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红楼梦》中的家庭教育与现代亲子关系比较研究

2022-10-11 来源:欧得旅游网
第38卷第lO期 V0138 No.10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8年10月20日 0ct-20 2Ol8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8.10.013 《红楼梦》中的家庭教育与现代亲子关系比较研究 傅 颖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性格独特鲜明,呈现出千人千面的生动图景。 透过其精彩的描写能够感受到一个人性情品格的养成,有先天既定的因素亦有后天环境的影响。本文将《红 楼梦》中四组家庭的子女教育与现代社会的亲子关系作比较,分别是:以林如海、林黛玉父女为代表的“知 识分子”型家庭;以贾母、贾宝玉祖孙为代表的“溺爱纵子”型;以薛父、薛宝钗父女为代表的“精英教育” 型;以王熙凤、贾巧姐母女为代表的“强势父母”型。 关键词:《红楼梦》;家庭教育;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8)10.0027—02 文学即人学,人是文学关注的重点。一个人性 职业,大都接受过完整系统的高等教育,学养修为 格品行的形成与其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有直接关系, 子女不仅是血脉的延续,也是整个家庭的缩影。在 《红楼梦》阔大丰富、纷纭繁复的生活长卷中,权 势显赫的大家族由多个小家庭组成,每个小家庭地 位有高低、权势有大小,教育子女的方式也不尽相 同,最终导致了差异明显的人生之路。时代变迁,《红 较高,特别重视子女教育。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 子常是人们眼中的“优等生”,他们学习好、懂礼 貌、有教养,品性纯良,刻苦努力。但在成长过程 中,父母严格的家教难免让孩子自由奔放的天性被 压抑,缺点也显而易见,比如,在性格上自尊心强, 追求完美,过于执着;在人际交往、待人接物方面 楼梦》中的家庭教育却与现代社会中的亲子关系有 循规蹈矩,缺乏灵活变通,常被形容为“书呆子”“不 着相似之处。 接地气”。正如曹雪芹笔下那个为朵宫花便口出刻 “知识分子”型——以林如海、林黛玉父 薄之语、常因“小事”便委屈到不能自已的“小气” 女为例 姑娘,她每一次“冷笑”、每一次“刀子嘴”、每 次“眼睛圈儿红了”的背后其实都是敏感强烈的 林如海出身世禄之家、书香门第,是前科探花, 一、一既有才学又有修养,在祖上的荫蔽之下仕途也比较 自尊心在作祟。灵秀善良的林黛玉正因为想要追求 顺遂,他与荣府千金贾敏的婚姻是中国小说中典型 极致纯粹的情感才会“尖酸刻薄”,正因为眼睛里 的才子佳人相结合。因妻子早亡,林如海将独生女 揉不得沙子才会得罪众人,将自己推向孤立的境地。 儿黛玉视为掌上明珠,百般疼爱,照顾得细致人微, 二、“溺爱纵子”型——以贾母、贾宝玉祖孙 “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 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他请贾雨村做 家庭教师,教女儿读书习字,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虽因公事繁忙无暇照顾女儿,将黛玉送去贾府,但 从细节之处可见林如海不失为一位慈父。在父亲呵 为例 贾母出身名门贵族,乃金陵世勋史侯之女,是 荣国公贾代善之妻,嫁入贾府后,开枝散叶,儿孙 满堂。作为宁、荣二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地位尊 崇、气度雍容、见多识广、宽厚仁德。对待晚辈教 护下成长的林黛玉逐渐成为一位清秀柔美、才情横 育,贾母更有年老长辈过分溺爱晚辈的“通病”, 溢,外表娇弱、内心倔强的绝世佳人。所以,自《红 年事已高的她喜欢儿孙绕膝,衔玉而来、根正苗红 楼梦》开篇,“林黛玉”便成为才貌双全、不落俗 的宝玉是最受疼爱的孙子,如贾雨村说甄宝玉:“祖 尘的经典女Jl生形象。林黛玉虽在心性上“孤高自许, 母溺爱不明,每因孙辱师责子。”贾敏说宝玉:“顽  目下无尘”,但饱读诗书的她懂得独立思考,即便 劣异常,外祖母又溺爱,无人敢管。”寄人篱下也保持自己纯洁的个性,勇敢追求爱与自 贾母和王夫人不重子女教育,她们从不过问宝 由,不向龌龊势利的环境屈服,不甘做封建礼教的“殉 玉读书学习,也不干涉他交朋结友。万般宠爱之下 葬品”,是不折不扣的“精神贵族”。 的贾宝玉为所欲为、无人敢管,整日在女儿丛中纵 林家与现代社会中的知识分子家庭相似,这类 性驰情,致使学业荒废,养成好色无为、安富尊荣 家庭的家长多从事公务员、教师、医生、工程师等 的劣习。虽说贾府中男女关系混乱,但贾宝玉绝非 收稿日期:2018—10—05 作者简介:傅颖(1987一),女,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 ·27· 下流之徒,他对女性的迷恋仅是出于对少女美的欣 脉资源给他们学习、创业提供了后盾和保障。但也 赏。另外,贾母和王夫人都虔诚信佛,心怀慈悲的 有不足之处,这类型孩子在外部因素的促使下心智 长辈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宝玉,使他身上有着厚道温 早熟,少了些许纯真,求胜心强,常以自我为中心。 和、单纯善良的品性。 四、 “强势父母”型——以王熙凤、巧姐母女 为例 现代社会中几乎每家都会有“溺爱”型家长, 过分溺爱致使子女沉迷玩乐、不思进取的例子更是 “素性好胜”的王熙凤是《红楼梦》中最精彩 司空见惯。近些年来,在大众媒体中出现了一个特 的形象之一,她泼辣强势、阴险狡诈,能说会道、 殊的话语符号——“富二代”,指的是继承了巨额 机关算尽,在勾心斗角的荣国府游刃有余,八面玲 家产的富家子女。这一话题颇具争议, “富二代” 珑,深得掌权者的喜爱。但身为母亲,她对娇贵多 中有人珍惜父母打拼所积累的家业,为人正直、勤 病的独生女儿呵护备至,巧姐在如此强势母亲的爱 奋努力、脚踏实地;也有人奢侈享乐、沾染恶习、 挥霍无度,后者是大众舆论抨击的对象。在改革开 放浪潮中获得成功的“富一代”深知知识、能力的 重要性,因此,非常看重子女的培养。但由于他们 自身学养不高,不善教育,加之一r作繁忙,缺乏耐 心,常用金钱等物质方式来弥补子女缺失的父母之 爱,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形成畸形的价值观。越来越 多的“富一代”正逐步走向老龄化, “富二代”作 为接班人能否继承父辈的衣钵干出一番事业来?还 护之下,是典型的娇娇小姐。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一 回,巧姐争要板儿的佛手,一是暗示两小儿女的姻 缘,二是写巧姐娇生惯养,任情任性。第101回中, 巧姐夜啼,被李妈拧了一把而大哭,凤姐先发脾气, 然后慨叹: “明儿我要是死了,撂下这小孽障,还 不知怎么样呢!……你们知好歹,只疼我那孩子就 是了。”可见,巧姐是王熙凤在这世上最重要也是 唯一的牵挂。“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 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 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 苍穹。”巧姐的支曲既道出了娘亲的结局,也表达 了自己免遭蹂躏的庆幸,应了刘姥姥起名时的“遇 难成祥”。王熙凤偶积善德救济刘姥姥,济困扶穷 积下阴功,刘姥姥知恩图报,救助落难千金巧姐, 是会像《红楼梦》中冷子兴的议论,“更有一件大事, 谁知这种钟鸣鼎食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儿孙,竞一 代不如一代了。”不可否认的是, “富二代”的起 跑线要比普通收入家庭的孩子好一些,实现理想也 有充足的物质基础。 三、 “精英教育”型——以薛父、薛宝钗父女 使其免于苦难。巧姐在母亲的阴功护佑下有了一个 为例 还算幸福的结局。 “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乃金陵四大家族之 王熙凤、贾巧姐母女的关系与现代社会中的“强 皇商巨贾,家资万贯,地位显赫。政治素养和 势父母”型相似,其突出特点是“强势父母包办一 文化修养都很高的薛父与同样是出身权贵家族的王 切,子女凡事依赖顺从”。这类型的家长自身性格 府小姐强强联姻,组成家庭。性格慈爱的薛姨妈疼 就较刚强,以“守护者”的角色不容置辩地贯穿子 一,爱儿女,让孩子在温馨有爱的环境中成长,但也对 子女过度溺爱,薛蟠任性狂妄、骄横放纵便是慈母 败儿的结果。好在薛家还有严父, “当日有他父亲 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竞高过 十倍。”薛父对女儿悉心培养,倾注无数心血,希 望薛宝钗“备选为公主郡主人学陪侍,充为才人赞 善之职”。天资聪颖的宝钗博学多才,不输男儿, 相较于让父母失望的兄长,本性正直的薛宝钗有责 任感,在父亲驾鹤西去后,她为母分忧解劳,孝顺 懂事。宝钗虽是“娇生”但并未“惯养”,出身富 贵却不流于富贵,不骄不奢,质朴恬淡,出场时不 觉奢华、不施粉黛的清丽之姿艳冠群芳。端庄贤良、 心思细腻的她较之黛玉更显通情达理,待人彬彬有 礼,做事妥顺周全,贾府上下都对她称赞不绝,是 曹公笔下德、才、貌兼备的淑女典范。 薛父的教育、宝钗的成长轨迹与现代社会中的 “精英”式教育相似。这一类型教育培养之下的子 女通常是人群中的佼佼者,出类拔萃,以成为社会 精英为目标。相较于知识分子家庭、富商家庭的子女, 他们兼备二者优点:学业有成、自信自强,处事大 方得体、张弛有度。同时,优渥的家境、通达的人 ·女一生,小到吃饭穿衣大到成家立业。他们的子女 有的会产生叛逆心理,反感父母的种种管束;有的 则感恩父母的付出,深知父母不易,对长辈的话言 听计从,情感上较脆弱,缺乏独立自主的观念,面 对竞争残酷的社会或是家庭内部的矛盾常会选择逃 避或推卸,缺少成年人理应有的对家庭的责任感和 担当。 五、结语 《红楼梦》在历代学者的努力之下已发展成为 门“红学”。本文通过将其中的四组家庭教育与 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亲子关系进行类比,实现文学与 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多角度解读《红楼梦》, 另一方面是对现代家庭子女教育、亲子关系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一[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M].天津:南歼大学出版社, 2001. [3]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4]章毓光.《红楼梦》中三个家庭教育问题探析[J].温州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66—71. (责任编辑:梁士奇) 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