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思维能力
新课标特别强调:教学的真正意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而不是注重教师如何“教”。我们的教学一方面是师生知识技能的共进,另一方面则更是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的能力,使他们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只有给学生提供发挥个性发展的空间,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自主探究新知识,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思维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一、创设物理思维情境,激发个性思维的方式
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是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不仅强调物理知识的应用,更突出应用物理的意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呈现多个情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索。例如讲到“如何设计符合要求的电源时”,先创设情境:现要得到一个电压为12v的电源,可以怎样解决?问题一给出,学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有的说用8节干电池串联,有的说用6节铅蓄电池串联,有的说用实验室的学生电源去调节。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因人而异,处理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学生先有自己的个性展示,再在教师引导下获取新的合理的解答方法,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了物理的学习方法。
二、拓宽物理思维渠道,培养个性思维的能力
新课标所提倡的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给学生开辟多种物理渠道,力争让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现个性的舞台。在课上利用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小组汇报、小组内个人汇报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对学生个性思维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如在教学“浮力阿基米德原理”这一部分内容时,通过自主思索:浮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与物体的体积,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系?如何表述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再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猜想,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通过实验逐步操作使自己的猜想得到充分的验证,最终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体积,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这样,不仅开放了课堂、开放了教学过程,还使学生思维训练得到了升华,锻炼了自我,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三、提供物理思维空间,展示个性思维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把教学时空交还给学生自己,让他们能够充分进行自我表现,给他们提供展示个性思维的过程,形成物理问题解决的多元化。例如有这样一道例题: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重为20n的一个重物,让其浸没到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10n,请问可以求那些物理量?有的学生马上利用称重法求浮力,有的马上想到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理排开水的体积,有的又想到利用已知条件物体浸没
时,物体的体积等于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求物体的体积,有的又由物体的重力和物体的体积想到求物体的密度。这样,不但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了展示,而且使他们在同学面前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宽容物理思维缺陷,寻找个性思维的亮点
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传统的错误思想,思维方式等的局限性,在物理学习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尽力回避学生的错误,或把学生毫不客气地训斥一顿。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意见,允许他们有不同的看法,善于宽容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努力寻找学生个性思维错误中的 亮点,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份”激活,使其成为教学中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助其迈向成功的道路。例如: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只水桶,桶与水的总质量为5kg,用细线系一质量为1.78kg的实心铜球,用手提细线上端将小球缓慢浸没在水中,使铜球静止不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好多学生都是用桶,水和铜球的总重力来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而他们忽略了题目中的关键词“手提着细线”,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只是桶和水的重力和铜球所受到的浮力之和,这样既可纠正学生错误思路,又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良好的机会。
五、探究物理思维规律,提供个性思维的机会
学习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根据物理现象所遵循的规律,采用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提供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共同完成教学知识的建构,让每个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进行创造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测定液体密度时,有一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做了两次,记录如下:
试求:(1)液体的密度,(2)容器的质量。笔者曾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1)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方法解答;(2)分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全班讨论,得出最佳方法。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列方程,抓住密度是物质的一个基本特性,任何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变来求液体的密度;有的列方程组,根据总质量等于容器和液体的质量之和,而液体的质量等于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之积来求液体的密度和容器的质量;有的则直接利用增加的液体的质量除以增加的液体的体积求液体的密度。这样,教师提供每个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通过相互切磋,启发学生的智慧使之产生智慧的火花,创造性思维才能展现,学生个性才能发展。
总之:尊重每一位农村初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每位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物理问题,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维,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是新课改形势要求下每一位物理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教学规律。只有让学生全面参与实践,允许学生的个
性在思维活动中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历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