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加强实验教学 提升学生素养

2022-03-28 来源:欧得旅游网
PopularScienceDOI:10.16728/j.cnki.kxdz.2019.06.042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年第6期加强实验教学摘

提升学生素养吕小狄

(新沂市瓦窑镇中心小学,江苏省221438)

要: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多样,文章从教学实践和科学的学科特征出发,介绍了实验探究式教学活动开展的积极意

义,从导学、促学、悟学三个方面介绍了实验探究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实践证明,其对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实验;导学;促学;悟学;素养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6-046-001

解决,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从实验中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之情。如在学习《蜗牛(二)》时,首先引导学生做观察蜗牛吃食物的实验:在蜗牛面前放置准备好的实物,如青菜、面包、苹果、雪梨、花生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1、蜗牛吃什么?2、蜗牛最喜欢吃什么食物?3、蜗牛有牙齿吗?怎么吃食物?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蜗牛是如何排泄和呼吸的?通过实验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蜗牛壳,当蜗牛身体扭动时,就可以看到壳上出现一个小孔,就是蜗牛的呼吸孔;在靠近呼吸孔的地方排泄,就是气孔,接着引导学生在饲养中继续观察:蜗牛如何生孩子?这样通过层层设置疑问,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习性有了宏观上很好的认识,同时塑造了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好习惯。2.以“究”来促学实验活动的开展形式多样:有自主探究型、科学实验型、模仿型、教学指导型等多种类型,需要结合任教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来有效、合理的进行选取,其中自主探究式的实验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己动手做,在做中学来不断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收集与处理信息,进行交流和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它体现了科学核心素养理念下培养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也有利于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素养。以《它们吸水吗》的实验教学为例,先展示四种材料:餐巾纸、塑料片、铁片、木片各一片,引导学生探讨、猜测:谁的吸水能力最强?接着指导学生运用红墨水、滴管来做演示实验,进行分析、探究自己从中发现了哪些现象。随后出示两种纸让学生实验、观察同样的材料它们的吸水性是否相同,引导学生探讨:为何同样是纸,它们的吸水性却不一样?最后指导学生合作制造一张纸,来分析讨论:我们自己制造的纸和我们使用的纸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这样通过探究性实验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对其终身学习有益。3.以“用”来悟学小学科学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对常见的事物或自然现象有一个浅显的认识,并且应当在平时的生活中加以简单的运用,通过运用来明确科学的实用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素养。如在学习《植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时,学生通过对植物进行观察和研究之后,明白了植物有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等特征,还有适应环境的结构特征等,从而认识了植物的寿命,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了生死的自然规律,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用行动来展示他们热爱自然、珍惜自然的情愫。总之,加强小学阶段的科学实验教学,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积极实践在质疑中学习,在实验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在探究中不断创新思维,最后实现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正践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宗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提升其学生素养,一直以来是我们教学理念的指导思想,作为一门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导的科学科目,它集探究性、活动性和综合性于一体,涉及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与我们平时的生活密切相关,基于此,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时,应积极的通过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效的探究自然科学的奥秘,从而进一步培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一、实验教学开展的意义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说任何阶段的学生学习,总是受到一定学习动机的支配,在教学中,我们把它称之为“认识兴趣”,即“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神奇世界的好奇心、求知欲,是我们小学科学科目首先遵循的教学理念,而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科学奥秘的探讨兴趣,希望通过自己的动眼、动脑、动手来一探究竟。如在学习《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之一章节时,需要学生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用数据学会观察、记录植物的变化,在组织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的了解植物的变化和叶的生长变化,让学生首先在树干的同一高度连续测量三次,取接近值,引导学生一个月后再同样测量进行记录,看看树干有何变化?接着又组织学生测量一条树枝上的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的叶子的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看一个月后它们分别有什么变化?还可以观察树叶的其他变化。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极大的激发:到底一个月之后的植物会发生哪些变化?他们期待着一个月之后的答案揭晓。2.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积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让他们积极的乐于学习、勤于学习,科学理论表明,在小学一至三年级阶段,小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呈现直线上升的状态,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非常必要和重要。而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能让学生在实验中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探究中敢于大胆的想象、猜测,这对于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素养有益。以《大树和小草》内容学习为例,在学习之前,让学生对校园内常见的狗尾草进行观察、记录,对校园内的香樟树进行观察、记录,并用简单的图示将其画出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香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的比较,这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体现的淋漓尽致,从茎、叶、果实三个方面来介绍,又从颜色、粗细、软硬、形状、大小、果实的多少等多个角度来分析、比较,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很好的训练、提升。二、实验教学的有效组织1.以“疑”来导学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引,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同样需要明确实验开展的目标,需要训练学生的哪些方面知识、技能,所以在组织活动时,积极采取以“疑”来导学的方式教学,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在实验过程中自己不断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合理的-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