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王的演讲》故事梗概:
《国王的演讲》这部影片讲述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和他的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的故事。乔治六世,现在的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要美人不要江山”的爱德华八世的弟弟。1930年,他还不是国王,在海军供职的约克公爵,骄傲,孤独,口吃,自卑,受着不为人知的童年阴影的折磨,在山雨欲来的环境里,孤立无援。皇室动荡,时局动荡,国难当头,政局危机,任性的国王奔着爱情去,德国军队在英吉利海峡的那一头虎视眈眈,动乱时世里,一个活在父亲跟哥哥的阴影下、常年被遗忘在光芒背后的王子被推上王位,曾经口吃的男人在他的语言治疗师的帮助下,同时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克服障碍发表慷慨激昂的著名演讲,在BBC广播电台发表了那段最著名的9分钟战时演讲,鼓舞了当时二战中的英国军民,成为一名卓越的精神领袖。
虽然,影片表现的是英国皇室的故事,但这部片子在骨子里其实充盈了一种较自强不息和平民精神。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英国向德国宣战。作为国王,需要通过无线电话筒发表演讲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知道内情者无不为上任不久的乔治六世捏了一把汗。影片最后,乔治六世国王克服巨大的生理和心理障碍,站在麦克风前,矫正师则像指挥一样站在国王面前,引导他吐出那些经典、有力的词句,奇迹终于在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情况下发生了,顺利完成了载入史册的演讲。 二、《国王的演讲》的特色:
一个新即位的国王克服了他的口吃,这本来会是个极其普通的故事。但是影片的拍摄、对白和精湛的表演抓住了公开演说中的那种深深的恐惧——无法引起共鸣而带来的同情、不屑和挫折感。《国王的演讲》的艺术表现手法:虽然是王室题材,但它的真正秘诀是:运用
了小的是美好的美学视角。场面小,视角窄,人物少,台词巧,所有的美好都融化在细腻的叙述情节演进中,不是交响乐,是一支真情感人的小夜曲。
本片的情节中规中矩,一个人通过努力以及通过别人的帮助,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无论是怎样的社会怎样的阶级,都有不少类似的作品,以至于这部电影开头与结尾的呼应,会让一些观影者想到Eminem的那部自传电影《8 mile》,总之是极其平常的故事模式。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伯蒂处于社会的最上流,而整个故事的氛围丝毫没有造作,大家看到的是他作为平常人的辛苦与努力,也许这种亲切感,也是能征服奥斯卡评委的原因之一。
正如大多数人所说,这部电影接近于无可挑剔。本片中伯蒂的形象大多数时候是沉静的,不过时而焦虑,时而和善,时而充满激情。总以英国绅士形象示人的科林-费斯用他每一个准确的表情让这样一个人物变得鲜活。影片中每个角色的表现都严谨而到位,加上互相之间默契的配合以及出色的剪辑工作,才能造就整部电影宏大而沉静的气氛。
电影配乐也是一大亮点。无论是数次出现的钢琴主旋律,还是国王在做语言练习时若隐若现的提琴,都创设了电影前半段平实而轻快的基调。最后当国王演讲时,气势恢宏的管弦乐配合了电影突然而至的高潮,感染力非同一般。
就历史本身而言,这段往事有它坚硬的内核,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在二战期间和自己的病症做抗争的故事,绝大部分是真实的。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欧洲正在经历格局剧变,帝国斜阳,英国王室和这个国家的地位都在微妙的氛围里踟蹰,那是茨威格笔下行将倾覆的“昨日的世界”啊。国家往何处去?皇室往何处去?电影里乔治五世有句台词:“我们现在是演员了。”意味深长。旧有的等级体系即将崩解,语言治疗师是澳大利亚酿酒师傅的儿子,附属国的平民和宗主国的王子针锋相对,身份落差里大有文章。
不要被“国王的演讲”这五个严肃而又古板的组合词阻挠了看片的兴趣,其实,这是一部不落窠臼的文艺历史剧,有一点拒人千里,然靠近却内含别有洞天。会特别明确地意识到整部剧的各种优秀,雕塑般的立体人像,角色平民化,颇具亲和力的励志话题,立意不拘一格,传统的记叙格式布置在精细写意的英伦风光里,宫廷内外,忽视复杂的世俗凡庸,纯粹真挚的情感替代虚以委蛇的社交,等等精彩,辅佐着单一的故事线索,绽放出了一朵政剧中的奇葩。
细腻的叙述手法于科学的治疗方法的形象结合,突出了口吃和口吃的痛苦表情与循序渐进的治疗过程。影片真实生动的展现了未来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在成千上万的英国国民面前公开演讲时所遭受的窘境。这样的羞辱感不仅让口吃者承受压力和感觉沮丧(比如自我怀疑),并且会对他们更流利地去说话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影片中很多的治疗方法在今天仍然在使用。举个例子,比如罗格教导国王在说话时将一个个字连成一组,试着让他在讲话时
减少对光线的恐惧以及加大音乐的音量以分散国王对口吃的注意力,他还很好地注意加强国王的自信。
虽然《国王的演讲》的海报其貌不扬,但是整个电影散发着一股“英国制造”的传统魅力。电影呈现的不仅是伦敦灰蒙蒙的天,湿呼呼的雾,和整齐干净的街道,绅士们的风衣、礼帽、雨伞,在雾都上空被云层遮掩的逆光中,极具魔力地呈现出赏心悦目的美感,你会感受到一种关于人格品质,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想必这才是电影想传达的意境。透过影片,反射人生,认识自我,面对并不完美的自己,更要爱自己。前半部分有些沉重的铺垫给这部英式情调的大餐营造出一种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不得平息的震撼,战争的渲染像一场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庄重却不严肃,那股久违的爱国情怀迎面扑来,沁入人心。
那是室外的艺术映衬,室内创作点缀就更不在话下了。在语言治疗师“商住两用”的工作室,对比富丽堂皇的宫廷,展现了另一种英伦风情。风蚀的斑驳多彩的墙面,远观真有一种抽象湿壁画的面貌。现代的灯饰,破陋的沙发椅,飘香的咖啡,推窗涌进来的潮湿的空气,到处留下了悠长古老的岁月痕迹,关于这片土地,关于生长于这片土地上的王与王的子民。 三、主题的引申:
电影创作者对历史与人性的理解。权力改变人性,《国王的演讲》最大的特点就是乔治六世和医生罗格,由矛盾到心里位置平衡的平民化的视角。国王没有被刻画为高高在上的形象。他们也和平民一样,治疗成功,都是战胜自卑和羞怯后的成果。
口吃症患者的口吃是一种严重的沟通障碍。问题在于心理障碍,没有产生共鸣的倾听者。在描写乔治六世的口吃以及如何战胜口吃过程中,这部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尊重科学治疗方法。影片中出现的很多疗法现在仍在使用。例如,洛格将单词分组而后让这位国王连起来说,帮助他遏制当众讲话时的恐惧心理,将音乐开得很大以分散国王的注意力,同时想办法帮助他树立自信。此外《国王的演讲》中同样提到了当时采用的一些无效的疗法,例如说话时嘴里含有一块石头,用诅咒的方式把话讲出来等。(影片编剧戴维·塞德勒本人就是一名口吃患者,因此,在刻画国王内心的痛苦及其为战胜缺陷所付出的心血方面,塞德勒可谓真情流露,这也正是影片动人之处。)
有人评论这是一部美丽的电影。是一件艺术品。没有视效,没有美女,没有华服。不用让你辛苦的戴上眼镜在大屏幕前目不转睛屏息凝神两个小时兼带大呼小叫,它只管兀自绽放着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美丽,仿佛夜半时分盛开的昙花,明明安静而没有高潮,却分分秒秒都直入人心。
励志的故事套在谁身上都有可能会魅力无限,所以励志的电影很多,但《国王的演讲》却能脱颖而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电影制作的精良程度。无可厚非,《国王的演讲》是励志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徐静蕾版)同样也是,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描写皇室生活,一个是描写职场生活,从大众化得角
度来说,后者更要“亲民”一些,但作为一部国产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为何难以得到国人的恭维?这就要看电影制作的精良程度了。显而易见,《国王的演讲》的制作是相当精良的,该片毫不吝啬地大量运用蒙太奇手法,其中伸缩镜头很自然地带动画面的划接,更是堪称一绝;而《杜拉拉升职记》在炫丽的剪辑开场之后,一切都落入了电视电影的拍摄水准,有些地方甚至到了让人觉得剪辑都是多余的地步。所以说不是任何电影都能被奥斯卡提名的,《国王的演讲》是完全具备入围“奥斯卡电影”的基本水准的。
二是《国王的演讲》这部电影绝不单单是励志那样简单。之前说过,励志这类故事无论套在谁的身上都相差无几。那为何《国王的演讲》要选择这样一段历史进行改编(电影中虽未提“改编”二字)呢?在我看来,就是因为这段历史足够“政治”。
乔治六世身为一个口吃的公爵(相当于未登基的太子),他自己也很有自知之明,继承王位不是他的初衷,但老国王的死去,以及爱德华八世为其伟大的爱情观而选择退位时,王位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的身上。且王位本来就是个有名无实的东西,之前老国王也提到这一点“我们只不过是在众人面前演戏”,所以在上有首相压制,下有议会干扰,旁有教会的追击下,国王的功能只有一个,那就是作为公众人物的他们,替议会和首相演讲。但偏巧,这唯一的功能也正是乔治六世最大的难题。因此,他之所以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消除自己口吃的毛病,并不是因为别人的讥讽,也不是家人朋友的激励,而是来源于首相、议会、教会的“政治”压迫,要知道在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想要干掉一个国王比杀鸡宰牛困难不了多少。
另外,片中还有一大细节就是“希特勒”的反复提及,很明显,这也是出自于政治因素的考虑。片中在乔治六世加冕之后看到那段幻灯片时,他就预感到希特勒要发动战争了,但当时的首相是张伯伦,议会也绝对不会听进去乔治六世的话,所以当首相换为丘吉尔时,也是英国为绥靖政策自食恶果的时候了。这也从另一方面表现出国王的悲哀,以至于到该片的结尾,矫正师莱昂纳尔也并没有因帮助国王完成演讲而感到特别喜悦,因为他知道,他虽然成就了一个国王,但这个国王却无法拯救整个英国,这也正是本片的真正意义所在,绝非单单是励志那样简单。
在the King's speech里面乔治六世也说了王室成员在变成演员。这部电影的妙处不仅仅在 于它是一部寓教于乐的高质量主旋律电影,更在于它坦述大众传媒时代主旋律是如何被炮 制,精确的指出权威形象是如何被“表演”出来的。电影以话筒的特写开场,然后是一位男播音员在一间标准art deco风格的播音室里
介绍约 克公爵出场,为1925年帝国博览会致辞。无线电广播、art deco与博览会都是20年代的流 行标志,这几样展现了大众传媒蓬勃、生活方式革新和人口的流动性(博览会通常会吸引很 多远道而来的人们),也暗示时代在变化,王族不能仅沿袭传统,还必须找到新的树立与行 使权威的方式。带着讲稿出现在玻璃墙后、通过话筒传声的约克公爵就是答案——在新的时 代,权威站在媒体的玻璃墙后(如人物可望却伸手不可及的电视屏幕、报纸杂志)“表演” 自己的形象给群众看,并通过新媒介将公共事务带到千家万户的私人空间。
但可惜这位皇 族“演员”因为口吃,不能演好自己的角色,需要寻求帮助并努力练习。在遍寻名医偏方 都不能奏效时,最后真正帮助口吃国王的是一位舞台演员——历史的玩笑看起来或许是巧 合,但也别有深意。这部电影披露了国王的鲜为人知的往事,他的奋斗过程也与一般成长主题的经典励志片无 异,但这并没有削弱消减国王的“尊贵”或“权威”。一方面电影将国王“普通人化”, 这也是片中主要喜剧成分的来源,另一方面在关于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问题上, 电影通过渲染约克公爵的责任感以平衡他的“普通”,将他塑造成一个更顾及王室尊严的 更值得信赖的领袖。在拉近普通观众与大人物的距离、制造亲切感、增加认同度的同时, 又赋予大人物一些“天生的”、“无可比拟”的特质,提醒领袖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 Max Weber将权威分为魅力(charisma)权威、传统权威与理性合法权威。继承皇位的乔 治六世在电影中权威的建立没有太多仰仗传统性(他获得王位不仅仅因为是老国王的儿子) 或者理性合法性(非通过选举),更多仰赖于被渲染的个人特质与魅力——挑战自身缺陷 的“勇敢”、对国家尊严与人民的责任感,甚至他的坏脾气和王室生活带来的“命运”所 赋予他“无可避免”的阴影。这些个人特质给观众带来情感认同,成功的塑造出一位人们 心理容易接受和亲近的,甚至是众望所归的国王形象。对charisma的强调,是娱乐明星塑 造的重要环节,这部电影里对国王的塑造,也是符合如今的观众心理的。因此,我认为这 是一部成功的主旋律片。
摄影很棒,尤其涉及内阁的场面构图仿佛同题材经典油画,暗示出传统、端庄又官僚的内阁 气氛。几位演员都非常出色,尤其是扮演乔治六世的Colin Firth,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 每一根脸下挑动表情的神经里里外外都是戏。
我对电影里的女性服装特别有兴趣。扮演那个离婚两次,让爱德华八世放弃皇位的传奇祸 水红颜辛普森夫人第一次出场时穿了一件露背黑色礼服。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种款式的 流行与好莱坞电检法有关。因为20年代好莱坞软色情横行,女演员胸前风光旖旎,于是电检 特意规定了演员胸前不可暴露,但忽略了后背的问题。于是电影中开始流行前面保守,后 背极低的小黑裙,这股风潮走下银幕,在观众中广为流传,30年代的激进时髦女子都爱露 背。辛普森夫人的着装不仅表明了她的美国身份,与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却穿着严肃的套 装和显示地位的皮草的公爵夫人相比,一个时髦轻浮激进,难以让人信任,另一个稳重端 庄有母仪天下的潜质。
art deco爱好者一定会对此片津津乐道。家具、广播电台、墙纸、台灯等细节都非常可 看,尤其是各种形态的老式收音机。收音机在本片中是另一个低调的主角,家庭、工作 伙伴、酒吧顾客围坐在收音机前倾听国王演讲,并在心中由此勾勒出国家权威的形象。 谁掌握媒介,谁就掌握了权威,而在一个媒介构成的世界里,“表演”开始变得如此重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