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世界跨文化交流角度看文化冲突与文化导入

2022-11-04 来源:欧得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世界跨文化交流角度看文化冲突与文化导入

作者:李速立

来源:《理论导刊》2008年第11期

[摘 要]世界各国的文化有其共性和个性,各国的文化现状客观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从而影响着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世界跨文化交流的文化冲突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敏感性、关联性的特点,了解文化冲突,把握科学导入。文化导入应注意选择先进文化大胆引进;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持相对独立性;结合本国国情,扬长避短。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世界;冲突;导入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8]11-0118-02

中国的和平稳定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和谐发展也会促进和影响中国。伴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贸、科技、旅游等交往的日益频繁,规模逐步扩大,相互间的文化交流也逐步深入,跨文化交流已成为发展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内容。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格局、建设和谐世界的新课题、和平友谊共同发展的新挑战,对我国语言工作者提出跨文化交流研究的新要求。

一、世界跨文化交流的内涵

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传统文化和认知主体,这里主要指国家之间进行双向交流,达到相互认识、理解和共同促进的过程。世界各国的文化,都具有各自的传统继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客观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或地区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传统理念和思维方式具有差异性,所形成的各自文化,既存在共性,也具有差异性。随着世界历史发展变迁,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共同促进了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形成和各国的文化发展进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跨文化交流既涉及到国家文化结构,又涉及到国家间各层次交往。各国文化可分三个层次:高层文化、民间文化以及深层文化结构。高层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教育、音乐与宗教。民间文化主要指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和人际问的行为模式。深层文化则反映人们的价值、道德、文化观、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由此看来,国家文化是一个庞杂而又界限模糊的概念。它可以是信仰、习惯、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科学文化知识沉淀的综合,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认同的纽带,更是一个国家社会赖以存在的无形资产。

跨文化交流作为一种现象历史久远,但作为过程进行专项研究的历史却很短暂。在现代社会里,发达和便利的通讯、卫星电视、传媒工具、交通工具的普及运用,促进了世界各国、各族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交往和旅游往来,同时也推动了跨文化交流的研究。

跨文化交流首先要了解异国文化习俗和两国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避免跨文化交流的失误。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则要深入到分析各种文化差异的特点,并找到根源。通过了解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双方的历史文化、传统观念、宗教信仰、周边环境、发展状况等主观和客观因素和了解彼此的意图及价值标准,以便进一步研究跨文化交流的文化冲突的避免和利用,科学地把握跨文化交流的文化导人的态度和行为等。

跨文化交流的研究拓宽了跨文化研究领域,将宽泛的跨文化研究具体化、系统化,为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促进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具有现实意义。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和应用,必将在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共创和谐世界的美好明天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跨文化交流的文化冲突

跨文化交流的文化冲突的研究涉及面很广,研究领域很多。在当代社会中,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跨文化交流中文化冲突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这里重点从分析文化冲突的特点人手,研究文化冲突。

本文将跨文化交流的文化冲突特点归纳为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敏感性、扩展性和关联性。

普遍性,是指文化冲突普遍存在于各种有差异的跨文化交流之间,不仅涉及到各层次文化的各方面,也涉及到各种文化交流过程之中。这是世界人类发展历史中,逐步形成的文化差异所决定的。例如,各国文化在各族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过程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冲突普遍存在,如称呼、问候、赞扬、致谢等。在中国文化中,称呼一位老同志可在姓前面加个“老”字,他根本不会介意,但在英语国家则很忌讳“老”。在英语国家中称呼别人只是在姓前面加上称谓语即可。例如Mr,Mrs,Ms,Professor,Captain等等,或者直呼其名,甚至子女可直呼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辈的名字,学生可直呼老师的名字,这在英语国家是司空见惯的,而且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关系友好密切。而这一习俗在中国文化中令人难以接受。对英语国家人来说,吃饭各自付账的邀请方式不足为奇,但中国人不太欣赏。

客观性,是指文化冲突的存在是客观现实,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跨文化交流必须正视文化冲突的客观实在,增强彼此间的理解和包容。例如世世代代的基督教徒们将对犹大的仇恨发泄到凑巧的13数字上,人们现在依然在回避这个不吉数字。英语国家人禁忌的话题是:询问年龄,婚姻状况,薪水多少,宗教信仰以及政治观点等。受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词汇更是涉及面广量大,如美国词汇中“in the Big Apple”不能理解成“在大苹果里”,而是美国纽约市名等等。

敏感性,是指彼此间的一些文化冲突涉及到敏感问题,或是由于敏感问题所引起的。敏感性往往绝大多数涉及到高层次、深层次的文化冲突,如双方的政治、军事、宗教、传统观念等的差异或历史延续引起的文化冲突。如宗教信仰引起的文化冲突十分复杂和敏感,二战中纳粹德国对信仰犹太教人的大屠杀,表面上是宗教信仰文化冲突,深层次是帝国主义扩展掠夺和种族灭绝,这个文化冲突对今日的德国和以色列都是敏感性问题。

扩展性,是指有的文化冲突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有的在化解,有的则在扩大。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发展规模和速度差异较大,对文化差异影响十分明显,一般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差异越大,文化冲突的扩展性表现就越加明显。如上个世纪的工业化时代,帝国主义国家对弱小国家的领土入侵和经济掠夺,通过强权政治强加的文化侵略和奴化教育接踵而至,侵略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矛盾斗争会不断升级,压迫者的文化和反抗者的文化两者之问的文化冲突不可调和,也会随着斗争而扩展和延伸。当今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和信息的“爆炸”式扩展,使得原有知识库中的名词概念,已不能表述清楚现在的创新成果,各国都在积极学习交流和引进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文化扩展自身知识库的同时,文化发展受到当代科技发展的冲击而变化加快。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文化冲突强度扩展,如国家的贫富差距加大后,引发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利益和资源方面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对生存和发展问题理解的视觉角度和思维方式本来就很难趋同一致,现在两种文化交流的文化冲突强度在加大。又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诱发局部地区宗教和民族矛盾加深,文化冲突可能会演变为暴力或战争,有的战争演变为国家分裂,有的战争由两国之间的冲突导致多国介入的战争,此时文化冲突强度在加大,短期难以调和。还有一种情况是文化冲突强度在缩小,对新技术革命成果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及,使得国家之间通过技术和文化交流,在环境保护、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新技术革命、节约资源和能源,人类灾害预防与救护等方面的文化冲突强度在削弱或消除。

关联性,是指文化冲突与其自身的引发因素相关联的影响力的大小。可分为政治、宗教、经济、历史等专项关联性。以经济关联性为例,经济全球化使得文化冲突的关联性加强,各国之间在加强经济交往的过程中,相互之问的经济依存度在增加,经济领域的共同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共同约束文件(如京都环保议定书),以及双边和单边的经贸协议等,使得经贸领域按照共同约定的规则开展交流。经济合作促进了文化交流,部分由此引起的文化冲突随之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化。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增多时,这时各国的宣传媒体会各执己见,对跨文化交流产生不利影响,由此引起的文化冲突无疑会增大。再以政治和历史关联性为例,历史上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9.18”、“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已成为中国人民永远牢记的历史,“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国国歌将会世代传唱,激励中国人民不忘国耻,奋发图强。但对这场战争的认识中日两国存在明显的分歧,甚至日本国内有极少数右翼势力歪曲历史事实,为日本当年的战犯翻案,参拜供有日本战犯的靖国神社,极大地损伤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阻碍了中日两国间关系的发展。这里双方历史观的差异会使这种文化冲突长期存在和产生不利于双方的影响。

三、跨文化交流的文化导入

各国间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也是彼此文化相互影响、融合的过程。文化导人则是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引进、消化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态度和行为。文化导人的研究是中国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过程中跨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中国跨文化交流的文化导入应注意四个方面:

1.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大胆引进文明成果。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各国在对自身文化发展进行审视、判断、筛选、定向和创新的同时,必然要涉及到跨文化交流的文化导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要“吸收世界上所有的文明成果”,学习和引进世界各国的先进思想理念、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等“洋为中用”、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树立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持相对独立性。文化多元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是客观的,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方面。一个国家优秀的文化传统应该继承和发展,如文化遗产、创造发明、道德传统,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全球化并不是西方化,更不是英美化;多元化也不是文化保守、固步自封,更不是民族中心主义或是孤立主义抬头,而是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存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通过跨文化交流,达到相互包容,而不是抹杀。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丰富的文化遗产、许多创造发明、优美的文字、尊老爱幼和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的发展立足自身,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立足自身。继承本国的传统文化,发展本国的先进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以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思维方式为例,中国人思维方式注重整体思维、辨证思维、传统文化思维、尊重自然思维和中庸之道思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联系实际,结合本国国情,扬长避短。世界人文史就是一部各国文化体系相互交流、学习、冲突和融合的历史,凡是在保持自身文化传统的相对独立性,积极引进外来文化,并注重联系实际进行吸收转化和实现创新,就会充满发展的活力。反之,一个固步自封的封闭社会,或是脱离实际死搬硬套的“拿来主义”,最终会导致国家文化领域思想僵化和落后,有的被淘汰出局。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成功,也是文化结合的成功。中国要坚持把文化导人与现实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不一味地照抄照搬和全盘采用“拿来主义”。在此方面,中国成功的典例有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取得革命成功: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德国、列宁主义产生于俄国,将马列主义引入中国,并且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诞生。

4.了解文化冲突的特点,科学把握文化导入。对于具有存在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文化冲突的文化导入,要考虑采取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现实、相互学习了解、彼此尊重和包容、积极协商化解的态度和措施。对于具有存在敏感性文化冲突的文化导入,要考虑采取面向未来、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回避锋芒、积极协商、达成共识的态度和措施。对于具有存在关联性文化冲突的文化导入,要考虑采取全面系统的分析、确定自我认知的坐标和发展方向、抓住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排除不利因素和消极观念、追求最终目标的态度和措施。对于具有存在扩展关联性文化冲突的文化导入,要考虑采取动态分析和观测、频繁接触和讨论、共谋发展、力促团结、正视历史和现实、揭露歪曲和篡改、把握策略和强度的态度和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