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题目及点评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很多于800字。
名家解析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以此命题显然着意于引导考生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激励一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40年前高考的恢复,是极富象征意义的事件;直到今天,高考对于大到国家社会、小到每位亲历其中的个体来说,其重要性与影响力仍然不言而喻。2017高考作文直接写“高考”,既出人意表而又在情理之中,无疑是要启发考生在宏观语境中聚焦个人经验,表达对“高考”的独特体会和理解,表现他们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勤学奋进中的豪迈之情;另一方面,更是要带动全社会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理性探索高考的改革之路,也由此感悟古今融通
和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等重大问题。
“高考”,人人参与其中,但绝绝大部分考生又未系统地思考与梳理过,所以细想又有些陌生,这在经验储备相对公平的基础上保证了考试的公正,维护了所有考生的话语权,兼之“高考”本身的言说不尽,所以每位考生能够见仁见智,在较为宽松的空间里写作。
试题材料中的内容,意在引导考生洞悉材料自身的内在关联与生长性,如为国选材与社会进步,时代拐点与国家走势,个人奋斗与家庭期许,作文网历史沉思与当下使命,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今昔对比与感慨生发……考生更要注重题目的具体指令:“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的话题作文,聚焦审视与表达的主体——“我”,唤醒考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为考生“锁定”作文立意提供支架。考生对于“我”的构思定位,既可写实,亦可虚构。可供选择的两个副标题,为考生在不同文体上的选择预留了写作空间,这样的架构利于考生思想的表达、经历的叙述与情感的抒发,利于考生完成边界清晰且能自由发挥的理想写作。
历年高考题目及点评二
宏观的命题,也能够写出大时代的小人生
在过去的41年间,高考作文虽经历分省命题的变化,但题目方向始终“紧跟时代”:从北京卷的“新时代新青年”、天津卷的“国之重器”、上海卷探讨“被需要”,到今年全国一卷的“写封信给2035年的18岁青年”……题目背后尽显时代脉搏、家国情怀。
对于这篇2035年的18岁少年们才能开启的来信,作家张悦然认为,用微观的片段
去化解宏观的命题,写出来的文字更有个人特色。“再宏观的命题,也能够落地到一个人的小生活”。
就如东野圭吾奇幻温情的《解忧杂货店》,浪矢爷爷总能收到来自过去30年的一封封困惑烦扰。写给未来的下一代,不妨也从微观的生活细节片段中,去窥探大时代的历史变迁和情感变化。
中国文学的阅读,对写作质地的影响尤为重要
写作的成文输出,离不开阅读的持续输入。张悦然回忆自己童年时期和青少年时期的阅读谈到“七八岁时,《法国童话精选》故事里的细节描写像一根根新长出来的树枝,让我渴望阅读更多细节;四五年级,欧亨利小说那些总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尾,让我特别盼望每一节作文课;中国文学规范的汉语表达,汉语写作的质地,滋养了我语感的培养……”
在她看来,中国文学的阅读对于语感方面的培养是国外名著无法给予的,阅读《红楼梦》时,汉语文字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让她甚为着迷,于是开始钻研起陌生词语和古文句式。近现代作家,如鲁迅、张爱玲的作品,这些语言的样式,也为她的创作带了很多灵感。
此外,她特别向家长强调,孩子小时候的“初稿”,是最为重要的:小时候的写作不必要过于强调句子之间的逻辑,因为逻辑会取消孩子自由的想象。初稿能够写得快一些、不假思索一些,关闭逻辑对孩子行文的控制,让他们更自由、更飞扬。当家长拿到孩子们注满创造力的初稿,再把自己变成苛刻的读者,实行仔细修改。
修辞和情感是成就一篇好作文的两法宝
从“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到成为职业写作者,开创“鲤”书系,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张悦然分享自己写作中最重要的两样法宝,便是“修辞”和“情感”。
“在写作中,别致的修辞能让作文获得更高的分数,让一个客观事物变成属于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悟,带有自己色彩的主观事物,表达让孩子获得表达的满足感,确认我和别人不一样;而情感,作为最重要的驱动力,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孩子写自己的情感,能让孩子拉进与写作的关联,也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写作当中。”
历年高考题目及点评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注重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表现你所理解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协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很多于800字。
名家解析
2017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点。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
将“表现你所理解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表现你所理解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十二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另外,还能够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能够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明……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有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命题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鼓励关键词搭配组合的创造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了很大空间。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
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能够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本题立意空间极其广阔,不但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写作优势。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作出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关键词组合,并能由此写好文章则又不那么容易。
写作要求中,“写一篇文章协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也是命题的核心所在。它既是“任务驱动”的指令,也是“具体思辨”的语境。这里,作为写作预设对象的“外国青年”属于泛指。考生可想象自己面向全体侃侃而谈,也可预设某一个或某一类外国青年与之对话。优秀的文章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对预设的读者写作,寻求共识乃至注意话语策略。“读懂”可理解为从茫然无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为从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而如何理解并落实“协助”,则与预设的读者类型相关,也会影响立意的深度、写作的难度。
此外,命题要求明确文体,而不限制考生写作的文体,只要能“表现你所理解的中国”,且能“协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能够自由选择,只要在写作中能体现所选文体的特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