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2022-07-31
来源:欧得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1卷第3—4期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Vo【.31 NO.3—4 2008年6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Jun.,2008 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阎宝志 (辽宁科技大学审计处,辽宁鞍山114051) 摘 要: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论述了这三种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要控制、防 范审计风险,必须强化杜会审计的独立性;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有 关法规的健全,等。 关键词:审计;风险;控制;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048(2008)(03—04)一0381—04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由于社会公众是注册会计师唯一的委托人,突出了注册会计师这一职业责任的重大。所以,对于注册会 i-kO ̄的责任而给使用人带来的损失,注册会计师及所在的事务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 审计风险的形成 1.1审计固有风险 审计固有风险是指假设在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情况下,被审单位的业务和相应的会计处理发生重 大错弊的可能性。 (1)因审计客体人为因素所固有的审计风险。单位因人为因素或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客观存在着一 些不确定性。例如:会计行为和经济错弊,会计人员本身或单位负责人从主观愿望上要求会计人员违 法、违纪、违规。这是审计固有风险的主要来源,当然也是审计风险的主要来源。 (2)因审计客体无意识行为所带来的审计风险。单位因行政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业务生疏,无意 识发生的违法违纪违规的会计行为和经济错弊。这种审计固有风险是单位客观存在的,除渎职外,一般 审计风险比较小。 1.2审计控制风险 审计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相应的会计处理发生重大错弊,不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和纠 正的可能性。 (1)审计客体尚未健全内控制度所导致的审计风险。根据有关管理规定,即单位应建立而未建立 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所形成的审计风险。例如:钱账物应设置3个岗位,而单位只设置了2个 岗位,但单位现金业务又相当频繁。因此,在货币资金管理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 (2)因审计客体尚未严格执行内控制度所带来的审计风险。单位虽然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了许 多内控制度,但是存在部分内控制度执行不力情形,一些内控制度形同虚设。例如:单位财务制度规定 每年至少需要进行一次固定资产清查,但单位账面和有关财务资料未能反映这一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 因此,在单位存货管理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 收稿日期:20084)4—20。 作者简介:阎宝志(1968一),男,辽宁兴城人,工程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82・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第31卷 1.3.审计检查风险 审计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进行实质性测试时,不能发现或报告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弊的可能 性。 (1)因审计主体人为因素存在所产生的审计风险。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已发现被审 计单位存在重大错弊,但因循私舞弊未能在审计报告中反映;或在审计过程中已发现存在重大错弊的嫌 疑,未采取必要的审计方法或进行必要审计移送,因而产生了审计风险。这种审计风险倘若追究审计责 任,前者应为“赎职”,后者应为“失职”。 (2)因审计人员素质水平的局限性所形成的审计风险。由于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和能力不足,未 能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弊。由于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审计水平有高有低,驾驭审计方 法的能力有强有弱,加之审计力量的不足,审计任务的繁重,致使审计难以达到社会全部期望,有时甚至 被卷入责任诉讼纠纷之中。 (3)因审计主体机制不健全所造成的审计风险。由于审计机关未能健全有效的监督检查组织机构 和相应的制度体系,加之目前审计机关仍实行“双重领导”体制,要地方审计机关来揭示本地区党政机关 的重大错弊是十分困难的。无疑,这些审计存在着一定的审计风险。 (4)因审计对象的广泛性所带来一种潜在的审计风险。审计的范围和对象是一个逐步扩大的过 程。早期的审计重点一般都放在处理现金的职员的诚实性上,而对其他事项几乎不顾。后来,审计范围 扩大到资产负债表,开始意识到审计责任的存在。随着审计范围转移到财务报表上来,审计人员的责任 也由有关法律明确规定,并开始发生了针对审计责任的诉讼。此后,对内部控制进行检查通常成为审计 的出发点,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观念也扩展到单位全部的经济活动,以及管理政策的诸多问题,社会 公众对审计的业务和责任的意识也急速增强。在传统的审计范围之外,社会公众要求审计人员揭示出 所有重大的差错和舞弊,并对单位持续经济业务能力作出评价,对单位在财务方面是否健康作出审计报 告。由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广泛且不确定性很大,信息失真的可能性也就很大,审计人员作出正确的审 计结论难度增加,风险在所难免。 (5)因审计主体审计手段的不足所凸现的“审计风险”。在过去的审计实践中往往出现一种“奇怪” 的现象,就是有可能审计机关刚对某单位进行了财务收支审计或经济责任审计,尚未发现重大错弊。但 是,不久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就被有关部门立案查处,严重的被追究刑事责任。其实,对于 这种现象应加以分析,这就需要看所追究刑事责任的案情是否在应审计的范畴之内。 (6)因外界对审计的依赖性增加所产生的审计风险。从审计发展来看,人们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 度及其影响范围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审计产生之初,单位最关心的是诚实性,也就是说早期审计的 重点并不是检查会计账簿的质量。然而,步入19世纪下半叶,审计人员的职责是审查单位的经济运行 以及会计报表编制的正确性,对资产负债表质量的重视,表明审计人员的影响开始扩大。到20世纪初 期,随着世界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证券市场的涌现,广大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关心,使人们更加关 注已审计的财务报表,而且对此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仅政府、投资者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潜在投 资者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人们对单位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也日益重视,依赖审计意见的人越 来越多。审计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建立和维护资本市场的完整 性方面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社会各界都在关心审计、关注审计、依赖审计,并且愿意支付费用聘请 审计人员,提高信息的可靠性,降低他们投资决策的风险。当然,从另一个层面上讲,这种依赖性也给审 计部门带来较大的审计风险。 2 审计风险的防范 2.1强化社会审计的独立性 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初成立时,大多是由一个或多个以上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大专院校发起设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4期 阎宝志: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383・ 立。长期以来,会计师事务所“挂靠”发起单位,显然其能否做到独立审计就令人十分怀疑,更难以表明 其所持立场的客观公正性。这种传统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会计师事务所功能的正常发挥,以至国家规 定所有会计师事务所在1998年底要与原挂靠单位脱钩,向合伙制或有限责任制发展。性质转变了,但 其中遗留的问题却很多。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将审计推向市场,在行业协会的管理和指导下,树立 风险管理的观念,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主体势在必行。 2.2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 大量的审计诉讼案例说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背景对审计风险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被审计单位的 经营环境、业务状况、内控制度、管理人员的素质及管理方式等都会带来审计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在 接受审计委托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委托业务的可接受性。 (1)客户品行端正,信誉良好。客户具有正直的品格,则出现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就小,固有 风险就低;反之,固有风险就很高,即使扩大审计测试的规模,审计人员也难以使总体审计风险降低到社 会可接受的水平。 (2)尽可能详细了解委托单位的业务状况。注册会计师面临着形形色色的行业,每个行业都有其 经营特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越复杂,审计的风险就越大。有时即使注册会计师能搜集到很多有说 服力的审计证据,但也很难揭示经济业务的实质。 (3)对财务状况不佳的委托单位尤其加以注意。过去大部分审计诉讼案都集中在陷入财务困境的 审计客户。当其面临破产或偿债出现问题时,股东或债权人总想把损失转嫁他人。这种客户的审计风 险很大,最好拒绝;否则,执行较详细的审计,提高审计费用。 2.3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 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与审计能力所达到的程度之间有一个期望差。审计由于所应用的工具和手 段的局限性及其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使得在满足公众需求方面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为将风险控 制在所能接受的水平内,对审计人员应做如下要求。 (1)树立风险观念。我国的审计人员数量虽多,但层次不高,即使有会计证的人员,由于会计师事 物所的长期挂靠体制,也形成了一种墨守陈规、不求发展的工作态度,这就加大了审计风险。审计人员 一定要把思想观念转变过来,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对审计的要求,增强风险意识、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培 养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2)遵守职业道德要求。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在 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方面应达到的职业标准。审计人员一定要理解和掌握 这些标准,并在执业时严格遵守,这样才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3)提高执业水平。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报表的可靠性发表审计意见。这说明审计的结果 是要做出判断。这种判断能力来自于审计人员的经验积累和专业能力,贯穿了审计过程的始终。审计 人员不仅要具有执业所需的会计、审计、法律、税务、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知识,还需有实务操作能力和丰 富的实践经验。 2.4确立适当的收费标准 随着现代经济生活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及影响范围的扩大,审计业务迅速扩展,会计师事务所的 数量也急剧增加,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创收意识加大了收费的随意性,却严重降低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 道德水准,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审计质量自然难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收费应以服务质量、工作量、参 加人员层次的高低为主要依据。同时,也要考虑到市场风险的大小。 2.5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合理的审计要求制订科学的计划,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集中审计资源于高风险审计领域, 确保识别所有重大差错或非法事项。最终通过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把风险控制到尽可能低 的水平。可以说,审计风险的防范本质上就是质量控制问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84・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第31卷 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办法是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准则,规定审计工作应达到的质量标准。会计师 事务所应建立一套严密、科学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在风险可能发生的环节严格质量控制,使审计人员 的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选择业务较全面的客户,审计经验丰 富、综合素质高的注册会计师对每一重要客户的年度审计做出标准的审计工作底稿,以供其他人员执业 时参照。这样既便于有效地理解准则,又有实例可供参照,可提高作业的标准化,减少执业的随意性。 2.6促进有关法规的健全 (1)鉴订业务约定书。业务约定书可以明确委托方的会计责任和受委托方的审计责任,明确业务 的性质、范围及双方的权力和义务,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这样,一旦发生法律诉讼就有可能将审计 风险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在发达国家,投保充分的责任险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项重要 自我保护措施。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应按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风险。 但是,目前保险公司还未开展责任险业务。因此,行业协会应积极与保险公司磋商,努力促成该项业务。 尽管这不能排除可能受到的法律诉讼,但能防止或减少诉讼失败时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审计风险损失。 (3)促进法律、法规的健全。当前的“诉讼爆炸”也暴露出注册会计师在法律上的弱小,如“深口袋” 责任,“集体诉讼”方式,对证券法的理解上的分歧等等,极易造成会计师事务所的败诉。因此,注册会计 师事务所应团结起来,利用自身的影响促成有关法律的修正,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DB/OL].新华网,http://一.xinhuanet.com. 2003—01—22. [2]宫兴国.关于内部审计风险及控制的几点思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1):13 15. [3]叶丽.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初探[J].理论界,2008,(1):232,233. [4]王奇杰.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08,(1):52 54. [5]杨梅.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和作用[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4):14,15. [6]周丽琼.浅议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1O):13,14. [7]张楚堂.论审计风险的概念[J].审计研究,2001,(2):48—50. [8]张连华.内部审计原理与实务[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1. [9]王晓霞,企业风险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1. Control and precaution of audit risk y4 f Bao—zhi (Audit Department,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Anshan 114051,China) Abstract:Audit risks include the inherent risk,control of risk and inspection of risk.It is proposed that in order to control and prevent audit risk,the independence of the audit must be strengthened;audit quality control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CPA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promoted,etc. Key words:audit;risk;control;precaution (Received April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