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象版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知识点总结(上)

2021-06-15 来源:欧得旅游网
三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知识点总结

准备单元(了解)

1. 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包括哪几步呢?提出问题、猜想假设、验证假设(观察、实验、分析)、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时可以尝试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原因等角度进行思考。提问题时必须是科学问题,而科学问题是关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疑惑,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搜集数据,得出结论。 2. 不可探究的问题:

①表述不清楚。

例:一个人为什么就那样了呢?

②没有准确答案。 ③不具备研究条件。

例:两栖类动物是从哪一天开始登陆的?

例:太阳的中心是什么样子的?

④法律、道德、安全不允许。 例:一元硬币在多高的温度时开始熔化? 5.“可探究”的判定标准:

①能理解问题的含义。②现有的人员、时间、场地、器材、信息等条件能满足需要。③具备在教师指导下,制定方案并实施的研究能力。

第一单元 小小气象员 1. 测量气温(☆)

1. 人体感官对物体的大小、轻重和冷热的感觉通常是不准确的,需要科学仪器来帮助进行测量。

2. 什么叫做温度? 答: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温度的单位是什么? 答: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气温计是用来做什么的? 答: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科学仪器。 3. (必须掌握)气温计的结构。

测量单位:℃ 测量范围:-30~50℃ 测量刻度:每两个数值间相差10℃,分成5格,每个小格代表2℃;每两个数值间相差10℃,分成10格,每个小格代表1℃;

1

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液面。

4. 测量气温时,一般选取室外没有阳光直射(阴凉)、通风的地方。 5. 怎样正确使用气温计?

测量时,要把气温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注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气温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6. (必须掌握)学会正确读书:

-4.5℃ 6℃ 26.5℃

1.5℃ -22℃ -14℃ 65℃

7.(必须学会)学会描述气温的变化。

从图表中,我们能发现每天气温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吗?什么时间的气温最高?什么时间的气温最低?

从7时到16时气温逐渐升高,从16时到19时,温度逐渐降低,在16时气温达到最高,在7时温度最低。

2

从0时到4时气温逐渐降低,从4时到14时气温逐渐升高,从14时到24时,气温逐渐降低,在14时气温达到最高,在4时气温最低。

2. 辨认风向(☆)

1.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2. 通常用八个方向表示风向。如果风向在某个方位左右摇摆不能肯定,气象台预报风向时,往往加个“偏”字,如“偏北风。

3. 风向标是测定风向的科学仪器。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或当前的风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4. 知道制作风向标的步骤:

① ② ③

3

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5. 用我们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时应注意:

①选择室外空旷的地方测量风向。②借助指南针确定方位。③测定风向时,要用一段时间内出现最多的风向作为观测结果。

3. 判断风力大小(☆)

1. 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

2. 我们一般根据风速的大小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8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7级。气象台用风力计来测量风力的大小。(易错点☆)

(风力计)

3. 风级歌(要求会背,根据描述的现象,判断风级数☆)

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轻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拂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风吹飞纸片;五级小树随风弯; 六级举伞有困难;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毁屋;十一二级海上见。

4. 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观察户外物体的状态来估测风力的大小。

0级 1/2级 3级

无风(旗子不动) 微风(旗子微动) 大风(旗子展开)

4

5. 知道制作风力计的步骤:

① ② ③

分别沿着量角器的30度、60度和90度刻度线画一条黑线。 将直尺的底边与量角器上90度刻度线对齐,并将直尺与量角器粘在一起。 将棉线的一端固定在乒乓球上,另一端固定在量角器的中心。

4. 云量和降水量(☆)

1. 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叫云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量来描述天气。

2. 用一个圆代表天空,将圆平均分成10份,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比例将圆涂上颜色,以描述不同的天气。

晴 少云 多云 阴天

云量不超过二成 云量不超过四成 云量不超过八成 云量超过二成 3. 降雨量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没有蒸发、渗透而积聚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4. 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某地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冰雹等统统融化为水的量,称为该地一年的降水量。

5

5. 根据降雨量的多少判断降雨的等级。(要会区别降雨等级)

6. 雨量器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

7. 知道制作雨量器的步骤:

准备一个直径为20厘米、平底直筒的透明杯子,杯子的高度在15厘米以上;

用双面胶将直尺粘贴在杯子外壁上,0刻度线对准杯子内侧底部。

① ② 测量一段时间的降雨情况并记录下来。 ③ 将雨量器放到户外露天的地方, 注意:每天在相同的时间记录;每天测量完要倒掉雨量器里的水。

5.制作《气象科普小报》(☆)

1.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长时间)特征。例如: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3. 24小时总降雨量为50~100毫米的降雨称为“暴雨”。 4. 暴雨造成的洪涝危害

暴雨导致的洪涝能冲毁或淹没道路、输电线路等设施,使运输、供电等中断,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6

5. 当一名小小气象员要掌握哪些本领呢?

要学会测量气温、辨认风向、判断风力大小、描述云量和雨量。台风、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影响。

第二单元 动物的特征

1. 动物的繁殖

1. 小鸽子是从鸽子蛋中孵化出来的。书上说,鸽妈妈产出的卵,要经过大约17天的孵化。随后,鸽宝宝就会破壳而出。

2. 鸽子是以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的。鸽子产的卵在母体外发育。 3. 像猫、狗这样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4. 像鸡、猫头鹰这样由脱离母体的卵(母体外)孵化出来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5. 补充:胎生的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6. 学分根据胎生还是卵生给小动物分类:

卵生 胎生 卵生 胎生 胎生

卵生 卵生 卵生 卵生 卵生

易错

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

7. 无论是人工孵化还是母鸡孵化,鸡蛋的孵化温度都要求在37.5摄氏度左右,从孵化到小鸡出壳正常需要21天(3星期)时间。但也会随外界气温而变,如果气温较高可少到19天,如果气温较低,则需要21天。

2. 鸟类的特征

1. 像鸽子、燕子这样身体覆盖羽毛、长有翅膀、用喙(hui)取食、卵生的动物

7

叫作鸟类。

2. 学会判断哪些动物属于鸟类,哪些不属于鸟类。

蝙蝠 丹顶鹤 鸵鸟 寒号鸟 蝉 企鹅 不是 是 是 不是 不是 是

鹅 猫头鹰 信天翁 蜂鸟 孔雀

是 是 是 是 是

信天翁是大洋里最大的海鸟。猫头鹰是飞行最安静的鸟。 蜂鸟是已知的最小鸟类,也是唯一可以倒飞的鸟类。

3. 动物的分类

1. 我们常见的动物分为鸟类、哺乳类、鱼类、昆虫类......

2. 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主要包括头、颈、躯干、四肢等部分,身体表面有毛,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一般胎生,哺乳。

3. 鱼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用鳃(sai)呼吸,靠鳍(qi)运动或游泳,终生生活在水中,一般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4. 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 5. 鲸属于哺乳类动物,不是鱼。(易错)

4. 动物的一生

1. 鸽子的一生经历了卵、孵化、生长发育、成熟直到死亡等阶段。这些阶段构成了鸽子的生命过程。

2. 蝴蝶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3. 人出生后经历了婴儿、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阶段。

8

4. 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成熟、衰亡的生命过程。成熟的动物能够繁殖下一代。

5. 珍稀动物

1. 我国的珍稀动物有:

大熊猫 白鳍豚 扬子鳄 金丝猴 小熊猫

等等。

大鲵(ni,又称娃娃鱼) 朱鹮(huan) 麋鹿(mi lu) 丹顶鹤 2. 地球上的动物不断的减少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①物种灭绝; ②生态不平衡; ③人类也无法生存; 3. 我们该如何保护珍稀动物呢?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加强宣传;

②人工繁殖; ④应该严厉打击捕杀珍稀动物的行为。

第三单元 动物的特征 1. 不一样的溶解

1. 提出的问题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且是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 被溶解的物质最终都均匀地分布到水中。有的物质溶解得快,有的 溶解得慢。

3. 食盐或者白糖在水里是溶解了,不是溶化(×)。(易错) 4.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相同点是:均匀地分布在水中。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不同点是:高锰酸钾溶于水后,溶液变成紫色; 红色食用色素溶于水后,溶液变成红色;白糖溶于水后,溶解的比较快;小苏打溶于水后,溶解的较慢。洗衣粉溶于水后,溶解的较慢。

9

2. 溶解与搅拌

探究问题:搅拌能加快白糖溶解吗? 猜想假设:搅拌能加快白糖溶解。

实验材料:2个烧杯、200毫升常温水、1个搅拌棒、白糖。 实验步骤:

1.2个烧杯中分别放入100毫升的常温水。 2.同时在两杯水中放入同样多的白糖。 3.一杯搅拌,另一杯静置。观察白糖的变化。 实验结论:搅拌确实能加快白糖溶解。 把白糖材料换成食盐、小苏打、味精再做实验对比发现,搅拌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做实验时,怎样比才公平?

①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②在两个杯子里同时放同样多的水和白糖。

③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如同样的白糖、水温、水量。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