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胸腔穿刺术护理常规

2021-07-04 来源:欧得旅游网


胸腔穿刺术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有无气胸等。

2.评估患者是否有疼痛以及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质、

程度等。

3.评估患者对该穿刺术的了解程度,是否紧张。 4.评估患者对穿刺的耐受力,避免空腹穿刺。 【护理配合措施】

1.操作前向患者解释胸腔穿刺术的目的、穿刺成语及注

意事项,重点交待在穿刺过程中患者不得变换体位,同时应 避免深呼吸及咳嗽,防止针头移位而刺破肺泡,取得患者的 配合。

2.术前半小时,遵医嘱给予安定

以镇静止痛。

3.协助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

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取半卧位或卧位,前臂上举抱于

枕部。

10mg 或可待因 0.03g

4.协助医师行穿刺术。

5.刺过程中观察病情变化, 如有头晕、 面色苍白、 出汗、

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若出现连

续性咳嗽、气短、咯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操作,让患

者休息并按医嘱处理(皮下注射 0.1%肾上腺素 0.3-0.5ml )。6.操作完毕,嘱患者静卧休息。

【健康指导】

1.保持足够的休息与睡眠。

2.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训练,如深呼吸。

3.交待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及时报告医护

人员。

第九节 体位引流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有无呼吸困难。

2.评估患者咳痰的性质、量,是否痰中带血等。

3.评估痰液或脓液在肺的积聚部位,确定引流体位。

4.评估患者对体位引流的了解程度和心理状态。

【操作步骤】

1.操作前向患者讲解体位引流的目的、

程度和注意事项,

以取得患者的配合。重点交待患者一旦摆定体位,需维持该

姿势 5 分钟以上。如维持该姿势困难或出现发绀、呼吸困难

等,应立即停止治疗。

2.根据病变部位,帮助患者取适当卧位,以利引流。

⑴若病变在肺下叶或中叶者,取头低足高且面向健侧卧

位。

⑵病变位于上叶,则取半坐卧位。

3.体位引流宜在饭前一小时进行,每次

15-20 分钟。年老体弱者应慎用。

4.在体位引流过程中,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指导患

者有效咳嗽、排痰。

5.痰液粘稠时,可给予雾化吸入,以便稀释痰液易于咳

出。

6.体位引流时观察患者神志、呼吸的变化。如患者感觉

不适,应立即停止。

7.体位引流后,观察患者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注

意痰的颜色、性质、气味、量和静置后分层情况,如遇痰中

带血应及时报告医师;如大咯血时,应立即紧急处理,以免

引起窒息。

【健康指导】

1.体位引流前,交待患者戒烟、酒。

2.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训练,如深呼吸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