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枕头发展史

2023-01-27 来源:欧得旅游网
历代枕头的发展史 :

石枕(远古时期)--人们大都以草捆或石头把头垫高来睡觉,大概是“丘陵

掘穴而处”的原因吧。那时的人们不重视枕物的外观或材质,能有垫高的作用就

可以了,而石头是随手便能拿到的,因此以石头居多。 其特点是:不仅不美观

,形状也不符合头部的需要,而且它本身很硬,故而不别人们所使用。

竹枕(战国时期)--出现了竹枕,据考证表明,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古墓里

出土的漆木床上就有一个保存完好的竹枕。 其特点是:在材质上和外形上做了

很多的改变,接近于人体的需求,但竹子的硬度还是会让头部有不适应的感觉。 木枕(唐 代)--木枕较为盛行《新唐书.卓行传.阳城》记载:常以木枕,

布裘质钱,人重其闲,争售之。 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用一个小小的圆木做

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动一下头就会滑落惊醒,故名曰:警枕。 其特点是:枕硬

易醒,不能使人安睡,木质遇汗易吸不易散,使其变形腐烂。

陶、瓷枕(唐代)--始于隋唐,盛兴于宋、元时期。陶枕,坚硬不理想,不

做日常使用,一般用于随葬器具;瓷枕,性清凉,不易寒冬使用。倒是消暑的凉

物,是一种夏季盛行的寝具。 这 两种枕的特点,是我国古代民间制瓷艺术很有

特色的品类之一,还兼具有观赏、陈设价值,那些各具匠心的制瓷工匠十分注重

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遂使得我国古 代陶瓷枕中迭有精品涌现,它们是古代

雕刻艺术的一种体现。但由于本身的质地比较硬,经及本身的制作工艺,所以观

赏性与陈设性大过于枕头的实用性。

布枕(清 代)--清朝出现的枕物,内襄由棉或布填充而成,枕面上会刺一

些图案,如动物,人物、植物等,是清代民间刺绣手工艺的一种体现。 其特点

是:由于枕头大多在北方使用,内置物都由棉、布填充,可以达到蓄热、预寒的

功效,但棉、布可以吸汗蓄热,却不具备透气的功效,而且很容易滋生细菌和小

虫,所以不被人广泛用,更多的是作为手工艺刺绣的珍藏品。

药枕(远 古时期)--是装了药物的枕头,用药枕治病。长沙马王堆西汉一

号墓曾出土的“香枕”可以得出,药枕在我国至少得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清代

刘《广群芳谱》中 记载:“决明子药枕治头风明目”祖国医学理论认为,药枕

是将某种具有特殊效果的药物置于枕袋中,病人睡眠时,头温使药枕内药物的有

效成份缓缓的散发出来。 通过人体后脑的“风府”、“风池”、“哑门”等穴

位发挥药效,同时某些中草药特有的芳香气味可通过皮肤和粘膜进入人体从而起

到“闻香祛病”的效果。

民间相传诸多的药枕种类有:

1、 五叶枕---取竹叶、桑叶、柳叶、荷叶和棉叶适量晒干,治头疼,头晕

,眼赤模糊,耳喉肿痛,高血压。 2、 茶叶枕---将茶叶装置成枕,具有降

火、降压、清热解毒、明目、消暑的功效。

3、 磁石枕---将磁石镶嵌在木枕上,使磁石面居中以利于与头颈部接触。

其效果用与磁疗相同,可治疗高血压、头疼、神经性头疼,两眼昏花,视力模糊

和神经衰弱。

4、 明目枕---取煮熟绿豆汤剩下的绿豆皮晒干与干菊花、决明子共做药枕

、有清心解毒退热等功效。 注:使用药枕保健、抗衰老是在我国医学外治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方法。

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种恩物,是天然草本植物中的极品,它不仅是人

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更是作为国饮带着3000多年的文化而流传至今。 茶叶枕,是把这些特定种类的植物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而成,主要是利用植

物特有的芳香物质这一成份,通过人体的嗅觉,也就是呼吸自然吸入体内,达到

闻香疗病的目的。 主要作用表现:

一、是通过呼吸吸收,尔后输布全身,帮助气血流通。

二、是通过渗透的方法进入皮肤,使人体吸收,调节机体代谢。

三、是长期持续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疏通气血流畅,脏腑安和,达到保健抗

衰老的作用。

另 外,中医理论表明,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气血皆聚于头部,是头

与全身经络俞穴紧密连接的关健,草本植物中的各部位拥有天然形成的香襄,这

种香襄具有极 强的挥发性,人在入睡时,头温使茶使茶叶枕内植物中的有效成

份缓慢的散发出来,(植物遇热挥发)通过嗅觉将香气自然吸入,刺激脑下垂体

的分泌,调节体内荷 尔蒙,疏通气血,调节阴阳平衡,香气凝聚于枕周尺于,

其气味淡而不薄,久而不弱,散而不走,是养生保健,预防及治疗疾病的及佳手 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