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经验主义

2020-05-27 来源:欧得旅游网


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认得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

1笛卡尔:书上25页

经验主义认为: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

亚里士多德认为 人类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即实体。因此需要感觉经验才能实现和完成这种认识。

理性主义

1.斯宾诺莎

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1632—1677)是近代荷兰伟大的唯物主义唯理论者和无神论者,著有《笛卡尔哲学原理》(1663)、《伦理学》(1667)和《论知性改进论》(1677)等。

斯宾诺莎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实体,他称为上帝,其实就是指无限和永恒的自然界。人只认识这无限属性中的两种,即心与物。心就是这个实体的思维属性,物就是它的广延属性。他以为心与物这两种属性是属于同一实体,心或物的变式都只是这同一实体的变式,这就是他的心身一元论思想。他主张唯物主义唯理论,认为自然界是认识的对象,而且是可以认识的。他把知识分为三种: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和直观知识,只承认理性的可靠性,否定感觉的可靠性。

斯宾诺莎对心理现象有不少的观察和思考。他认为联想的条件是同时经验到的。过去的习惯不同,会使联想的方向不同。并提出情绪由联想而推移的现象,认为情绪有两类,

一类是心的主动状态,另一类是心的被动状态。

2.莱布尼茨

威廉·莱布尼茨(1646—1716)是德国近代哲学的始祖、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他的重要著作是《单子论》(1714)和《人类理智新论》(1704)等。

莱布尼茨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单子构成的,单子是无限的、不可分割的和能动的客观精神实质,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灵魂是人体中的最高单子。这种精神实体的单子是一个封闭的自为世界,是与外界互不影响的。由此,他对心身关系提出了“预定和谐”的心身平行论。他认为,灵魂单子和身体单子也是互不影响的,其间没有因果关系,它们按各自的内部活动规律活动。但由于上帝事先的安排,整个世界的单子在发展过程中是协调一致的。莱布尼茨的心身平行的预定和谐说虽属思辨,但它作为笛卡尔心身交感论的对立面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莱布尼茨用连续性这个概念说明单子的等级,也用于观念的等级,观念按它的意识性的不同程度而分成许多等级。人的观念比无机物、植物、动物的观念更有意识性。但人的观念也有许多不同程度的意识性。最无意识性的观念叫做微觉,最有意识性的观念叫做统觉。莱布尼茨以为微觉是意识性等于零或几乎等于零的观念。许多微觉可以集合成极明晰的统觉,这就像许许多多听不见的水滴声汇集成汹涌澎湃的巨浪发出雷鸣般的声音一样。统觉最具有意识性,主动性也较大,它能使人认识到内心状态和运用概念进行推理等思维活动。他关于微觉和统觉的学说,对于后来的无意识说和统觉说是有启发意义的。莱布尼茨拥护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反对洛克的经验论。他认为人具有天赋的理性能力和理性原则,感觉经验不是知识的来源,而只是起到媒介的作用。通过它使人觉察出先天固有的理性原则,使心中不清晰的知觉变成清晰的观念。总之,莱布尼茨是近代德国理性主义心理

学思想的开端,是后来心身平行论的起源,对后来的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沃尔夫

克利斯提安·沃尔夫(1679—1754)是莱布尼茨唯心主义哲学的直接继承人和近代官能心理学的系统化者。著有《关于人类理解能力的理性思想》(1712)、《关于上帝、宇宙和灵魂的理性思想》(1719)、《经验心理学》(1732)和《理性心理学》(1734)等。他的后两部著作使“心理学”一词流行起来。

沃尔夫把莱布尼茨的世界观改成了二元论。莱布尼茨说单子的本质是精神,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沃尔夫则主张单子有两种:一种是心的单子,即灵魂;一种是物质单子,即物质原子。莱布尼茨说一切单子之间有预定的和谐,所以任何单子都反映全世界。沃尔夫则只说身体的物质单子与心有预定的和谐,这也是一种二元论的心身平行论。沃尔夫继承莱布尼茨的唯理论的认识论,反对洛克的经验论和联想说。他认为人的心理不是空白的、被动的,而坚信人心有一种主动活动的、富于理性的固有观念。在他看来,一切心理作用都不过是不同程度的理性,感觉是混乱不明的理性,狭义的理性才是明白清晰的理性。

5.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著有《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和《实用人类学》(1798)等。

康德的哲学思想从认识出发,认为认识的形式是先验的,认识的材料虽然从经验得来,但人认识这些材料时由于人心有其本身的构造而必须依据某些形式来认识,所以这些形式

是从心自身来,不是从经验来,是先验的。知觉的形式如空间和时间,悟性的形式如数量和因果关系之类,都是先验的。康德认为人认识的都只是现象,上述形式都只适用于形象,至于物自身则是不可知的,物自身有无这些形式也是不可知的。心也是物自身,因而也是不可知的。因此心理学只能研究心的现象。康德认为人不能设想无空间之物,也不能设想无物之空间,所以空间是心所固有的。同理,颜色也是心所固有的先验形式,因此后来的生理唯心主义者从康德的主张中引申出声、色是心所固有的结论。康德的空间先验论直接导致了心理学中空间知觉的天生说,即以为空间知觉是生来就有的,不是从对外物的经验发展而来,这当然是错误的。

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有感性、悟性和理性三种形式。感性是通过感官而获得的一些零散的感觉表象,悟性是运用逻辑范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使之具有规律性的知识,理性则是建立最高原则的认识能力。他尤其重视人的理性能力在认识中的作用。康德也十分重视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认为统觉是人的一种先天的综合统一的认识能力,是“整个人类认识范围内的最高原理”。人之所以能由知觉、想象和概念而认识一个对象,并将杂多的感觉印象通过知觉、想象、概念的结合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对象,完全是由于主体意识中有一种所谓主动的统一性联结综合的结果。他的统觉学说对后来冯特的创造性综合学说有直接的影响。

前文提到提顿斯已经将心理活动区分为认识、感情和意志三种,但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真正使三分法流行的是康德,他提出这样区分的理由是:这三者之中任何一种都不是由任何其他一种派生的。但是康德的这个观点也未得到人们的注意。三分法的流行是由于康德的三部主要著作体现了心理三分法:纯粹理性相当于认识活动,实践理性相当于意志活动,判断力主要讲美感,相当于感情。从此,心理三分法就取代了亚里士多德的两分法。

5.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著有《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和《实用人类学》(1798)等。

康德的哲学思想从认识出发,认为认识的形式是先验的,认识的材料虽然从经验得来,但人认识这些材料时由于人心有其本身的构造而必须依据某些形式来认识,所以这些形式是从心自身来,不是从经验来,是先验的。知觉的形式如空间和时间,悟性的形式如数量和因果关系之类,都是先验的。康德认为人认识的都只是现象,上述形式都只适用于形象,至于物自身则是不可知的,物自身有无这些形式也是不可知的。心也是物自身,因而也是不可知的。因此心理学只能研究心的现象。康德认为人不能设想无空间之物,也不能设想无物之空间,所以空间是心所固有的。同理,颜色也是心所固有的先验形式,因此后来的生理唯心主义者从康德的主张中引申出声、色是心所固有的结论。康德的空间先验论直接导致了心理学中空间知觉的天生说,即以为空间知觉是生来就有的,不是从对外物的经验发展而来,这当然是错误的。

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有感性、悟性和理性三种形式。感性是通过感官而获得的一些零散的感觉表象,悟性是运用逻辑范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使之具有规律性的知识,理性则是建立最高原则的认识能力。他尤其重视人的理性能力在认识中的作用。康德也十分重视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认为统觉是人的一种先天的综合统一的认识能力,是“整个人类认识范围内的最高原理”。人之所以能由知觉、想象和概念而认识一个对象,并将杂多的感觉印象通过知觉、想象、概念的结合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对象,完全是由于主体意识中有一种所谓主动的统一性联结综合的结果。他的统觉学说对后来冯特的创造性综合学说有直接的影响。

前文提到提顿斯已经将心理活动区分为认识、感情和意志三种,但没有引起人们注意。

真正使三分法流行的是康德,他提出这样区分的理由是:这三者之中任何一种都不是由任何其他一种派生的。但是康德的这个观点也未得到人们的注意。三分法的流行是由于康德的三部主要著作体现了心理三分法:纯粹理性相当于认识活动,实践理性相当于意志活动,判断力主要讲美感,相当于感情。从此,心理三分法就取代了亚里士多德的两分法。

6.赫尔巴特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也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的心理学著作主要有:《心理学教科书》(1816)、《作为根据经验、形而上学(指哲学)、数学的科学的心理学》(1824—1825)和《关于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学的几封信》(1831)等。

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在他的《作为根据经验、形而上学(指哲学)、数学的科学的心理学》一书中曾明确地对心理学作了界说。他认为任何科学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所以作为科学的心理学也应该是经验的科学,而不是实验的科学;其次他认为心理学不能离开哲学(即形而上学),它仍属于哲学的科学;再次他认为科学应有数量计算,所以心理学应为数学的科学,要用数学的方法对心理进行计算。因此他在心理学研究中第一次作了运用数学法的尝试,虽然它脱离实验带有思辨的性质,但它对后来创立心理物理法不能说没有启示的作用。

赫尔巴特接受了莱布尼茨关于灵魂单子具有活动特性的观点,认为观念也是活动的;同时他也吸收了英国联想主义的思想和当时力学关于引力和斥力的概念来说明观念互相吸引和互相排斥的关系。他列举了观念互相作用的几种情况:两个观念如果不相冲突,而属于同一感官的,它们便将混合为一起,这就叫做融合(Fusion),例如红蓝色混合成紫色;如果它们不相冲突,而属于不同的感官则可复合为一,这就叫做复合(Complicate),如

声与色可复合为一体;如果两个观念互相冲突而努力相等,则可完全互相抑制;如果势力不相等则不能互相抑制,两者可以并存而合现于意识之内。赫尔巴特提出的融合和复合概念后来被冯特所采用。

赫尔巴特为了进一步揭示观念互相作用的规律,他还提出了“意识阈”和“统觉团”的概念。他认为两个互相冲突的观念虽然可以相互抑制,但不会消灭于无形,受了抑制的观念由于其势力减弱,就由一种现实的状态退为一种被抑制的状态。他指出:“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一道界线,这些界线便为意识阈。”就是说,任何时候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容许与它自己可以和谐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上,而将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降入无意识状态。赫尔巴特认为,意识阈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意识和无意识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随着时间的变迁,意识阈限上的观念可以转入阈限下而成为无意识的。相反被抑制的观念,可以通过有关的意识观念的吸引从意识阈限下进入意识阈限之上。赫尔巴特还认为,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内,都必须与意识中原有的观念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这个观念的整体,他称为“统觉团”。他的“统觉团”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他成为近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

总之,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虽属唯心主义体系,但他在心理学思想史上影响很大,他的学说对韦伯、费希纳、冯特和弗洛伊德的思想都有直接的影响。

7.陆宰

陆宰(1817—1881)是实验心理学建立以前的最后一位哲学心理学家。著有《医学心理学,即灵魂的生理学》(1852)和《心理学大纲讲演录》(1881)等。

陆宰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他提出的关于空间知觉的部位标记说。他认为外界刺激虽

然具有空间的关系,但是人直接得到的只是特殊感觉而不是空间形式。首先看触觉的空间,皮肤与外物接触时,由于皮肤各个部位的厚薄、硬软、紧张度和皮下组织的状况彼此都不同,因此每个部位都有由这些特色所构成的标记(多种强度的特殊配合),这个标记就是这个皮肤部位的标记。在肢体移动时,被刺激的部位变化,部位标记也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逐渐的,邻接部位的标记是先后继承而又微有变化的。浑身的一切部位都有这样的标记,由于肢体屡屡移动的结果,最后这些标记就结合成了一个空间体系。其次,视网膜上的不同点被刺激会发生不同的眼肌动作,任何视网膜点被刺激都发生使视线转到正对刺激物的眼肌运动。由于眼肌不止一个,不同的网膜点被刺激,会发生不同的强度配合的眼肌动作。邻近的点所引起的眼肌运动感觉的强度配合是逐渐变化的,也就是说,网膜上的邻近点的部位标记是逐渐变化的。从这一切由眼肌运动所组成的而逐渐变化的部位标记最后会形成一个空间体系。到了视觉空间体系已经形成之后,假如有一个网膜部位被刺激,人虽然不动眼睛也知道刺激物在什么地方,是因为以往的经验使这一部位被刺激时会引起一定的动眼趋势,对这个趋势的感觉也就是这个被刺激的网膜点的部位标记。

陆宰认为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但客观空间体系对于人所引起的结果最初只是一个部位标记的体系而不是具体的空间关系的体系。那么为什么部位标记体系会转化为空间体系呢?陆宰认为心具有这样的转化能力。他的说法是关于空间知觉的经验说,这个观点后来为赫尔姆霍茨所发挥。陆宰虽然承认外来刺激的必要性,但更强调心理的主动性,他的学生斯顿夫、格奥尔格·缪勒和布伦塔诺都受他影响而重视心理的机能。

总之,从前面介绍的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荷兰的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唯理论者外,德国的心理学思想家都是唯心主义唯理论者。理性主义心理学的特点是,强调主体先天固有的能动性、心理活动的统一性、动力性和矛盾性,强调把人的意识看作是发展的过程,忽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夸大理性思维的作用。这其中虽包含有辩证的因素,但由于受唯心主义的束缚,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经验,往往带有思辨的性

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