指注意观察字形,分析笔画,掌握笔顺和间架结构。“口到”是指写字时要边读边写、加深印象。“心到”是指专心写、用心记。“手到”是指遇到字形生疏或意义不明的字。勤查字典。只有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才能把字记清、记牢。
2.注重复习巩固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结果遗忘曲线规律,我们知道小学生小学生虽然求知欲强,记忆力好,但他们年龄小,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做好复习巩固工作,除了可运用抄写、听写、默写的方法进行巩固外,教师应尽量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调动学生记忆的热情和欲望,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定复习计划,做到日日巩固,周周巩固,月月巩固。
3.注意字形、字音、字义
作为教师要对学生所学字进行知识梳理和强化比较,也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和游戏进行识字、写字训练,比如变字练习:添一笔变一个字,像“头――买”“王――主”;减一笔变一个字,像“体――休”“理――埋”:改变某一笔的位置变一个字,像“压――庄”“玉――主”等。这种方法可帮助学生辨别、巩固记忆相似字形。
有些同声旁的形声字读音相同或相近。因此,可以用形声旁来纠正错别字。教师应尽量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调动学生记忆的热情和欲望。比如“找朋友”游戏:把几个同音字和可与这些同音字分别组词的其它字制成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找出来拼成词语。这种方法可帮助学生辨析、巩固运用同音字。
第 3 页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2、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3、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第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