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俄罗斯“乡村诗人”——叶赛宁

2020-06-09 来源:欧得旅游网
54 语言・国情・文化 俄罗斯“乡村诗人’’——叶赛宁 方程笛雅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 俄罗斯著名诗人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Ceprefi AJIeKcaH皿poBM EceHnH,1895--1925)一生创作无数,生命如彗星 般短暂而富有诗意。他被誉为俄罗斯“乡村诗人”,至今在俄罗 斯文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叶赛宁出生于梁赞州的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大, 从地方技术学校毕业后,于1913年考入莫斯科的一所市立大学。 19岁时,叶赛宁发表了第一首抒情诗《白桦》,开始自己的创作生 涯,1916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在诗人的早期作品中,大多描写农村自然景色,感情真挚,风 格清新,俄罗斯农村美景跃然纸上。十月革命以后,叶赛宁的诗 作开始反映国内的新气象,例如革命和建设,但他内心仍留恋于 广袤俄罗斯大地上的农村田园生活。他的所有诗作都洋溢着对 俄罗斯大自然深厚的热爱,但又充盈着独特的悲观和忧伤。 叶赛宁的这种创作特色源于生活的历史背景~两个时代 的交替碰撞一一渐渐衰败的俄罗斯沙皇统治和新国家新世界的 诞生。1905年的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悲惨的国内战争一一这一切都令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度和人民难 以承受。叶赛宁在这样的环境中比任何人都能深刻感受到国家 的动荡和人民的悲切,并将之融入进自己的创作中。此外,他结 识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著名诗人,和他们一起毫 不动摇地支持革命,并在其间完成了作品《1-Ipeo6pa:a ̄:eHne(变容 节)》、《He6ecHb ̄h 6apa6aHU/HK(天上的鼓手)》,诗歌中充满了激动 不安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祖国的忧思。 语言・国情・文化 55 在诗人短短十几的创作生命中,《我是最后一个乡村诗人》被 认作他最为悲苦的诗歌。这部作品描述了农民生活中如影随形 的苦难,他们在新的工业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隐喻了诗 人自身与社会现状的冲突,可是他也不知道国家应该走向何方。 叶赛宁的悲观是时代的悲观,他对国家和土地的热爱如此厚 重,以至于对国家和人民的痛楚感同身受。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 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精神极度忧郁。 最终,1925年12月26日他用鲜血写下了告别诗,也是自己的绝 命诗《再见,我的朋友,再见……》。这首诗歌集中体现了叶赛宁 的悲观主义思想。并非是过度的悲伤与痛苦致使诗人终结了自 己的生命,而是真正的对生存与死亡的无谓态度、是真正的对人 生的绝望感,让诗人写下了最后的诗句。 叶赛宁、的创作无疑是光辉而灿烂的。作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在自己的抒情诗句中表达了一切细腻的情感——青春的快乐,对 于新世界的惊奇和隐隐的期待,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深切 的同情等。更为重要的是,叶赛宁即使在自己的爱情抒情诗中都 不曾遗忘祖国这个主题,即使他远在异国他乡,他的心也永远跟 祖国联系在一起。叶赛宁曾与妻子在国外生活,有意思的是,他 虽然饱读诗书,却不太懂语言在国外大多依靠翻译来沟通,他跟 自己的妻子邓肯无法用英语交流,有时甚至邓肯还要用结结巴巴 的俄语给他解释。当他重回祖国俄罗斯,他深深感到这才是属于 他的地方。叶赛宁对俄罗斯的热爱是深切的,他爱这片土地,爱 这美丽的大自然和世代生活在这里的辛劳人民。他曾热切地支 持革命,也因内战而失望,他所热爱的土地,一直遭受着战火的摧 残。最终他在矛盾和痛苦中自杀,在文坛留下绝响,却也用自己 短暂的一生在俄罗斯诗坛上矗立起永恒的丰碑。 (本栏目编辑 周丽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