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态城镇规划建设的困境与创新

2021-05-21 来源:欧得旅游网
Doors&Windows

建筑规划与设计生态城镇规划建设的困境与创新代延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房屋征收与补偿中心摘要:本文将从生态城镇规划过程中的理论准则入手,深入分析生态城镇在规划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规划路径的创新,从而实现小城镇的生态发展。关键词:生态城镇;规划建设;困境;创新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生态城镇建设成为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但大部分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过度重视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生态保护,导致城镇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根据小镇特点进行城市建设的创新与规划,成为了多方人员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引言划人员生态意识薄弱,在城镇规划的过程中,规划人员没能将环境保护列入城镇发展的规划方案中,不符合生态城镇的发展要求。其次是居民生态意识的薄弱。大部分居民在生活过程中都还保持着传统的不良生活习惯,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整个城镇生态环境的破坏。4.22生态城镇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运用大量的工程技术而建立起来的,能够实现自然协调发展和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镇的思想早在1898年就已经诞生,而到了1971年,生态城镇的概念才正式提出。到了1980年,可持续发展被正式提出。而到了1992年,联合国大会才正式确定将可持续发展设立为生态城镇的发展战略。目前,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全球的生态城镇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生态城镇内涵及发展历程3生态城镇规划理论准则3.1生态位原理随着社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大部分城镇的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优化。但据调查发现,仍有部分地区的环境面貌不符合生态城镇发展的需要,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高。例如,某些城镇或者村庄由于缺乏基本的垃圾暂存点,导致村庄的生活垃圾只能随意地丢弃在生活区、农田以及河边等地区,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即使部分村庄设有垃圾暂存点,但往往也会由于保洁员以及垃圾处理车数量不足,导致垃圾处理不及时,最终破坏村庄的生态形象。部分地区及村庄环境面貌有待改善4.3生态位原理在生物系统中主要包含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生物所必须的生态关系与生态因子。第二种含义指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对这些生态关系与生态因子的适应程度。而这种原理同样可以衍生到城镇规划过程中。其中,对城镇而言,生态关系主要包括生活质量、环境容量以及外部系统等;生态因子主要包括土地、水、建筑、食物等。将该原理应用在城镇规划中,则主要是指各城镇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突出自身独特的优势。3.2人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城镇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城镇规划过程中,应该将提高人民的生活居住质量放在首位。在设计规划方案时,应该根据当地居民生活需要,对学区用地、工业用地以及居住用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在避免空间浪费的同时,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程度。另外,为满足居民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实现生态系统的动态循环,规划人员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园林、草坪等区域的规划与管理,提高城镇的绿色植物数量。以人为本规划理念由于生态城镇理念在我国出现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一些基础的理论和技术也还不够完善,这使得我国对于设计过程中的某些生态指向还不够了解,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在城镇规划的过程中,大部分规划人员都仅仅以打造绿色城市为目标,过度重视生态绿化,而忽略了城镇未来的生态发展,影响了城镇的生态优化效果。且设计规划方案时,规划人员为使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盲目套用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设计方案,而忽略了当地的城市环境,且这些方案的生态指向也不够明确,最终导致方案与现实出现脱节,阻碍了城镇的生态发展。设计中生态指向没有得到明确4.43.3在发展城镇经济,完善城镇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应该以区域性的眼光,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首先,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将基础设施的建设范围延伸至该城镇的周边重点村,提高村落的公共服务覆盖度。其次,各城镇还应该将本地区的现代文化传播渗透到周边村中,提高农村的现代文明水平。另外,为实现城镇与农村的有效沟通,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城镇与农村的道路建设,避免由于交通不便而阻碍城乡之间的有效沟通。立足城乡统筹生态城镇的规划与建设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保护环境的基

础上,促进城镇的经济发展。但在实际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大部分规划方案都缺乏科学性,阻碍了生态城镇的发展。据调查发现,城镇中的公共设施普遍较少,且这些设施能够提供的服务范围较窄。而这种设施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极大地阻碍了城镇发展速度,使城镇的发展处于一个长期落后的状态。另外,大部分规划方案的针对性都相对较弱,没能根据城镇周边的环境进行区域性的规划,最终使得城镇的经济发展无法得以推动。规划建设缺乏科学性5生态城镇规划建设的创新路径5.1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3.4为避免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使用对城镇环境造成破坏,在城镇规划过程中,应该将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放在首位。首先,规划人员应该根据城镇的发展内容与发展方向,明确城镇各区域的职能与性质,并结合相应的生态原理,构建一个可再生的、综合能力强的生态系统,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高利用以及环境的低污染。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构建生态城镇的重要基础。在设计规划方案的过程中,规划人员应该以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进行规划建设方案的设计。并以优化城市环境为目的,结合该城镇的生态破坏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方案的设计。除此之外,设计规划方案之前,还应该对城镇的环境与资源进行一个综合的分析,保证城镇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能够保持一个较为良好的互动,从而实现城镇的健康发展。5.24生态城镇规划建设的困境4.1生态意识比较薄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加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社会对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规划人员与城镇居民生态意识的薄弱,使得整个城镇的发展不符合生态发展的基本要求,最终制约了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规在生态城镇的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生态基础,并将这些自然基础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利用。在设计规划方案时,应该结合当地的城市环境,以提高生态优化效果,保证生态平衡,充分利用城镇可再生系统中的动植物,通过生态系统的可恢复性确保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还可以通过对生态系统的调节来提高城镇的环境净化能力和抗灾害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另外,在设计规划方案时,应该尽可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避免由于过度开发而造成城镇生态环境的破坏。(下转第121页)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118

2018.09

建筑规划与设计计中,需充分考虑面层材料、面层剪应力等部位最大工程粒径,以提高设计的匹配度。在基层结构厚度的设计过程中,需以工程力学为基础,保证厚度符合规定要求。Doors&Windows

用寿命,减少资金成本的投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4.3路基排水设计时,设计人员需以科学设计理念为基础,充分参考施工要求与施工环境,以保证设计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公路路基排水的设计中,需从具体设计与整体设计两方面进行。具体设计中,需考虑地下排水与地表排水两面。地表排水设计过程中,需重视截水沟、跌水槽、边沟、排水沟、急流槽等的设计,地下排水需重视渗沟、暗沟等的设计;整体设计中,需实地勘察施工地形,以充分发挥地形优势,有机融合地下排水与地面排水,协调路基排水和路基防护。路基排水设计4.4路基防护设计中,宜选择多种防护措施与防护方法。在路基防护中,依靠科学防护方法,提高路基防护质量,例如边坡防护网能够有效减少滚石的出现。利用植被进行防护,以保证路基防护的有效性。利用特殊环境防护、物理承压加固防护等方法实施地基加固防护,例如:碾压法、夯实法、换土法、土工格栅加筋法等,利用压路机、打夯机等进行路基夯实,以提高路基的加固防护效果,重视因地制宜。路基防护设计5综上所述,公路设计严重影响公路的施工质量,设计人员需严格遵循设计原则,并进行实地勘察,以提高公路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保证公路行车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延长公路使(上接第118页)

结语参考文献:[1]张志强.公路工程设计过程的优化理论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2]李保华.低碳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3]王锥.谈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9):100~101.[4]李彦峰.我国村村通公路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J].统计与管理,2015(4):81~82.[5]王秋艺.分析公路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低碳世界,2017(34):274~275.[6]习启祥.公路路线设计的隐患及解决策略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0):64~65.[7]张霞.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山西建筑,2016(14):206~207.作者简介:李文清(1990-)女,汉族,山东临沂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设计。5.3为确保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设计规划方案时,应该对当地的空间布局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并结合当地的发展需要和自然资源,合理设计规划方案,避免出现地区发展的恶性竞争,导致资源自然的浪费,最终对城镇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设计城镇的规划建设方案时,规划人员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地质状况以及资源条件,并根据这些条件,合理布置工业区、商业区以及居住区的位置。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根据城镇的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明确管理的方向。在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该尽可能实行分区管理,最大程度地提高管理水平。其次,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环境管理放在首位,管理的环境治理技术,满足城镇的生态发展需求。除此之外,城镇管理人员还应该通过电视广播等手段,加强对居民的生态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从而实现城镇的生态建设。65.4在生态城镇的规划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具有生态修复性的动态城镇格局。首先,在设置功能区时,应该尽可能地将一些区域性的生态网络体系嵌入到休闲、居住以及服务区中,从而构建一个具有宏观发展性的城镇布局。其次,还应该适当地进行生态修复,维持城镇的生态平衡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能够循环流动的水网系统,通过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缓解城镇生产生活需求与生态资源不足的矛盾。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当地的生态特点,构建一个集山水园城于一体的生态格局。构建有机生长的生态格局5.5除上述内容外,实现城镇的生态化建设还应该从提高城镇的规划管理水平入手。在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上接第119页)

必须充分结合城市建筑体系与园林景观系统的特点,对物质空间、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整合。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街道空间的城市设计能够有效提升整个城市的环境品质。应因物制宜,针对高层建筑、中低层建筑的景观系统要做好针对性、适宜性、合理性的规划设计,使其相互和谐、有机统一。对于园林景观设计,其重点在于处理好各类要素的关系,以便维持城市生态系统有效、和谐运行。此外,园林设计和建设作为民生工程,不仅要体现人文关怀,还应充分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使文化元素与园林景观融合共通,提升园林景观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园林景观设计还应结合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出园林景观的民生功能。提高规划管理水平总而言之,我国的生态建设具有较大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城镇规划人员在规划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结合城镇的特点,以实现生态平衡发展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资源,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城镇的管理水平,塑造一个良好的生态城镇形象,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镇的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实现生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刘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北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反思[J].甘肃社会科学,2015(3):197~201.[2]肖旭坤.基于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城镇规划建设策略研究[J]企业导报,2012(4):329~390.[3]杨晓丽.关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221.[4]魏华申,王文兴.关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若干问题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10):221~213.结语决予以关停,以提升产业区域生态环境的质量。54.3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城市产业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城市产业区域应建设成先进生产力和生态文明并重的综合区域。城市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发展条件和机遇,对城市产业结构有深刻的理解,在掌握自身水平的基础上,对城市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中,以高科技、无污染、环保型产业作为城市产业区域落地布局的主体。同时政府要对高污染企业进行有效治理,对于危害生态环境的企业要坚产业区域的生态规划设计城市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宜居城市,宜居城市中经济、社会、文化的和谐、持续发展是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的,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正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生态城市作为人们理想的聚居之所,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城市生态系统各个要素进行统筹布局和维护,以便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城市、城市与自然的和谐;通过以系统观为引领,对城市布局、功能、资源、环境进行协调规划,确保城市有序、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陈素平.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2).[2]臧鑫宇,王峤,陈天.绿色视角下的生态城市设计理论溯源与策略研究[J].南方建筑,2017(2).[3]黄娅绮.我国城市建设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思路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5).[4]邢忠.生态城市研究与实践—黄光宇先生学术思想及学术团队研究实践回顾[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3(3).结语2018.09

1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