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2020-10-08 来源:欧得旅游网
专业研究 浅谈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 及趋势展望 程兆敏,王晓华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分公司,哈尔滨150110) 摘要:光纤通信具有传输效率高、损耗低、传输容量大、抗 电磁干扰强等优点,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光纤技术可以起到缩短 为局内光纤和综合布线用光纤两大部分。其中综合布线用光纤 的易损性较大,成为制约室内光纤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对此有 高度的重视。 1.5 电力线路需要光纤实现通信 电力线路的稳定和信息传递以及控制需要一种介电质、通 信能力强、不受电磁效应影响的通信材料,光纤也可作成全介 质、完全无金属、没有电磁感应现象的通信材料在电力事业中正 得到广泛的应用。 2光纤通信发展的趋势展望 工期、降低成本、易于施工、便于普及等作用,光纤通信技术是新 2.1分复用技术 时期我国通信行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应该引起通信行业的高度 重视。本研究立足于光纤通信的实际应用工作,描述了光纤在 我国的发展现状,对光纤通信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通信行业;光纤通信;发展现状;趋势展望;全光网 络 社会需要高效的信息交换和高水平的信息传递,社会的发 展需要通信事业的支持作用和加速作用,进入“十二五”发展时 期,通信行业应该紧跟世界先进水平,应用高新科技完成通信产 业的升级和换代,提升通信产业发展和壮大的步伐。 1光纤通信技术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1.1普通光纤技术已经成熟 普通单模光纤是最常用的一种光纤,根据光纤在通信行业 的标准分为G.652.A、G.653、G.654等一系列光纤种类。随着 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光纤通信体系的建立,普通光纤出 现了如下特点:首先,普通单模光纤的信道容量有增大的趋势, 光信号传输的距离有增长的趋向。其次,G.652.A标准的光纤 其性能还有很大的潜力,还有广阔的技术进步空间。再次, G.653的光纤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实现波长位移的改进。最后, G.654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增加,波长位移单模光纤的色散位 移单模光纤得以实现。上述的普通光纤技术推进了光纤在通信 行业中的应用。 1.2初步建成核心光纤网络 我国已在国家级和省级通信的主干线实现了核心光纤化, 部分发达省市核心光纤网络的速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为 当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性通信网络。 1.3接入网光纤得到广泛应用 接入网光纤在城市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新建居民 小区和新建写字楼,接入网光纤成为联络网络业务节点和用户 的主要接入互联网、局域网方式。但是,存在着光纤距离短、线 路分支多、层次复杂和交互困难等缺点,目前接入网光纤一般使 用G.652普通单模光纤作为水平联系光纤,采用G.652.C低水 峰单模光纤作为交互式光纤。 1.4室内光纤正在加速发展 室内光纤集话音、数据和视频信号的通信和传输于一身,分 分复用技术是大容量、长距离、抗干扰的光纤通信技术,不 但提高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而且有助于实现光纤通信的 安全。 2.2光孤子通信技术 光孤子通信技术是利用光孤子作为载体实现长距离无畸变 的通信,在零误码的情况下信息传递可达万里之遥。光孤子技 术未来的前景很广阔,在传输速度方面采用超长距离的高速通 信,时域和频域的超短脉冲控制技术以及超短脉冲的产生和应 用技术使现行速率提高,在增大传输距离方面采用重定时、整 形、再生技术,使传输距离提高到100 000km以上,在海底光纤 通信领域有着光明的前景。 2.3全光网络 全光网是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理想阶段,全光网络以 光节点代替电节点,通信信息始终以光的形式进行传输与交换。 目前,全光网络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它已显示出了良好的 发展前景。从发展趋势上看,形成一个真正的、以WDM技术与 光交换技术为主的光网络层,建立纯粹的全光网络,消除电光瓶 颈已成为未来光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未来信息网络的核 心,也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级别,更是理想级别。 3结语 综上所述,光纤通信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晶,也对现代 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和支持作用,作为信息有效交流和 分配的通信行业应该抓住当今稍纵即逝的机遇,在行业内部加 快光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光纤技术实现通信行业整体的 升级和换代。通信行业全体人员应该看到通信发展的趋势和方 向,建立光纤通信将成为未来通信行业主流的观念,将光纤通信 技术的应用转化为追赶世界先进通信技术的突破口,在实际的 应用中做好普通光纤、核心网光纤、接入网光纤、室内光纤和电 力光纤的各项工作,在技术上和认知上提高对分复用技术、光孤 子通信技术、全光网络等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用实际行动更好 地促进光纤技术在通信行业上的应用,在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 的同时,以光纤技术应用为前提大力发展通信行业。 参考文献: [1] 辛化梅,李忠.论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1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